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述评
——基于中国近代以来图书馆史研究的考察

2017-04-12 07:56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历史

郑 爽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书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述评
——基于中国近代以来图书馆史研究的考察

郑 爽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7)

图书馆史研究不仅是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也为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慧启迪。《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从图书馆事业的宏观考察与微观梳理、图书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历史贡献、图书馆行业协会及其会刊建设、图书馆学教育史、图书馆史研究的自我反思、国外图书馆史的引介与比较研究等方面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图书馆史进行全面回顾与省思。专栏以繁荣学术为宗旨,积极倡导研究视野的开放性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形成馆内、省内、国内三级作者群,为研究近代以来图书馆史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图书馆史研究 专栏建设 研究视野 学术贡献

1 中国近代以来图书馆史的研究价值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国的藏书传统一直赓续未断,构成了自先秦以来三千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藏书文化长卷。可以说,一部中国图书馆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的缩影。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始于近代,诞生于风云激荡的社会环境与中西浑融的文化背景。就外史研究视域而言,近代以来的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历史大视野中的一颗明亮的星宿,与经济、科技、政治、教育等文化要素相互影响、兴衰更替、适应调整,共同形成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深入认识和理解近代以来图书馆事业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图书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交换信息、共享资源、竞合发展的规律,更能为现在及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图书馆事业固然受到政权更迭、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然而“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客观规律,却依旧能够在其自身组成要素的回顾与特征考察中获得总结,逐渐形成有别于社会历史分期的具有自身规律可循的专门史分期。近代以来的图书馆事业是一段最为跌宕起伏却又精彩纷呈的历史。绵长的古代藏书史酝酿着近代图书馆的诞生,直至清末西学东渐引入日本与欧美图书馆理念,并与传统的藏书思想碰撞融合,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建设理念与活动实践。近代图书馆“公共”“公开”“共享”的开放性与古代藏书楼“私有”“封闭”“专用”的保守性相距甚远,却在藏与用的本质属性上一脉相承。近代图书馆对古代藏书楼的取代,正是在基本职能暗合的基础上,社会职能顺应时代要求的一种必然。此间,不仅诞生了公共图书馆运动与新图书馆运动,迎来了20世纪图书馆事业的一次高潮:民众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流通图书馆等大批公共图书馆相继产生,中华图书馆协会、各级地方图书馆协会陆续成立;也遭遇了八国联军、日本侵华带来的书籍劫掠与劫毁之厄。不仅培养了两代图书馆学人:以沈祖荣、杜定友、袁同礼、刘国钧等为代表的“留美”的一代,与以裘开明、桂质柏、査修、严文郁为代表的“文华”的一代;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坚实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馆事业,同样百折不挠、发展迅速,历经两次高潮,一次政治浩劫,培养了两代学人,完成了一场学术轮回,最终迎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春天。在此期间,不仅完成了对旧有图书馆的接管与改造,实现了图书馆建设数量的飞跃;也更新了知识传播的载体,迎来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学术发展历经苏联图书馆学的流入、欧美图书馆学的传播、图书馆学中国化的探索,铸就了以孙云畴、陈誉为代表的“留苏”的一代,与以吴建中、柯平、范并思、徐雁、王余光等为代表的“开放”的一代。历史荣光的背后,亦不能掩饰文革“破四旧”对书籍的焚毁、阶级斗争导致的“书荒”。回顾我国近代以来图书馆事业曲折坎坷、错综复杂、悠久绵长、坚韧执著的成长历程,每一代图书馆人都将追问,如此小心翼翼保护历史典籍的图书馆,又怎能忽视对图书馆自身历史轨迹的梳理与总结?

