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樱,吴夏秋,曾传红,时 珍,于 琦,包利荣**
(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杭州 310053;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浙江省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圣樱1,吴夏秋1,曾传红1,时 珍2,于 琦3,包利荣1**
(1.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杭州 310053;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浙江省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的使用情况,并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态、对中医的态度、健康知信行等角度分析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层抽样设计,对浙江省辖区内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养老模式、医疗保障情况、自评价经济水平;②健康状态:自评价健康水平、现患疾病情况;③对中医的态度:“您是否愿意接受中医健康服务?”;④健康知信行:自制KAB问卷,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3个维度。结果:针对老年人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其中男性484例,女性461例。平均年龄为72.0±8.9岁。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8.3%)。仅50.11%老年人在过去1年内有中医就诊行为。总体而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养老模式、健康行为对中医就诊行为无明显影响,1年内有中医就诊行为的老年人具有对中医接受度相对较高、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健康水平较差、患病率较高、健康知识及态度较好等特征。结论:中医服务在浙江省老年人群中的利用率不高,原因可能在于老年人对中医的接受度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因此,应加大中医药服务宣传力度,拓宽中医药服务项目,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中医药服务使用率,使其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 养老 就医行为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又具有丰富的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在养老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人们在中医诊疗的利用率并不高[1]。为了使中医药养老服务更好地服务于老龄化社会,本文调查研究了浙江省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的使用情况,并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态、健康素养等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使用中医药服务的因素。
2015年7月-2015年8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浙江省辖区内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1 调查内容
针对老年人的调查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文盲及以下,小学或初中,高中及以上)、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其他)、医疗保障情况(新农合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离/退休金、公费医疗等)、自评价经济水平(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比较贫穷、很贫穷);②健康状态:自评价健康水平(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现患疾病情况(有、无,具体描述);③对中医的态度:“您是否愿意接受中医健康服务?(接受、不接受)”;④健康知信行:自制KAB问卷,包括:健康知识(Knowledge)、健康态度(Attitude)、健康行为(Behavior)3个维度。共12道题,每题赋5分。
1.2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参照浙江省内的人群年龄构成比,按照不同年龄层一定比例进行抽样,55-70岁、70-80岁、80-90岁、9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约为10:13:6:1。
1.3 质量控制
问卷主要采用经过培训的专业调查员现场调查,受访者当场回答的形式收集资料,而后由调查者和质控员检查,确保问卷信息尽量完整。调查员为经过专门培训的健康服务机构专业调查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目的、问卷内容相关知识培训、调查表的填写规范、沟通技巧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编写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核查,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处理。建立回归方程,对老年人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基本情况
共针对老年人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945份。其中男性484例(51.2%),女性461例(48.8%)。平均年龄为72.0±8.9岁,最小55岁,最大102岁。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以初中及以下为主(839例,88.30%)。自评价经济条件多数为“一般”(693例,72.90%),72.04%(670例)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半数以上(591例,62.20%)自述现患疾病,以高血压病(253例,27.20%)、糖尿病(82例,8.82%)、风湿病(46例,4.95%)等常见慢性病为主。接收调查的老年人自评价健康水平总体偏高,仅20.53%(191例)认为健康状态“不好”或“很不好”。多数老年人(919例,97.20%)有包括新农合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离/退休金、公费医疗等在内的医疗保障,其中部分老年人(304例,32.20%)有至少两种的上述各类型医疗保障。
表1 基本情况表(总体)/%
2.2 老年人的中医就诊行为情况
