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在澳大利亚综合大学的发展现状*

2017-04-10 13:06:50陈旖旎赵英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综合大学硕士澳大利亚

陈旖旎,赵英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中医教育在澳大利亚综合大学的发展现状*

陈旖旎,赵英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澳大利亚的中医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2011年起中医教育置于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Australian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Agency,AHPRA)的统一监督管理之下。至今为止澳大利亚共有6所院校获准开设中医教育课程,其中包括悉尼科技大学、西悉尼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3所综合大学。本文将重点对这3所综合大学的中医教育现状、规模和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医药教育国际发展与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医 教育 澳大利亚 综合大学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RMIT)于1991年在其健康与生物医学学院成立中医部,开设正规中医学士和硕士教育课程,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到目前为止,开设中医药高等教育并得到AHPRA***http://www.ahpra.gov.au/Education/Approved-Programs-of-Study.aspx.认证的院校共有6所,其中3所为综合大学,学位课程涉及本科、硕士和博士。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有关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发展情况的研究文献[2],关注点多为中医药立法、产业、科研和临床等方向,缺少对中医高等教育细节情况的阐述。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教育在澳大利亚综合大学中的发展现状,以期对今后的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参考。

1 本科教育

提供中医教育的3所综合大学均开设中医药本科教育课程。

1.1 悉尼科技大学

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UTS)是一所以商、法、教育、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之一,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集中医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诊所为一体的全英文环境教育机构,在2015-2016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201-250名****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sort_by/rank_label/sort_order/asc/cols/ rank_only.,目前有在校学生40 751人,其中留学生11 529人。

UTS中医学本科课程开设在生命科学学院,可授予传统中医健康科学学士学位。中医本科课程旨在培养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全面的基础理论和实用的临床技能的专业中医从业人员。毕业后的从业方向包括:针灸师、药剂师、按摩治疗师、营养健康顾问、中医药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医教学等。

UTS中医本科课程学制为4年全日制,学生将在4年内完成对中医理论、实践和西医基础的学习。从第一学年起,该专业学生将会在UTS中医药诊所进行实习以积累临床经验,临床实习的内容可选择针灸、中医推拿、中草药疗法以及门诊管理等不同领域。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750 h的临床实践并治疗300个患者。在最后一年学生将有机会到亚洲国家进行临床实习,如:成都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韩国的东义大学等*http://www.uts.edu.au/about/faculty-science/chinese-medicine-clinic/about-us/year-4-intern-clinic。

1.2 西悉尼大学

西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UWS)成立于1989年,是澳大利亚首家联合式大学,西悉尼大学在2015-2016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401-500名**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sort_by/rank_label/sort_order/asc/cols/ rank_only.,目前有在校学生30 704人,包括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3 000多名留学生。

UWS中医课程于2005年在该校科学与健康学院开设,可授予传统中医学士学位。该学院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国家补充医学研究院的依托单位。

UWS中医课程的学制为4年全日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3],学生需要完成320学分的课程,全部课程32门,中医课程占2/3,西医课程占1/3。学生在前两学年需结合对中医、针灸和中草药的研究以及对生物医学领域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后两学年则侧重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UWS设有校园诊所,提供中医药治疗和包含针灸疗法在内的物理疗法等项目。学生需有逾900 h的临床实践以深化临床技能,其中250 h会在校园诊所接受训练,250 h在校外真正的医院进行实践,另400 h将于第四学年赴中国的重点医院实习,校方有教员全程陪同督导***http://www.westernsydney.edu.au/future/future_students_home/ug/science_and_health/traditional_chinese_medicine。

UWS曾有研究认为,目前虽然没有迹象表明消费者对中医服务的需求有所减缓,但是循证医学有可能增加中医的合法性和制度认可,从而鼓励中医药纳入澳大利亚医疗保健系统[4]。

1.3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建于1887年[5],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一所百年名校,也是西方世界大学中最早开设中医和整骨疗法课程的公立综合大学,同时仍是维多利亚州至今为止唯一一所开设脊椎指压疗法课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澳榜首,在2015-2016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401-500名**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sort_by/rank_label/sort_order/asc/cols/ rank_only.。目前有83 000名学生,其中包括12 000多名研究生。