2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的创办背景与发展历程

太行南麓、卫水之滨,牧野古城书香馥郁。近年来,坐落城北的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逐渐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回顾中寻找到图书馆人的精神归宿、图书馆管理的智慧启迪;并试图在面向数字化建设的时代大潮前,撑槁扁舟一叶,为技术领航的图书馆事业寻找人文根基,使科技攻坚饱含文化意蕴。图书馆史研究虽迎面秋风,却赋含深蕴。史学出身的苏全有馆长,是河南师大图书馆教授治馆的典范,也是我馆图书馆史研究的领军人。任职以来,他以敏锐的史学眼光在图书馆管理的躬行践履中寻找到图书馆学研究的路径,带领本馆学人潜心学问、沙里淘金,提出“研究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带领出一支兼具较强科研实力与专业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河南师大图书馆事业的进步。自2010年始,苏全有馆长主编的《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史稿》《河南省师范院校图书馆志略》《河南图书馆百年史稿》《建国以来的图书馆史研究述评》相继问世。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特色与应用研究培育基地“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在我馆挂牌成立,并于2016年通过学校验收、迈入正轨。图书馆史研究正是中心致力发展的重点。2014年伊始,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携手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创办“图书馆史研究”专栏,由中心热衷馆史研究的学人主持运作,广纳学界俊杰与后起之秀的真知灼见,为“图书馆史”的探究与交流提供一片自由争鸣的广阔空间。专栏单月出版,每年6期,至今已走过近四个春秋,在国内学界引起良好反响。其创设不仅符合《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特而优”的办刊宗旨[1];也成为研究中心的特色服务,藉此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出版功能,旨在繁荣学术,促进馆内外学人的交流合作、争鸣省思,可谓一件图林幸事。思想的会晤最终迎来友谊的缔结。2014年12月27日至29日,由河南省高校图工委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事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图书馆事业的历史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新乡成功召开[2],应邀而来的图林学人、活跃在专栏上的投稿作者欢聚一堂,共叙史话,会议文集《图书馆史沉思录》应时出版,极大激发了图书馆史学者们的研究热情。2016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安徽铜陵隆重召开,“数字人文:图书馆的历史传统与时代使命”分会场举办新一届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聘任仪式,作为专栏责任编辑的苏全有馆长应邀出席并受聘委员[3],可视为对其开展的图书馆史研究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也激励着专栏工作者向专业、精进、创新的征程迈进。

3 “图书馆史研究”专栏对中国近代以来图书馆史的回顾与省思

对历史的追问,始终伴随着对现实的关照,伴随着对一段历史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寻找。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有对辉煌文明的兴叹、亦有对历史创伤的惋惜,盛衰兴替的考究,旨在提供现实镜鉴与精神眷注。近代以来的图书馆事业虽至今不过百余年,却是一段尤为重要的历史。它经历过社会结构的动荡与变革,交织着中外图书馆学术的碰撞与融合,历经兴衰、别有一番绵延迤逦的风光。专栏自2014年第1期创办始,至2017年第5期止,共刊载文章100篇,放眼近代以来图书馆事业的多达70余篇,内容涉及图书馆事业史述评、图书馆历史人物、图书馆行业协会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史研究的自我反思、国外图书馆史的引介等。尽管专栏所述,与百余年灿烂的中国图书馆文明相比不过沧海一栗,却也突显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可以略见一斑。

3.1 图书馆事业史的宏观考察与微观梳理

图书馆史研究中,选题最为广泛的,是针对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特定类型图书馆群体发展史的宏观考察与共性总结。这对完善图书馆史研究体系、发现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特点大有裨益。专栏不仅出现了对文革后70年代初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梳理,也对河南省图书馆事业的百年历程进行了回顾,并且对民国历史上出现的特种图书馆进行了梳理总结。此外,利用地域与史料优势挖掘历史上存在的个体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亦是将图书馆史研究引向丰富与细化的路径。如专栏对贵州私立贵山民众图书馆、河南省立中山图书馆、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尤为重要的是,特定社会环境中图书馆具体工作的演进发展构成了图书馆事业整体阔步前行的基石,这就引发了当代学者对历史上图书馆所开展的具体工作与所身处的特定环境的关注。专栏则研究过图书馆事业史上的馆舍、服务、经费、馆员等问题,以及图书馆宣传推广、讲演教育、危机应对、体系建设、政策环境,与文献资源捐赠、保护、整理、编目等工作。不仅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创建之初的馆舍来源进行考察,也对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经济体制转型对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变革进行总结;不仅对抗战初期,国立北平图书馆面临的经费危机进行回顾,也对民国民众图书馆馆员的地位、素养、来源、聘任、待遇等问题进行梳理;不仅对民国时期图书馆采用的宣传推广方法进行考察借鉴,也对抗战时期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的危机应对与爱国举措进行了回忆缅怀;不仅对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起步之初的30年间体系建设与职能分工进行了探讨,也对改革开放初期粤港澳交流合作背景下广东图书馆事业发展以及建国初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行考察。民国时期广州中山图书馆以社会捐赠为特色的馆藏建设、抗战时期贵州立图书馆对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保护、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与编目工作发展历程等均构成对我国近代以来图书馆事业史的微观梳理。

