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铁马
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人的精神、道德、价值、信仰和人的灵魂的形成过程。语文天生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身,它理应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性基地,承担促进人的发展,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重知识训练,轻人文培育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语文教学重返人文的轨道,散发人文的芳香是我们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课为例,谈谈对策的看法。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篇反战题材的文章。虽然在当今的中国,战争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或是没有对战争的灾难性有所感触的人,是无法珍视眼前的幸福的。本文以《流浪人,你若到巴斯》这一反战题材的文章为例对学生讲解,其目的就在于以反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战争是对人类权利的侵犯更是对人性的摧残,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一个具有反战思想,具有一定人文精神的人。通常来说一般性质的反战题材都是从以下角度进行撰写的:从被侵略一方角度、无辜难民角度或是从第三人的视角写。而这篇文章与以往的反战题材文章有所不同,它是从参与侵略战争的青年士兵的角度去写的,整个过程,作者对“反战”二字绝口未提,却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一、平等对话,人文教育之本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被视为和教师同等的独立个体,与教师有着交流讨论和阐述意见的平等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与学生能平等对话,合作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生成,就能为高中阶段的人文教育提供坚实的行动之本。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中展开交流,碰撞思想,共同领略人文语文所带来的独特体验。
老师:为什么“我”总是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地方”,还强调自己发烧、失去知觉、做梦?他所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在做梦?
学生:不是,是他真实看到的,但是他不敢相信所以这样说的。
老师:那大家觉得“我”为什么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学生:战争把一切都改变了。
老师:接下来,“其他人”被抬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美术教室。
老师:对,看来这个美术教室可能要变成战争时期的临时“手术室”了,真对这样的手术条件感到担忧啊。和平时期的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战争年代的手术室可想而知啊,看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的恐慌更是性命的不保,即使在战场中大难不死,在后期的治疗中也不一定能够再次幸运。
老师:在“我”一路被抬着的时候,似乎我的身边一直有一个人陪着我,给我抽烟,喂我喝水,作者反复强调他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以及蒜头和烟草的混合味儿。通过作者的描述,你们认为“我”身边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很老、很累又很脏,可能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粗人,年龄应该很大了。
老师:很好,大家说的很多,我们暂且把这个悬念留到最后。当“我”已经伤得很重,等待救助的时候,听到重炮在轰鸣,为什么没有对这炮声产生厌恶与恐惧,还说这炮声均匀而有节奏,令人宽慰、令人悦意的,同时“我”想到了陣亡将士纪念碑还想到自己的名字写进了校史“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大家对这一段有什么感想?
学生:他可能被战争刺激疯了。
在上述课例中,从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与现实中的“手术室”相联系,使学生们感受到即使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无菌手术依然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在文章中,那些从战场中存活下来的“其他人”要在学校临时搭建的医院中进行“手术”,手术的风险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对遭遇战争的苦难者产生同情感,而对苦难者的感同身受也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情感陶冶,人文教育之路
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而很多时候这些情感是需要学生从细节之处进行大胆想象与引申才能体会得到的。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从细节之处入手,发挥想象,感受人文气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这是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老师:文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事物,一个“十字架”,一个即使被摘掉却仍然留下痕迹的十字架,一个即使被涂料重新刷上一遍,依然可以清晰可见的十字架痕迹在暗示什么?你能感觉得到吗?在西方国家十字架有什么样的寓意?
学生:应该是代表着“爱”与“希望”以及“上帝的救赎”。
老师:那有什么寓意呢?
学生:黑暗的战争早晚会过去,邪恶是无法战胜正义的。
老师:你说得太对了,作者虽然在文章中并没有任何的反战言论,但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他对和平的期待与向往。
这篇文章中对“十字架”的描述运用了大量的文字,而作者在其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无限的深意,其中之一就是人文精神的彰显。虽然说基督教宣扬的是“神的旨意”,然而在此处“神的旨意”所预示着的却是“光明与希望”,而“光明与希望”又是人对生活、对未来进行追求的动力与信心,因此教师在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注重从“爱”、“希望”、“邪恶是无法战胜正义的”等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是值得肯定的;而人对正义的追求更是永恒的、坚定的。
三、内省体察,人文教育之魂
内省体察是一种心理活动,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充分领悟其中的妙处,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呈现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感受文字里所显现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内察体验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感受到的是人文教育的灵魂。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与其他反战题材的文章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该文是以“为法西斯势力卖命”的普通士兵为角度进行创作的,而故事从头到尾对“反战”只字未提,甚至可以说文中的“我”一直到失去了双臂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无知,甚至还幻想着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校史中,只有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了主题的升华,“我”人性的回归。作者含蓄地展现出了“我”的弱小与无助,以及“我”变成了一个白色的幼小的婴儿。这一部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更是极其丰富的,因此也应该是文章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重点环节。
老师: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躺在手术台上,看到灯泡中的自己缩成一丁点儿的白团团,像一个早产儿……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述?
学生:(沉默)
老师:说到战争,你能够联想到的是什么颜色?
学生:黑色、红色。
老师:对黑色代表着战争的残酷性,而红色又是战争中牺牲的一个个性命,那白色代表什么?
学生:天使、纯洁……
老师:对,白色让人联想到纯洁,那“一丁点儿的白团团”以及“早产儿”让你想到什么?
学生:脆弱、渺小。
老师:对,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向我们暗示了生命的渺小,尤其是面对战争中人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一个刚刚走出校门3个月的青年失去了自己的双臂,成为了战争的工具,这怎能不让人感到生命的渺小与无助。那你对“早产儿”还有没有其他的见解?
学生:新生。
老师:对,“我”经历了战争,躺在了手术台上,变成了一个“早产儿”,这又是新生命的诞生,从此告别战争。
老师:还记得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的那个疲惫不堪的陌生人吗?现在大家知道他是谁了吗?
学生:这个学校的老门房!
老师:当“我”认出他来的时候为什么讨要的是“牛奶”而不是“香烟”了?你认为牛奶和香烟哪一个更像是“善”的代表?
学生:之前要香烟可能是因为战争和疼痛想麻痹自己,而见到熟悉的面孔了,特别是来自学校的熟悉面孔,就使“我”回归了人的本性,善良的本性,原始的本性,重新回到了真实的自我。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婴儿是最纯洁的,因为它的眼中没有恶只有善,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会因为种种问题作出错误的选择、错误的决定,但只要你一心向善,坚持一个执着的心,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依然有机会重新“变回婴儿”,重新做一个善良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敢于改变自己的过错,人的真正价值依然可以重新体现!
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大景下,人文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语文教学以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