RMIT的中医课程开设在健康与生物医学学院的补充医学项目中,毕业生可获得健康科学学士或应用中医学学士学位。

RMIT从1993年开始开展中医教育[6],本科课程学制为5年全日制[7]。学生将会在5年内完成对中医理论、实践和西医理论的学习,每门课程平均约120课时,包括:演讲、研讨、专题报告、网络阅读、实践和实验课等多种形式。此外,该校于上世纪80年代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8],中医专业学生可通过选修汉语言文学课程了解中国历史、汉文化,从而对中医文化及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理解。

从第一学年开始,学生就安排在RMIT健康科学诊所及社区诊所进行临床见习和实习,逐步培养诊断、沟通和中药配伍的能力。RMIT规定学生必须到中国进行实习[9],在第5学年的第2学期,校方将安排学生赴南京中医药大学指定医院进行为期422 h的临床实习,并参加共计33 h的常见临床疾病专题报告和讲座,学期结束时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综合技能进行评估****http://www.rmit.edu.au/about/our-locations-and-facilities/services/health-clinics/health-sciences-clinic/chinese-medicine。

RMIT曾对北京大学和RMIT中医教育课程的课程结构及临床实践安排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两校的中医课程和教育目标大致相似,且都建立了严格的流程来管理教学质量。然而,双方在中医教学资源、临床培训设施及医疗体系方面有所差异,并指出,这些差异是中医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挑战[10]。

1.4 小结

如表1所示,以上3所学校的中医本科教育虽不具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和实习基地,但有着许多相似的科目。同时,UTS还开设中医诊断系统、中医评价、中医专业探讨、临床等级等中医课程,及疾病临床特征等西医课程,UTS比其他两所学校更注重对中医进行科学、客观的学习和评价。

UWS还开设中医内科学、循证实践等中医课程,及医疗保健的沟通与交流、文化、多样化与健康、研究及循证实践的原理、临床评价方法等其他课程。相较而言,UWS更注重中医与社会生活的恰当融合。

表1 三所学校中医本科教育相似课程对比

RMIT设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创伤学、皮肤病与中医外用药等中医课程;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西医鉴别诊断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体格检查等西医课程。较其他两所学校而言,RMIT的中医本科教育课程更加全面、内容更加具体,也更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在临床上的应用,是3所学校中开设中、西医课程最多的学校。

此外,这3所学校对中医本科课程的安排有3个共同之处:①重视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学习,3所学校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中医史,熟悉中医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②注重汉语言知识的积累,3所学校均将拼音及中医药相关汉字的学习列入教学范围,学生须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认识与中医理论相关的简单汉字及其写法,以达到能够自行阅读中医经典、深入理解中医文化的目的;③注重临床实践,3所学校均设有校园临床诊所供学生实践,并提供赴澳大利亚以外国家实习的机会,由注册中医执业者全程监督指导。不同的是学位名称及学制并不统一。值得注意的是,针灸作为中医基本治疗手法之一,在中医本科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中医推拿学内容归并在针灸师训课程内,所占比例更小。澳大利亚中医教育将推拿作为一种操作技能,值得借鉴,但相关理论知识薄弱[11]。

2 硕士研究生教育

提供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综合大学分别是UWS和RMIT。

2.1 西悉尼大学

UWS的健康学院(School of Science and Health)提供中医学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教育,全日制学制为1.5年,非全日制3年。申请进入硕士课程需具有针灸学士学位、中医学士学位,或5年以上中医或针灸领域全职工作经验*http://www.western-sydney.edu.au/future-students/postgraduate/postgraduate/postgraduate_courses/health_science_courses/master_chinese_medicine/ admission_and_unit_information_-_master_of_chinese_medicine.。

UWS中医学硕士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期,课程内容聚焦于研究中医的临床治疗效果,从女性健康、肿瘤学、神经系统失调等角度研究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学生能够了解中医在以上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有利于进行专业研究(表2)。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将被分为2个专业方向——临床和科研。临床方向的学生将于第三学期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习,完成4周的临床实习工作并符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标准后,将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颁发的研究生文凭。科研方向的学生则需在接受课堂教育的同时,参与一个由澳大利亚国家补充医学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lementary Medicine,NICM)支持的中医学科研项目,并完成毕业论文***http://handbook.westernsydney.edu.au/hbook/course.aspx?course=4716.1。

