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4-12 17:50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深圳实训高职

孙 湧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孙 湧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办学水平。但是,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发展中还需要关注一些发展瓶颈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是否完全体现产业分工新要求,专业内涵是否完全支撑产业发展新要求,师资队伍是否完全支撑专业内涵新要求,实训环境是否完全满足职业技能新要求,学生素质是否完全适应就业岗位新要求。为了化解这些瓶颈问题,应做到“两破一立”,即强化师资硬实力,破解教学内容知识老化问题;提升办学软实力,破解素质教育效果不佳问题,从而顺应时代新常态,致力创新立校、创新强校。

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突破

深圳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深圳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推动了深圳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深圳经济发展,给深圳高职教育发展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虽然,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办学水平。但是,面对“工业4.0”国际格局和“中国制造2025”时代要求,以及深圳产业发展新趋向,伴随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需要去突破。现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深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关注的瓶颈问题和突破举措做一些思考与探索。

1 深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关注的瓶颈问题

在事物的长期持续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中,砥砺前行,取得了不俗成绩。然而,未来新时期发展,还有一些瓶颈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1.1 专业设置是否完全体现产业分工新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发展,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链环增多,产业链不断拉长。在产业分工持续推动下,社会分工更加职业化、专门化,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面对这种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与产业发展相对应,要根据产业分工要求进行门类丰富和专业细化,以适应产业发展新要求。

近年来,深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现有高新技术、金融、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四大支柱产业。深圳近年来正大力倡导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生命健康、海洋、机器人、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和可穿戴设备等六大未来产业。然而,学校专业设置分布并不均衡,主要聚集在深圳四大支柱产业领域,对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领域未曾涉及或涉及较少。学校现有专业设置主要针对深圳四大支柱产业或更宽口径专业,理科主要以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专业;文科主要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金融实务与管理、商务英语、文秘(中英文)、旅游英语等专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没有相应专业支撑,学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涵盖这些产业领域,从这种意义来说,学校专业发展速度滞后于深圳产业发展速度,专业布局未能满足未来深圳产业发展需求。如果不加以调整,未来发展将无法支撑、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

1.2 专业内涵是否完全支撑产业发展新要求

现代产业链中的各产业要素伴随技术进步将不断变化,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使得产业链不断提升,并促使高职专业内涵发生变化。其实,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专业内涵定位能够有效解决专业究竟应该教什么的问题,毕竟产业主流技术地位凭借和依靠的是市场占有率,从而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理论上来说,深圳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内涵建设,应该依据深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格局,制订合乎时代要求的专业发展规划,促进学校专业发展与深圳产业发展相匹配。学校应根据产业链条构建相应专业集群,推动学校专业与深圳产业实现配套和对接,增强学校专业对深圳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诚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说,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深圳产业发达,行业企业众多,如何将产业行业优势资源、行业企业新标准,有效引入专业建设中,这是学校在专业内涵建设中需要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目前学校在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方面的实践运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度不高,还无法完全满足深圳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对高职教育的更高要求。随着深圳产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3 师资队伍是否完全支撑专业内涵新要求

活是人干的。能否培养产业所需人才,与学校师资水平有直接关系,师资队伍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深圳人才引进的政策优势和待遇优惠,深圳高职教育并不缺乏高学历高规格人才,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556位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87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54人,博士生占专业教师比例位列全国前茅。然而,这些高学历教师大都来自普通高校,接受正统学科教育,来自企业比例相当低下,有企业实战经验教师并不多。同时,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滞后,专任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具备前沿性,专业素养能否达到持续更新的产业技能发展需求,都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的重要问题。

1.4 实训环境是否完全满足职业技能新要求

实训是帮助学生蜕变为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实训资源和环境条件是实现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切实保障。[1]近年来,深圳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然而,实训环境与真实的职业场景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打造一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虽然有一批兄弟院校正在积极践行校中厂和厂中校技能实训模式,但因为学校在实训教学计划性、实训成本、生产性管理、设备产品安全等4个方面具有校企间的不可调和矛盾,以及专业追随主流技术,容易引发“请神容易送神难”隐患,并造成学生只是参观看看而无法真正顶岗实训,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效果不佳,难以达到岗位职业技能新要求。一方面,由于产业主流技术升级更新较快,硬件实训设备往往因为资金和师资水平限制,而很难及时紧跟产业主流技术发展,导致实训硬件环境难以满足产业主流技术新要求。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将国家技能大赛部份分赛项所用的非主流技术产品,作为专业技能实训主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高薪就业;另一方面,实训软件环境问题,在实际技能训练时,企业生产流程、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入性不够,相当部分仅限于专业技能实训,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养还一时难以达到产业岗位要求。

1.5 学生素质是否完全适应产业岗位新要求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技术技能及素质要求也提出更高要求。现代产业链下的产业岗位要求的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有现代思想和现代职业素养。在当前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否贴近产业发展方向,培养的学生是否满足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现代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新时期深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深圳高职教育发展的突破对策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后起之秀,要善于学习,勇于追赶,敢于超越。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破解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实现学校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

2.1 强化硬实力,破解教学内容知识老化问题

各专业要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围绕产业主流技术开设新课程,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解决教学内容老化问题。一要根据深圳产业规划,了解产业技术发展新动向,充分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更新信息,主动对接企业发展新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二要主动对接本区域行业、企业,按照“对接产业发展,贴近企业诉求,服务区域经济”思路,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寻求合作企业支持,共享企业教育资源;三是要构建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动态课程体系,积极支持和有效支撑深圳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引发的专业人才要求变化,帮助学生掌握产业最新核心技木,切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适应现代社会、企业发展需要。

