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琼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21世纪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严峻的世纪挑战,全球的教育视野都聚焦在“核心素养”的挑战。核心素养是人与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交互作用中所应体现出来的能力、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关键品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一轮考试改革加大能力考察力度的背景下,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浅表性、短期性的教育问题,笔者尝试以“深度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度教学”强调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系统的探究,通过理解、探究、体验、反思加以深度学习,促进知识建构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转化。深度教学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的,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
2016年秋季启用的教育部新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守正创新”。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
语文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教师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有充分的广度、充分的深度以及充分的关联性。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有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意识,把握知识的内在本质,把握知识的内在关联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注意知识的结构。在研读新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笔者尤其注重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做好单元整体教学新课导入环节设计,可以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避免课堂开端的雷同化。“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
教育部新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15课)的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四篇课文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单元目标是“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学会规划人生,珍视生命。”下面以本单元为例,谈谈单元整体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策略。
二、以深度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新课导入环节的策略分析
如何导入,因教学风格、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不同而异。依照“深度教学”理念,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选择使用背景导入、经验导入、文化导入和画面导入。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预设学生能搜集到的相关背景和文化,能体验到的生活经验;或通过“画面感强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在后续环节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层进式”探究。
(一)背景导入法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1939年12月所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带有明显的时代的印记,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背景。在课前预习时抓住“白求恩”、“毛泽东”和“纪念”这三个关键词来设计问题导向。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汇报搜集整理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畅谈这篇文章的时代价值,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深度教学”要有充分的广度、充分的深度和充分的关联度,围绕知识有关的客观世界,以及获得知识的途径,在知识与情感的密切关联中增强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把握具体知识的本质。要注意布置预习的内容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提问一定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为后续品味重点词句的学习做好铺垫,以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画面导入法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孤独的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后来被制作成动画片,获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獎。在课前预习时设置任务驱动,让学生阅读《植树的牧羊人》绘本,了解作者让·乔诺的创作情况,思考牧羊人种树行为的意义。在导入环节,教师展示《植树的牧羊人》绘本,与学生分享阅读感受,然后播放动画片增强画面感,回应解决预习时布置的任务。
“深度教学”注重提供导向成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激发,使学生成为投入的学习者、成功的学习者和有感情的学习者。画面导入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学习。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并根据画面的内容直接提问,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学习的欲望。面对新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要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多角度的思考,切忌灌输式的宣讲。
(三)经验导入法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小说,原名《悬崖上的一课》,写了作者童年时,克服恐惧收获自信的一段回忆。由于是一篇自读课文,本课没有使用“以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的预习布置,而是让学生在课堂自主阅读。作者从生活中的一小插曲,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师追问学生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讲述出来跟大家分享。
“深度教学”提倡确立生成性的知识观,“知识具有经验依存性,人类的历史经验和个体生活经验是获得意义的条件之一”。学生的生活回忆被唤醒后会畅所欲言,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拓展教材的知识内容。这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积累人生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导入法
第16课《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谕意味的家书,是诸葛亮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在课前预习时抓住“诸葛亮”、“家书”、“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这三个关键词来设计问题导向。中国传统文人讲究修身齐家,十分看重对后辈的培养教育。诸葛亮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师生互动交流中道出诸葛亮三顾草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故事,进而让学生汇报搜集整理的中国“家书”。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是《毛泽东家书》等,都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魅力。《诫子书》中“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名句在民间广为传颂,不少人把它置诸座右或悬挂在厅堂以自勉自励。导入时展示厅堂悬挂的此名句书法条幅,增强画面感。
“深度教学”认为“知识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课堂要体现教学知识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特定的文化意义在学生身心上得到生长。”由于时代或地域的分隔,学生在新学知识时会因困惑而影响语言输入的效果。文化知识导入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新学知识,增强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核心素养,更好地传承人类的文明成果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
三、实践的反思
导入的形式和方法很多,但不论是什么导入方法,唯一的标准是“是否对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是否有助于让学生获得发展。”“致力于传播知识的教育,对于什么是人类知识、它的机制、它的价值、它的局限及其可能导致的错误和幻觉等问题毫无所知,毫不关心,这是非常令人担心的!”通过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15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新课导入策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导入的作用,是回归知识的依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投入,让学生沉浸于课堂的丰富性和关联性学习中。
2.课堂导入的形式,是灵活变化的。背景导入、文化导入、经验导入以及增强画面感,彼此之间可以整合运用,不必拘泥于单一形式。
3.课堂导入的内容,可以在课堂前后延伸拓展,可以在预习阶段通过问题导向任务推动来先行铺垫。
4.课堂导入的关联材料,要做好价值判断取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在动态生成中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准。
5.课堂导入的设计,要注意各课导入的关联整合,注意单元目标的回归与提升,有效达成单元教學的整体目标。
以深度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学生实际、课型需要和教学风格出发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通过关联性的拓展来丰富知识意义,调动学习的意义感和自我感,可为调动学科思维和审美鉴赏,体验学习效能感的层进式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4]崔若峰.最重视七大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J].中小学管理,2016,(7).
[5]姚培鉴.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知识文库,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