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凸显主体性

2017-04-12 13:24:17邹世平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失球发球乒乓球

邹世平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只有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的兴趣才能被激发,达到锻炼身体、提升技能的目的。

一、给学生言说的时间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开展乒乓球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肢体活动上去体悟、去锻炼,与“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会说,对做(即乒乓球运动)也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能通过语言解说他人发球、抛球、下旋球、正手侧拉等动作,也就为自己完成训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际的乒乓球教学中,我不但让相对弱一点的学生来解说,也让乒乓球技能掌握得好的学生边示范边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相互解说中掌握要领,从而在自己练习时做到了动作规范,球技得以提升。

我刚开始教学生颠球时,是在一年级的课堂上。为了让他们能说,我做了几个动作。一是使劲把球颠得很高,结果没接住;二是把球颠得很低,结果没几个就“坏”了;三是高度适中,颠了好多个。在示范时,我一句话也不说。等几个动作完成后,我便让学生来说说刚才看到的,并说说为什么会这样?有的学生说:“力气用大了,颠高了,球会乱飘,就接不住。”还有的学生说:“颠低了,球就像没吃饭一样蹦不起来,就会‘死’(即进行不下去)。”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发现,不仅是说了的人,就是大部分没有说的人,也都尽力避免那两种不良情况的出现。虽然颠球的次数不多,但在一节课结束时,大家都能颠好几个球。在练习中我发现,有学生做得不好,就会有其他学生为他讲解,如此,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给学生自由的天地

给学生自由的天地,让他们自由地舒展自己。这自由,既有心灵上的自由,也有身体上的自由,更是一种具开放性的自由。我在乒乓球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可以就某一技巧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也可以在他人技巧的基础上加以演变或改进,更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技巧。因为经常这样做,学生就会敢于言说,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造出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发球的技巧”这一课时,我先为学生介绍了发球的不同方法,如旋转球、铲球、蹦蹦球等。随后,我告诉学生,发球时要站在乒乓球台的前侧边,尽量选择高于界限的位置,使对方接球困难。刚讲完,一个学生说:“不一定非要站于侧边,得看对手接球的习惯。站于侧边,容易被对手拉角位的球过来,你反应不过来,就失球了。老师,让我来接几个。”我当即表扬了他,并让他来试几个。果不其然,第一个球一发过去,他一个快铲,直逼我胸前,我来不及后退,失球了。第二个球我注意了,结果他拉到另一边去了,也失球了。这也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在练习时,我不强求学生非得按我教的做,就像刚才提到的发球的技巧一样,只要适合自己,且能提高乒乓球运动技能,锻炼自己的身体就行。当然,这自由,也并不是放任自流,必要的引导也需紧紧跟上。

三、给学生比赛的空间

乒乓球教学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我常常会留出时间,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比赛。比赛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学生都去找合适的对手进行对抗赛,期待一展身手。每次比赛,我都会被某个组请去当裁判。我也毫不推辞。在他们比赛的间隙,我也不时请他们讲讲为什么要这样打,他们也乐意与我交流经验。当然,对于当裁判来说,我不固定于某个“组合”,基本是一个“组合”评一局,得到他们传授给我的经验后,又到另一个组去,并把他组的经验讲给他们,让他们于比较中借鉴。这样,学生在比赛中技巧得到提高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真可谓“教学相长”。

当然,在乒乓球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方式还有很多。但不管怎么说,学习新课程理念,践行新课程理念,心中、目中都有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猜你喜欢
失球发球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运动精品(2021年6期)2021-10-25 09:14:02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2017—2018赛季中超江苏苏宁队失球统计分析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2015年中国职业足球超级联赛山东鲁能队失球特征统计与分析
运动(2018年9期)2018-08-02 03:19:14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2016年欧洲杯足球决赛阶段失球研究
运动(2017年22期)2018-01-19 03:29:58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