3.2 图书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历史贡献

不管历史本身有多少内涵、解说或定义,历史人物应该是历史最重要的因素与范畴之一。如果这些原初历史事件缺少了人的实践参与和理性之光的烛照,历史的本真也将永远难以现实的历史状态呈现出来并发挥其潜在的意义。正因如此,在图书馆史研究方面,我们可以说“全部图书馆的历史实质上是图书馆人本身的历史”[4]。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图书馆史中的人物及其研究加以回顾、审视与梳理。图书馆历史人物按照参与图书馆事业的方式与影响,可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创建了或持久地管理了某一个或者数个图书馆,并且他们的主要功绩和影响,也仅局限在这一个或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图书馆上,并没有对其他图书馆造成更久远或更大范围的影响。第二类是一些和图书馆历史发生了某些短暂或偶然联系的非图书馆领域人物。如曾开展藏书实践活动的现当代著名史学家陈垣与近现代史学家邓之诚,捐建算学图书室的现代数学家周美权,在儿童读物编纂思想方面贡献颇丰的民国儿童教育家胡叔异,开展藏书捐赠活动的民初爱国教育家王植善等。第三类是创建了或持久管理了某一或数个图书馆,但他们的影响在其他图书馆中造成了广泛或者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的图书馆具有开创性和范式意义。如创建大公图书馆的民国荣氏家族、国家图书馆首任馆长缪荃孙、河南中州大学图书馆主任李燕亭、先后任职于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向达等。第四类是创建了某种对图书馆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图书馆学人。如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者刘国钧、著名图书馆学家洪有丰、撰写中华民国图书馆建设纲领《全国图书馆计划书》的李小缘、近代儿童图书馆学的引领者杜定友、抗战期间钻研学术不辱使命的国图学人袁同礼、对民众图书馆建设探讨至深的徐旭、我国第二次图书馆学高潮的代表人物金天游、开展图书馆学翻译实践并在北高师图书馆学讲习会布道讲学的杨昭悊、提出“创造世界共通的国际的图书馆学”理论构想的马宗荣、致力于儿童图书馆学术思想研究的王柏年、开展儿童图书馆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钱亚新等。

3.3 图书馆行业协会及其会刊建设

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说,行业协会的出现无疑是其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历史上的中华图书馆协会以及各地方图书馆协会,均是以制定行业规划与法规标准、躬行政策游说、提供信息服务、协调沟通业内事务为己任的民间教育学术团体。对于协助政府管理、扩大业界影响、扩展图书馆服务、促进专业教育发展不无裨益。此外,中央及地方各级图书馆协会除协调统筹图书馆事业发展外,研究图书馆学术亦是其宗旨之一,很多图书馆协会在运行期间,也编辑出版图书馆相关刊物,对图书馆协会会刊的研究也是了解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及学术发展动态的重要途径,会刊已成为开展图书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专栏不仅考述了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的沿革与特点、民国地方图书馆协会的成立,也对《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的刊文重心及特色进行了论述总结。

