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杨金蓉,徐 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综 述・
新生儿经腕部桡侧头静脉分支行PICC置管
杨 光,杨金蓉,徐 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PICC;头静脉;腕部;新生儿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因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耐高渗等特点,有效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穿刺带来的痛苦,已在儿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临床通常选择穿刺的血管为肘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但对于肘部血管条件较差,不易穿刺的患儿,也可选用颞浅静脉、颈静脉及大隐静脉等血管。今我科成功为一名16天的新生儿经左上肢头静脉腕部桡侧分支行PICC置管。具体方法体会报道如下:
足月儿,男,16天,因“皮肤黄染10+天,气促9天入院”,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面色苍白,口唇微绀,全身皮肤黄染,诊断为“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黄疸”。入院第三天,遵医嘱予以PICC置管。评估血管发现:右侧肘部血管已行检验抽血,局部淤青,左侧肘部血管不明显,右下肢内侧可见大隐静脉,左手腕部桡侧可见头静脉分支。
(1)材料准备
贝朗安全型24G留置针、BD公司3Fr PICC导管套装、敷料包、改良型塞丁格尔3Fr穿刺包、利多卡因、肝素钠注射液
(2)置管过程
首选右侧大隐静脉,在大隐静脉予贝朗安全型24G留置针穿刺后,以塞丁格尔方式行PICC置管,导丝送入4 cm后不能继续送入,反复调整位置后仍不能送入,于是放弃该血管重新选择左上肢头静脉腕部桡侧分支进行PICC置管。
(3)测量长度
手臂外展90度,测量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的长度。在选定位置予贝朗安全型留置针穿刺后送入导丝,用赛丁格尔穿刺包进行PICC置管,成功置管后予X线照片示:导管尖端位于脊柱右侧第六胸椎上缘水平,根据心影位置判断导管可疑进入右心房,遂退出导管1 cm至第4胸椎水平。
置管后三天内患儿体温正常;导管成功留置15天,直至患儿出院时拔除导管;穿刺点无红肿、渗液等异常,导管通常,无堵管、静脉炎等情况发生。
置管要点如下。
(1)静脉选择
上肢肘部静脉管径相对较粗,血管相对表浅,尤其是右侧贵要静脉常因静脉瓣少、行程相对较短而成为首选。而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桡侧、前面上行至肘窝,再沿肱二头肌外侧上行,经三角胸大肌沟,最后在锁骨下方,穿过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的浅静脉。
新生儿由于生理发育的限制,腕关节活动较少,而随着年龄增大,小儿手腕灵活度增加,腕关节活动频繁,容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故对较大患儿不推荐腕关节及以下部位穿刺。
导管选择<3Fr型号的导管和无带瓣膜式的导管较容易堵塞,型号小的导管流速慢,输注粘稠性液体容易堵塞。目前新生儿PICC置管多采用1.9Fr导管,在输注脂肪乳、红细胞悬液等大微粒粘稠液体时,极易出现堵管。因此,在患儿血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3Fr的导管。
(2)穿刺方式
BD公司PICC导管中,3Fr塞丁格尔穿刺套装中导入鞘的外径是1.78 mm,1.9FrPICC导管套装内防针刺型可撕裂导入鞘的外径是1.1 mm。因此,对血管较细的新生儿最好进行传统的穿刺方式;在进行塞丁格尔穿刺时,送导入鞘一定要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小对血管的损伤,以免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3)外露导管固定
新生儿手臂较短较细,尤其是在手背手腕穿刺时,外露部分相对过长,易在手臂活动时发生拉扯、摩擦而脱落。在贴敷贴时可先将外露导管U型回折,使导管尾端沿手臂向上,可减少外力的影响,有效保护导管。
随着护理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发展临床中PICC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穿刺的静脉、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在新的方法使用前应做好全面、详细的评估和考量,以免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患儿造成不利影响。
[1] 李于凡,崔其亮,陈丽萍,等.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插管注意事项[J].现代护理,2003,9(4):03-04.
[2] 项 涛.主编.人体形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97.
[3] 李美花,毕玉兰,吴雪花.儿科PICC堵管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08,15(12):52-53.
本文编辑:王 琦
R472
A
ISSN.2096-2479.2017.05.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