50.11 %(466例)老年人在过去一年内有中医就诊行为(简称“就诊组”),49.89%(464例)无中医就诊行为(简称“未就诊组”)。两组人群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养老模式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中医就诊行为的老年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P=0.03),健康水平相对较差(P=0.00),且患病率更高(67.17% vs. 58.41%,P=0.01),以高血压病、风湿、肿瘤者居多。就诊组对中医的接受度明显高于未就诊组(P<0.001),见表1。
根据患病史对被调查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见表2),有现患病的老年人群中,就诊组和未就诊组的自评价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26),经济条件无显著差异(P=0.10)。而无现患病的老年人群中,就诊组和未就诊组的文化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4),就诊组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19.33%,显著高于未就诊组的同等文化程度者(7.45%)。两组的经济水平、自评价健康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 老年人的健康知信行情况
就诊组老年人的健康知识(11.80±3.25 vs. 11.28±3.30,P=0.02)、健康态度(11.28±2.40 vs. 10.88±2.46,P=0.01)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未就诊组,见表3。尽管两组在健康行为的总得分上表现无明显差异(17.48±3.54 vs. 16.9±3.58,P=0.14),就诊组老年人在保健(P3)和定期体检(P4)行为的表现优于未就诊组。
2.4 影响老年人中医就诊行为的因素分析
以经济条件、健康自评、现患疾病、中医接受态度、健康知识得分、健康态度得分、健康行为得分作为自变量,就诊行为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提示,就诊行为与经济条件(OR=0.63,95%CI:0.49-0.82)、自评健康状态(OR=1.38,95%CI:1.17-1.61)、中医接受态度(OR=3.63,95%CI:2.49-5.27)显著相关,见表3。经济条件越好者,健康状态越差者,对中医持接受态度者,更倾向于中医就诊行为。
表2 基本情况表(亚组分析)/%
过去1年内,仅有50.1%的被调查老年人有中医就诊行为。即从老年人的角度,中医药服务的使用率仅达50%,该比例与多数调研结果接近[1-3]或略高[4]。总体而言,有中医就诊史的老年人具有对中医更接受、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患病率较高、自评价健康较差、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及态度)较好等特征,其中对中医的态度、经济条件和健康状态是影响老年人就诊行为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行为对中医就诊行为无明显影响。
3.1 对中医的态度
根据健康行为模型[5],人类可通过获取知识、产生积极态度、形成信念、支配行为这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行为的改变。其中,态度及信念的转变是很关键的环节。本研究中的老年人基本遵循这一行为原则,即1年内有中医就诊史的老年人对中医的接受态度明显高于1年内无中医就诊史者,且在无中医就诊史的老年人中,有高达32.37%者对中医持不接受态度。
表3 KAP得分情况表
表3 老年人就诊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宝藏,中国政府对于中医的继承和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全国卫生的工作方针历来都是强调“中西医并重”。然而,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当今,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并存在信任危机[6,7]。因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中医药服务一直认为适合于农村卫生服务及养老服务。然而,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3.7%的农村居民绝对相信中医,另89.9%的农村居民倾向于选择西医作为就诊首选,只有当西医“无疗效”或中医“有特效”的情况下才选择中医[8]。这些现象均提示,中医应从自身角度,对导致信任危机的根源进行反思。同时,应加大中医药服务的宣传力度,采用更科学可信的宣传方式,逐渐改变消费者对中医药服务的态度。
3.2 经济条件
本研究中,有中医就诊史者的经济条件相对更富裕。这是否提示中医药服务的价格相对更高,不适合经济条件偏低的老年人?确有调查显示,参保人员认为中医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处于合理偏高水平[9]。然而,对同病种治疗的中、西医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对比,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远远低于西医服务价格[10]。例如,对浙江省的中医骨科服务项目进行比较,二级医院西医骨科235个项目平均收费价格为969元,而中医骨伤科10个项目的平均收费仅为166元,是西医骨科价格的17.13%[11]。这说明,中医服务依然秉承“廉”的优势,同样适合经济水平偏低的老年人选择。
3.3 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有中医就诊行为者的患病率高于无中医就诊行为者,自评价健康状态也较差。其中,以患高血压病、肿瘤、风湿等慢性病或疑难病居多。中医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确很大优势[12],中医就诊者也多认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是慢性病[13]。然而,事实上中医药的优势病种并不局限于慢性病,在治疗急症上中医药同样具有很好疗效[14]。然而,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15],中医师自信心不足,以及与西医医疗服务相比缺乏竞争力等[16,17],中医药的医疗及健康服务范围正在逐渐萎缩。
本研究中文化程度对中医就诊行为无明显影响,可能与所调查的老年人总体文化程度不高有关。从整个年龄段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对中医药的信任程度以及对中医药治疗方法和土单验方的了解越高,其就诊率也相对较高[18]。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的进步,依靠的正是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卫生与健康领域面临的巨大难题,而中医药服务在应对老年病、老年健康管理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19,20]。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老年人对中医药服务的态度,坚定地继承和拓宽中医药服务项目,以提高中医药服务使用率,使其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1 杨荣臣.十省市城乡居民中医就诊意向分析.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5-36.