3.4 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史

图书馆学教育是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养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胜任图书馆各项工作,以及能为不同读者提供服务的人员。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事业密切相关,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始于民国时期,这是一个吐旧纳新、思想激荡的时期。为了培养符合中国图书馆现实需要的人才、建设中国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成为重要理念并为时人所倡导。这种本土化的教育理念成为当时图书馆界的普遍共识,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教学与教材内容编排,贯穿于图书馆学教育的全过程,为新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吴稌年先生借专栏描摹了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之初的景象,认为近代图书馆人借鉴国外图书馆学教育的经验,在实践中建设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较大程度满足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5]。此外专栏也关注了近代教育刊物《中华教育界》的创办对近代中国儿童图书馆学的贡献。

3.5 图书馆史研究的自我反思

图书馆史的自我反思性研究包括对史料搜集整理的意义探讨与方法研究,对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反思,以及图书馆史研究综述与书评等。在史料搜集整理方面:专栏曾别开新意,援引《申报》史料,展开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与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的考察梳理,这不仅给图书馆史研究的史料搜集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史料方面的有力补充。在历史观与方法论方面:不仅理清了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术语演变过程,也对当代私家藏书的功能定位与归宿保藏进行了理论探讨;不仅关注了图书馆学史对图书馆学科发展的边际效用规律,也对近代图书馆引入与运用的调查统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不仅解答了“我国图书馆史应该研究什么”这个宏观命题,也对建国后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进行考述。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馆史编修热象与现当代图书馆学人的类型研究也做了专门论述。在研究综述与书评方面:不仅对1980-2014年间我国图书馆史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也对台湾图书馆史研究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百年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史稿》《芷兰斋书跋》《湖南文献汇编》《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李燕亭图书馆学著译整理与研究》以及《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创建与发展》等著作的书评,完成了对图书馆史研究与史料搜集整理方面优秀新作的推介,实现了图书馆学人在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上的隔空对话。

3.6 国外图书馆史的引介与比较研究

对国外图书馆办馆经验与办馆理念的介绍与对比研究是加强国内外图书馆学术交流,拓宽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为我国图书馆建设提供帮助与启示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图书馆建设西学东渐传统经验的延续。专栏作者亦有不少将目光投向国际图书馆的发展。如对当代国外图书馆法案动向与国际图联立场进行介绍,能够明晰世界图书馆立法史及法权理念;对美国国会图书馆与斯洛文尼亚图书的发展史进行梳理,则有助于借鉴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探求图书馆的历史渊源;而对晚清美国图书馆译介史的考述,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美国图书馆早期在华接受史。

4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的学术贡献

4.1以活跃馆内科研氛围、繁荣国内学术研究为宗旨

专栏之专,在于精心主持好一个问题的研究。在图情学刊林立、优秀刊物辈出的当下环境,借助一个专栏跻身图林,吸引诸多学人眼球实属不易。这不仅仰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长期以来因敬业、严谨、创新赢得的良好口碑,也依靠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致力打造研究型图书馆取得的可喜成绩。近年来,大批文史背景硕博人员的引进为馆内开展图书馆史研究奠定了人才基础。史学出身的苏全有馆长试以学术研究激发青年馆员的工作热情,帮助他们从馆史研究中寻求图书馆人的价值认同,培养馆员爱岗、敬业的情操,也藉此拓宽青年馆员的知识视野与发展平台。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馆内逐渐形成以“一支研究队伍、一个科研平台、两个专栏、一个出版分社”为基础的科研机制。“图书馆史研究”专栏不仅是馆员们耕耘之余遥望历史的隧道,也是推开校门放眼世界的窗口。借助这个平台,活跃在权威书刊上的名字逐渐与我们拉近距离,成为良师益友,激发带动馆员的科研热情。而图书馆史作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灵魂,无论图书馆未来何去何从、变幻成何等模样,都将以原初的追问与时间的经验诠释、庇护着图书馆的演变发展。在数字化引领下疾驰前行的当代图书馆事业中,我们庆幸能拥“图书馆史”这方沃土,成为图书馆建设的守魂人。当国内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人将历史的烛照与前行的慎思播撒、汇聚在这里时,专栏是否也是当前图书馆事业的一种庆幸?这正是专栏工作人员辛勤耕耘、致力实现的目标。