表2 西悉尼大学中医硕士课程**http://www.westernsydney.edu.au/futurestudents/post-graduate/postgraduate/postgraduate_courses/health_science_courses/master_chinese_medicine

2.2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可提供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针灸应用科学硕士和补充医学硕士3个方向的硕士学位。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和针灸应用科学硕士的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补充医学硕士2年全日制或4年非全日制。

2.2.1 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学位

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学位申请人须持有健康护理专业学士学位、医学科学学士学位,或包含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实践等课程的同等学历。

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学位所提供的课程共计144学分,是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临床经验的结合。学生将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医理论课程,后两学年进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重点包括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专科领域。详见表3。

2.2.2 针灸应用科学硕士学位

RMIT是澳大利亚针灸专业办学最久且唯一提供针灸应用科学硕士学位的综合大学。该学位申请人须持有澳大利亚的健康科学学士学位。

为满足公众对高质量针灸师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针灸应用科学硕士学位所提供的课程将西医诊断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将中医针灸与现代神经医学及循证医学相整合,课程共计144学分。详见表4。

2.2.3 补充医学硕士学位

补充和代替医学包括的内容范围极广,不仅包括了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民间疗法,也包括不能适用医疗保险的许多新疗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定义补充替代医学为美国主流医学(常规医学)之外的医疗保健实践。补充医学是指与常规医学同时使用的医疗保健方式;替代医学则指的是代替常规医学的方法而用于临床诊疗的医疗保健方式*http://nccam.nih.gov/health/whatiscam.。针灸、草药、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是补充替代医学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12]。

RMIT补充医学硕士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的能力,学生需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并在毕业前独立完成硕士研究,共计132学分**http://www.rmit.edu.au/study-with-us/levels-of-study/research-programs/masters-by-research/mr224。

RMIT补充医学研究型硕士学位申请人需要提供4年制学士学位或是其他公认达到同等水平的4年制本科学历。学生将花费48周的时间用于个人研究,选择研究方向并完成论文或项目,由导师评估研究进展。

2.3 小结

澳大利亚综合大学开设的中医、针灸硕士入学要求并不统一,但申请人必须持有医学或健康科学学士学位。硕士教育更加注重临床实践,理论课程集中在前两学年,中西医课程均有涉猎,最后一学年主要进行临床实践并完成研究项目。

UWS中医硕士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及所长而确定不同学习类型,教学模式相对灵活。与其他两所综合大学相比,RMIT不仅招收中医硕士,而且提供中草药、针灸、补充医学3种硕士学位。与中草药应用科学硕士和针灸应用科学硕士需要完成近500 h的临床实践不同,补充医学硕士不需要进行临床实践,完成研究论文即可毕业或进修博士学位。

3 补充医学博士教育

RMIT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学院同时开设补充医学研究型博士学位,学制为3-4年全日制或6-8年非全日制,申请人需持有研究型硕士学位,或包含研究课程及项目的授课型硕士学位,或4年制荣誉学士学位等***http://www.rmit.edu.au/study-with-us/levels-of-study/research-programs/phd/dr224.。

设置补充医学博士课程的目的是致力于提高传统或补充医学的科研水平,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阐明传统或补充替代疗法的治疗原理。生物医学及健康科学学院重在研究补充医学对老龄化和慢性病的治疗,研究方向主要有:代谢性疾病、呼吸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与肌肉骨骼疾病与疼痛管理、传统医学角度药物发现、物理疗法和公共健康与健康服务研究。

表3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硕士课程****http://www.rmit.edu.au/study-with-us/levels-of-study/postgraduate-study/masters-by-coursework/mc024

表4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针灸硕士课程*****http://www.rmit.edu.au/study-with-us/levels-of-study/postgraduate-study/masters-by-coursework/mc024

RMIT补充医学博士课程要求学生除参加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外,还需进行独立监督研究并得出重要的原始研究成果,由2名以上具有国际地位的外部专家进行审查,研究项目和论文水平将成为获取学位的必要审核条件。