2.2 提升软实力,破解素质教育效果不佳问题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心灵塑造和素质养成,学校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素质教育。学校各部门都要围绕提高素质教育效果而协同合作,要改革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协同推进,全力提升素质教育效果。

2.2.1 提高思政课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政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是总书记从全局战略高度对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人”和“才”的新要求[2]。高校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思政课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加强思政课建设,强化思政课改革,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简单等同于课时调整,而要通过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破解素质教育效果不佳难题,要聚焦现实问题,注重实例解读,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单涩生硬的单一传授为生动灵活的双向互动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过程。通过优化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让思政课成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真心接受喜欢的课程。

2.2.2 全方位培养育人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并非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专利”,全员育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和每一门课程应该负有的共同职责和使命[3]。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学校所有岗位都有一个共同职责——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全员育人,做到教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校园里充分感知全体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每位教师在工作中应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能,做到与思政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

2.2.3 全过程培养育人

“十年树林,百年树人”,人才培育并非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长期培育发展积淀的过程。因此,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通过开学季的入学教育、各学期的主题活动、毕业季的庆典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成人、教会学生成事、培养学生成才、激励学生成功!

2.3 顺应新时代,创新强校狠抓内涵谋发展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作为诞生于特区的高职院校,我们更应该发扬深圳改革创新,勇为天下先的特区担当拼搏精神,并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增强示范引领时代感和责任感。杜绝“没问题,不需改”、“遇问题,不想改”、“有问题,不会改”的境况,大力实施创新强校。

2.3.1 建机制,谋发展

弘扬创校精神,建立学校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一是优化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学校法人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学术权力;进一步理顺学校与二级学院、职能处室关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强化管理重心下移,开展以人员、财物、事权下放为核心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职称评聘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并实施以业绩贡献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特点的评价考核与绩效工资制度,有效激发教师活力。二是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激发办学活力。以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合作互赢”办学原则,激发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创新职教集团内部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组织协同共建二级学院,选择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密联系的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探索成立集生产、教学、研发、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工程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有效激发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性,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赢[4]。

2.3.2 抓内涵,求素养

对接区域产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契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办学要求,优化专业布局;以核心专业为重点,积极支持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重点品牌专业建设,推动和加大重点品牌专业建设力度,明晰、强化专业内涵。通过品牌专业的示范引领,带动全校专业的内涵发展。

追求卓越精致,打造高职品牌课程;以有效教学为重点,加快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开放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优化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结构提升,开展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通过高端证书认证,切实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高薪就业,让学生成为教学改革的受益者,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事、成功、成才[5]。

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启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让学生有更大权力选择所学课程、上课时间和授课教师,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促进学校课程教学与行政管理信息化,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切实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3.3 立平台,强技能

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整合政校行企四方教育资源,遵循人才培养和成长发展规律,有效构建并发挥教师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平台作用,以提升专业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水平为抓手,以帮助专业教师成为行业大咖和提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创新师生服务模式,优化师生成长路径,规划专业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面建立专业教师培养体系,明晰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完善科学的教师能力诊断系统,设立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支撑平台,有效提升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

创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专业教师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学校开门办学的社会综合服务水平和质量,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多方协同发展,协同推进,进一步扩大学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的社会影响力。

2.3.4 强服务,创一流

开门办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地方优势和特点,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深圳东进战略的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格局,通过校地合作、产业研究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地方品牌经济和优势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全面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无缝对接;二是专业设置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趋势对应,形成地方行业企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专业集群;三是课程建设与职业岗位需求对应,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3 结语

近年来,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发展中,仍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去思考和解决,当然,方法总比问题多。面对问题,不必退缩。特别是对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样办校时间不长的高职院校,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突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颇具深圳特色的自身发展之路。

[1] 欧阳剑波.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职教论坛, 2011(22): 21.

[2] 陈治亚. 提高思政课水平,让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09/c367001-28938787.html.

[3] 孙熙国. 育人重在全过程全方位[N]. 光明日报,2017-01-17:13.

[4][5] 孙湧.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突出信息特色,实现社会服务能力新跨越[N]. 中国教育报, 2017-2-28.

Bottleneck and its breakthrough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enzhen——Taki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SUN Yong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enzhen has been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through years of development. However, facing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enzhen also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bottleneck in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mainly described as the five problems: whether the establishing of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ully in accord with the new industrial division, whether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ajors conforms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ether the teaching staff meets the new requirement of majors’ connotation, whether the environment for practical teaching fits in the demand of the new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and whether the makings of the students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job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bottleneck problems, a proposal is put forward named “Two Breakings” and“One Establishing”. By “Two Breakings”, we respectively mean refresh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knowledge by improving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satisfied effect in quality education by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school running. While by “One Establishing”, we refer to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 by adapting ourselves to the new normal of the new times.

Shenzh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bottleneck of development; breakthrough

G718.5

A

1672-6332(2017)02-0001-05

【责任编辑:夏晋祥 】

2017-04-02

孙湧(1966-),男(汉),安徽合肥人,教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及计算机技术研究。E-mail:suny@sziit.edu.cn

猜你喜欢
深圳实训高职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