4.2 发展形成馆内、省内、国内三级作者群

专栏开办以来,伴随河南师大图书馆学术交流的增多与学界同仁的支持推广,逐渐汇成庞大的作者群体,影响范围亦不断扩大,从馆内拓展到省内、再向全国范围延伸,发展形成馆内、省内、国内三级作者群体。河南师大图书馆主要以苏全有馆长为代表,形成以王安功、贺科伟等青年馆员为骨干,以若干国家与省厅级科研项目为支撑的作者群体。河南省图书馆界业已形成以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为代表,诸多高校馆与地市馆为依托的作者群体。其中张怀涛、王国强、赵长海、秦珂、翟桂荣等学者在图书馆学领域取得丰硕的成绩,他们一如既往地投稿支持,为稿件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伴随专栏的发展,不少省外专家学者纷纷加入,逐渐形成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江南大学的图情院系与图书馆为代表的作者群体,谢灼华、姚伯岳、吴稌年、徐雁、范凡、郑永田、周余姣、顾烨青、彭敏惠等知名学者的加入,不仅给专栏建设带来极大鼓舞,也提高了专栏的学术层次,增加了专栏的影响力。图书馆史研究再次以专栏的坚持获得学者们的诸多关注与喜爱。

4.3 倡导研究视野的开放性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专栏在与诸多资深学者与专刊编辑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这使专栏在录用稿件时,形成紧扣主题、兼容并包的选稿风格,使专栏论史秉持视野的开放性与方法的多元化原则。建栏以来,近代以来的图书馆史研究成为投稿主体,录用稿件内容不仅囊及国内外图书馆史研究的现状、意义与反思,也关注基础理论与基本问题的研究;不仅涉足近代以来图书馆史中重要人物与事件的专题研究,也放眼外国图书馆史研究与中外图书馆史比较研究。文革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恢复与缓慢发展,港澳台地区的图书馆事业与学术研究进展状况等选题均弥补了当下图书馆史研究的不足。专栏反映图书馆历史现象事无巨细、横跨百年,藉此激发群智、集思广益,为图书馆史理论框架的建构与研究范围的拓展提供帮助。研究方法方面既重视新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又善用中外古今做对比,数据调查统计、文献计量分析、历史图片与口述资料的引证等,使图书馆史研究路径更多元、更新颖、更使人信服。专栏在组稿方面,坚持每期稿源省外与省内结合、古代与近现代搭配、理论探讨与史实描述共存,从而保证每一期专栏选文的丰富性与可读性。伴随专栏在图书馆界知名度的提升,选定主题开展专题研究将成为专栏未来的努力方向。

5 结语

历史与现实,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时间遥望,每一次叩问,终会收获答案与启迪、凝聚精神与情操,这就是《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图书馆史研究”专栏的创办初衷。她坚守的,不仅只是图书馆人与历史的隔岸对话,也是当代图书馆人之间的秉烛交谈,衷心期待历史赋予每一位图林学者的妙悟盈思都能汇聚在此,给图书馆发展带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眷注,带来当前的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1〕 图书馆史研究 编者按[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

〔2〕 郑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与未来”学术研讨会综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8-82

〔3〕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19分会场:数字人文——图书馆的历史传统与时代使命[EB/OL].[2016-11-08].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410142

〔4〕 程焕文.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35

〔5〕 吴稌年.近代图书馆学教育之初[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9-73

ReviewoftheSpecialColumnof“ResearchonLibraryHistory”in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InvestigationofLibraryHistoryResearchinModernChina

ZhengShuang

Library history resear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 but also provides intellectual impetus and enlightenment of wisdom for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The special column of “Research on Library History” in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comprehensively reviews and introspects on librarianship since modern times from the macroscopic investigation and microscopic arrangement of library cause,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library history and their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journal, history of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self-reflection of library history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ibrary history in foreign countries. For the purpose of academic prosperity, this column actively advocates the opennes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develop three-tier author groups in the library,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 so as to create a good platform for library history research in modern China.

Library history research; Special column construction; Research perspective; Academic contribution

G250.9

A

郑爽(1982-),女,硕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阅读史与图书馆史,发表论文十余篇。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历史
图书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