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是澳大利亚综合大学中唯一开设补充替代医学学科的综合大学,补充医学博士教育更加强调团队精神,着重培养团队沟通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重视传统或补充替代医学知识与现代医学知识的交流与互补。补充医学博士毕业生主要在高校就职,或在各种政府、非政府机构和企业组织中担任研究管理职位。在2015年澳大利亚卓越研究项目(The 2015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的评估中,RMIT的补充与替代医学被评为世界级学科。

4 总结

从1991年澳大利亚RMIT成立中医部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医高等教育已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的认可,并由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负责统一监管。

UTS、UWS和RMIT 3所学校分别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城市化水平较高。澳大利亚中医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至2015年6月,全澳4 494名注册中医师中40%位于新南威尔士州,28%位于维多利亚州*http://www.chinesemedicineboard.gov.au/News/2016-04-19-chinese-medicine-regulation.aspx.。维多利亚州曾于2000年5月宣布颁布中医注册法[13],是澳大利亚首个对中医行业立法并对其医疗行为进行规范的州[14]。中医立法较早、注册中医师众多、亚裔人口聚集等因素为以上3所综合大学开展中医教育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3所学校的中医教育入学要求规范,广纳生源;课程涵盖中西医领域,不仅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也重视职业道德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除课堂教学外,各校也为学生推荐专业书目,鼓励学生自主扩充知识。在临床实践方面不仅有校园诊所为学生提供初期、便利的实践基地,更提供到中国等国家进行中医临床实习的机会。

UTS、UWS和RMIT都是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综合大学,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领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具有一席之地。中医教育的科学发展,能够有效保证高质量中医从业人员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15],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在内的中医教育在澳大利亚综合大学的发展现状对于今后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徐永昌.澳大利亚中医教育的新发展及对我国高层次中医教育的思考.中医教育.1996,1(15):48-50.

2 陈嘉德.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福建中医药,1982(1):50.

3 Chen J, Loyeung B, Zaslawski C.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Australia-a case study.J Integr Med, 2016,14(4):291-296.

4 Zhu X, Carlton A L, Bensoussan A. Development in and challeng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ustralia.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9, 15(6):685-688.

5 周延松,赵亭,Tony Zhang.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传播中医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8):895-896.

6 林子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洲中医教育合作对澳洲中医立法的影响.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论文集,2013:128-133.

7 左言富.探索海外中医发展之路——访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中医部主任薛长利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3):188-189.

8 王子义,牛端.澳大利亚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海外华文教育.2014(2):153-159.

9 潘兴芳,郭义,王卫,等.澳大利亚与中国针灸教育的比较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4):242-243.

10 Xue C C,Wu Q, Zhou W Y. Comparison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 and Australia.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6,35(11):775-779.

11 王红,白杨.中澳两国推拿教育比较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244-246.

12 赵英凯,崔蒙,范为宇,等.补充替代医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1-2.

13 林子强.我国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稳步发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70.

14 杨毅,王子旭,郭义.大洋洲中医针灸标准化现状研究.中国针灸,2013,33(4):351-355.

15 Jiang J, Peng W, Gu T. Critical review of data evaluation in teaching clin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sid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Explore (NY), 2016,12(3):188-195.

The Developing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Chen Yini, Zhao Yingka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eared in the 1990s in Australia and has bee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ustralian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Agency (AHPRA) since 2011. Six institutions,including thre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and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ve set up programs and offered the bachelor and the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far. This paper chiefly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education status,siz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three universities with the provision of a refere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with high qua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Australi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10.11842/wst.2017.01.026

R29

A

(责任编辑:朱黎婷,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09-27

修回日期:2016-11-08

*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八批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808019):中医药优秀论文遴选发布平台构建与应用,负责人:赵英凯。

** 通讯作者:赵英凯,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情报学。

猜你喜欢
综合大学硕士澳大利亚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综合大学师范教育的身份认同
——从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变革的角度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8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在澳大利亚骑行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17
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思考——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第15次会议闭幕词
教学与研究(2016年1期)2016-02-28 01:59:34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澳大利亚行
雕塑(1999年2期)1999-06-28 0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