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4-11 05:48杨秀珍永城市中心医院内科河南商丘4765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冠心病评分

杨秀珍(永城市中心医院 内科 河南 商丘 476500)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秀珍
(永城市中心医院 内科 河南 商丘 4765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永城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日常行为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日常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不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护理干预;冠心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

冠心病属于临床心血管类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且老年人机体功能普遍下降,导致老年人成为冠心病的多发群体[1]。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改善,冠心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中发现,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健康行为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复发率及病情恶化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临床有效的护理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辅以治疗意义重大[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永城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及CT确诊,且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8.24±6.13)岁;平均病程(8.64±2.75)a。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89±5.71)岁;平均病程(9.25±3.03)a。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运动、饮食及用药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疾病病因、治疗手段、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发放院内自制的宣传图册,开展不同宣教形式,如定期开展讲座及交流会,提高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观念,提升患者的日常健康理念。②心理干预:针对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应用简洁的语言积极与患者进行友好交流,针对性采取心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心理担忧及紧张,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引导患者熟悉治疗环境,缓解内心陌生感,调节心态。③日常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降低盐及脂肪的摄取,调整饮食结构;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通过运动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及舒缓内心压力,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心态,纠正不良日常行为,增强健康行为理念,提高生活质量;出院后进行随访指导,根据日常生活习惯表现,给予针对性指导。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后日常行为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采用院内自制健康行为量表对健康行为进行评估,包括体力活动、戒烟戒酒、健康饮食等方面,每项均6个条目,每条目0~5分,总分≥20分为生活方式良好。生活质量评分通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方面,总分为60分,得分高表明生活质量好[4]。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 干预后,观察组日常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比较[n(%)]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治疗周期长、病情不易控制及反复发作等特点,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并发缺血性心肌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老年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随着临床对冠心病深入研究发现,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及进一步恶化,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5]。因此,在患者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提高患者日常健康行为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身心状态,促进疗效及预后的提高[6]。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临床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并且老年患者因其自我日常管理能力较差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对临床的护理要求甚高。采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其制定全方面护理计划,通过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引导患者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及实践意义,与临床常规护理相比应用效果理想。护理干预通过分析患者病情、心理及治疗手段等多方面需求,制定符合患者切身利益的护理措施,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宣教活动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及护理意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在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特点基础上,掌握预防、降低疾病发生的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督促患者改善日常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日常健康生活理念,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常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促进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及治疗中。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不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刘刚.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54-1655.

[2] 廖群英.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35):115-116.

[3] 温桂凡.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5):131.

[4] 麦焕钻,石霞萍,胡青梅.整体护理延伸服务对行PCI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5,7(5):393-395.

[5] 徐佳琦.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2135-2136.

[6] 何翠竹,梁欣,苏斐,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88-3589,3592.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4.117

2016-06-10)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冠心病评分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我给爸爸评分
警惕冠心病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养成的影响与实施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