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散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2017-04-10 15:10严成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5期
关键词:精读形象朗读

严成翠

摘要:众所周知,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里占有一定量的篇幅,教好这类文章,提高课堂效果,是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话题.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怎么处理才算到位,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懂;在这里我认为:散文难教,但教散文过瘾.教散文最能展现教师的才情,最易与学生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最易与作者同喜同悲.若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走出课堂,有不可言说的愉悦。

关键词:形象;情感;语言;朗读;分析;精读

G633.3

散文是抒发作者发自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语言魅力的美文。散文语言精练、词藻华丽、行文隽永、手法巧妙。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这就要求解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与文本形成感应沟通。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散文课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中,感受散文的意境美。为此,我认为在散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知形象。散文,不管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说理散文,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景、物、人、事)的记述来抒情写意、明理言志.通过阅读文本,弄清文章的脈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这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如杨绛的散文《老王》通过阅读梳理可以发现,前半部主要写他生活的艰苦和精神的凄苦,作者从老王蹬三轮的职业、残疾的身体、简陋的居住环境等方面着笔;后半部以时间为序,回顾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四个片段(A、愿意给我们送冰块,车费减半.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C、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D、去世前一天硬撑着身子给我送香油、鸡蛋.),写老王的为人,着重突出其善良的品质.

二、把握情感。感知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通过联系背景、捕捉动情点、连接感悟线,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读《老王》,通过对作者所写的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的细心揣摩和分析,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文革期间受迫害,在干校劳动改造),结合我的友善言行和愧疚的心理活动,就不难理解作者要表达关爱弱者与不幸者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在归纳出散文的主题后,要顺势进行拓展,围绕人文性做点文章,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比如《老王》一课,要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关心现实生活中像老王一样处境的老李、老张,与人为善,同情关爱身边的弱者.

三、赏析语言。散文的精妙或体现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体现在其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或体现在表现手法的多姿多彩,或体现在遣词造句的精炼生动.散文的教学难得面面俱到,在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有了宏观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语言的表达应用方面细心揣摩咀嚼,说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处,那么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揣摩咀嚼的过程有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读《老王》可以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老王送鸡蛋一事上要浓墨重彩地刻画老王的外貌?为什么要着意表现他的弱不禁风?文章是这样写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作者为什么要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他的外貌和形态呢?这是很值得去咀嚼的.获得答案的过程,既是对文章的反刍,也是对自己思维的开发.揣摩咀嚼还可以借助联想,围绕文章内涵作发散思维.这样的品赏,也可以说是读者自身思想性情陶冶的过程.

四、反复朗读,激发兴趣。一般来说,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风格类型。清丽婉约型: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感情含蓄。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范读时语调应轻柔、舒缓,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活泼明丽型:文章欢快流畅,活泼向上,作者的热情奔放,如朱自清的《春》,范读时语调应活泼欢快,热情洋溢,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

五、分析文章,理清线索脉络。文眼,即“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它像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动,领略到文本精神内涵。文眼使立意的内容前后照应,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起笔“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以虚写挑明文眼,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引出了全篇对父亲的回忆与思念,中间两次实写背影,详略有度,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桔子时的背影,把作品推向抒情的高潮。文章结尾处写泪光中的背影,纯系强烈思念而产生的幻影,实属以形写神的传神之笔!紧跟着光景惨淡、陷入绝境的父亲的来信而浮现的背影,融进了父亲晚年凄苦的形象,与起笔处的背影首尾照应,收到了余音缭绕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个父亲对儿子那份至真至诚的爱。

六、精读课文,体会关键语句。选入教材的散文多为构思巧妙、用笔神奇的丽篇佳作。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语句,将学生引入意境,从小处咬文嚼字,体会遣词造句之妙,又是一重要的教学任务。 对于表现力丰富的字、词深入品析。务必使学生明确。比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段描写春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像这样的例子在文中俯拾皆是,比喻、拟人、反复等多种修辞的应用,共同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理解了这些情景交融的语句,我们也就跟着走进了这一片美丽的世界,认识一种新的生命,懂得了作者对未来的满怀憧憬。

“教无定法,妙在得法”,只要在教学中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与作者感情相通,并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与升华,就能让学生打开心扉,真正品尝到散文甘美的果汁,在体会散文情趣美的同时,感悟散文的意境美。

参考文献:

[1]王丕娟 谈谈散文教学《科技资讯》, 2006

[2]汪梅林,尤光雷 谈谈散文教学的“四美具”《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

[3]王希胜 谈谈散文的朗读教学《甘肃教育》,2000

[4]吴永福 谈谈散文的叙议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

[5]孙莹 例谈散文教学的内容选择《小学语文教学》,2015

猜你喜欢
精读形象朗读
新国标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