2 丁倩倩.中医药服务纳入新农合制度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28-30.
3 江汀,许斌,伍彪,等.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就医意向及选择中医服务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37-39.
4 张忠元,王子寿,肖舊,等.我国农村中医药服务现状及研究进展.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8:550-552.
5 Jayanti R K, Burns A C. The antecedents of preventive health care behavior: 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8, 26(1):6-15.
6 王颖,徐鹏,郝模.从卫生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的意向分析看中医发展的危机.中国卫生资源,2005,8(4):163-165.
7 尹冬梅,吕军,马安宁,等.从卫生服务供方意向调查的变迁看中医发展危机.中国卫生资源,2013,16(6):379-381.
8 徐鹏,王颖,郝模.从卫生服务消费者的意向分析看中医发展的危机.中国卫生资源,2005,8(4):165-167.
9 刘兴方,戴雪珂,王燕平,等.从参保人员角度分析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2):126-128.
10 党海霞,图雅,杨永生,等.中医药服务价格现状抽样调查及调整策略建议.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23-25.
11 李林贵.浙江省8家县级中西医疗机构门诊经济学调查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9,28(11):74-76.
12 曹洪欣,王乐,蔡秋杰,等.中医防治慢性病的优势与实践.中医杂志,2011,52(8):638-639.
13 刘兴方,戴雪珂,王燕平,等.从参保人员角度分析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2):126-128.
14 刘仁毅,邓亚维.关于中医急症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207-208.
15 黄琳,陈家应,朱岷,等.门诊病人选择中医服务的意向研究.江苏中医药,2007,39(4):51-53.
16 曲圣坤,武锋,闻楠,等.媒体对中医门诊病人就诊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0):927-928.
17 邓敏,肖增敏.基于社会学习的中医药服务认可度SEM改进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11):64-70.
18 赵延奎,陈祥华,刘成风,等.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8):504-506.
19 杨宇,单婵娟.完善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策略.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5,32(2):88-89.
20 于琦,谢琪,于彤,等.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4):677-682.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CM) Treatment-Seeking Behavior of the Eld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Shengying1, Wu Xiaqiu1, Zeng Chuanhong1, Shi Zhen2, Yu Qi3, Bao Lirong1
(1. 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2.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3.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utilization of TCM services and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such as education, economic condition, health condition, attitude to TCM treatment and TCM health literacy, of TCM treatment-seeking behavior in the eld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is stud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stratified sampling was adopted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elders over 55 years by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ed four aspects: 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gender, age, education, pension mode, medicare and self-evaluation of economic level; 2. health status: self-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current diseases; 3. attitude to TCM treatment: “Would you accept the TCM health services?” 4. health literacy: self-made KAB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Nine hundred and fifty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94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Among them, four hundred and eighty-four cases were male and 461 were female. The average age was 72.0±8.9 years with a low level of education, mainly junior high school or lower (88.3%). Over the past year, only 50.11% elders sought for TCM treatment. Generally speaking, age, gender,education, pension mode and health behavior showed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CM treatment. The elders seeking for TCM treatment over the past year held favorable attitude to TCM treatment and high economic status,yet, with poor health status, high prevalence and health literacy (or health attitud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CM services in the elder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not optimist, probably resulting from the lack of publicit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CM. Therefore, TCM services should be promoted to 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elders and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CM service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ging society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vision for the aged, treatment-seeking behavior
10.11842/wst.2017.01.029
R1
A
(责任编辑:朱黎婷,责任译审:朱黎婷)
2016-12-08
修回日期:2016-12-27
*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2015ZZ010):老龄化背景下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研究,负责人:包利荣。
** 通讯作者:包利荣,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养老服务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