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语文阅读有效并长效

2017-04-11 13:32陆桂华�オ�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陆桂华�オ�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讲读”模式,即在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讲而非学生读。久而久之,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理解不了文本的含义,更多的是依赖教师来讲解,在解答问题中也就难以有独特的见解。影响阅读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兴趣、方法和对问题的理解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上述因素构建阅读课堂。

一、兴趣是有效阅读的基础

在阅读课中,教师借助教参、课前备课,从作者到文本,从文本到主题,一直在讲授,如此,学生的兴趣难以被调动。同时,在传统体制下,教师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故而对学生的关注度不足,体现在阅读课中,课堂气氛死寂。如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学生很难根据人物描写方法去探究人物的形象特点。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对文本产生兴趣,进而过渡到能主动阅读。

教师不仅要懂得尊重并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还得注重发挥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自尊心增强,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又是明显的,故而不能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动则批评,甚至责骂。同时,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在课堂中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江南的冬景》可从家乡的冬天说起,《遭遇战争》《一个人的遭遇》可借助视频让学生了解战争,由此过渡到文本阅读。

二、方法是有效阅读的保障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更多的是期待课堂中教师进行讲解,很少去自主阅读。学生要对文本产生自己的理解,获得体验,自主阅读是前提。为此,在阅读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如在《荷塘月色》的阅读中,学生要提前了解作者的人生、作品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否则,学生一味地依赖教师讲解,很难生成自己的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先根据文章的结构把握其层次,再进行细读。如《荷塘月色》的阅读中,第一段是“引起”,第二到六段重点写景,第七到八段则由现实而思古再返回现实。从行踪上看,作者先带上门,接着出门看到了荷塘月色,先是月下的荷塘,再是江南旧俗,最后回家。在阅读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梳理出线索,了解基本内容后再深入阅读,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感悟。换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初读和精读结合起来。

三、感悟是有效阅读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诚然,阅读重在读,关键在理解。有效的阅读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理解阶段,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如《荷塘月色》,若只是把握荷塘和月色的景色之美,而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的阅读可谓是肤浅的阅读。又如《和平的祈祷》《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作品的阅读,要在读中了解战争,懂得战争的残酷,客观对待战争。

当然,教师要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对爱斯梅拉达形象的探究,她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给伽西莫多喂水?且伽西莫多喝过水,想要亲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爱斯梅拉达为什么“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由此理解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的特点。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由此生发,体会其“美丽”,感悟人性的光辉。

四、练习是有效阅读的补充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自主阅读、探究、相互交流、教师点拨等多个途径让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接下来就需要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但在练习中,教师要摒弃以往直接书面练习的形式,注重融入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练习中,教师不仅要丰富课堂练习形式,从传统的练习窠臼中走出来,还得优化课外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学习写景一类的作品后,可布置相应的观察任务,引导学生去生活中观察;又如阅读和战争相关的一类作品后,可组织学生去参观纪念馆,也可组织辩论赛。教师要注重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作品的内涵,从作品中获得豐富的感悟。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唯有让学生喜欢语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自读中感悟,在合作中探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能结合文本生成自己的感悟,获得体验,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才能保证阅读的有效。尤其是在方法上,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指导,多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会探究,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长效性。

(本文系课题“‘五维观照下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303)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225400)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文本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荷塘月色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