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留白”,放飞学生的思维

2017-04-01 17:08胡怀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天际留白参议员

胡怀珠

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书画家们为使整个作品的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会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从而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使得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其实我们的教学也常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

一、内容“留白”,丰富想象

教学应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而不是“填鸭塞满”。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显然达不成最优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下一些“自留地”,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的“读悟佳节场景,感受独处人‘更加’思念”的片段如下: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王维在重阳节更加思念亲人呢?

(1)看一看大街上的情景。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介绍一下重阳节时大街上的情景吗?

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

(2)形容人多的词语还有哪些?形容高兴的词语还有哪些?

(3)是啊,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

出示课件:大街上热闹起来了,有的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还有的_______,真是_________。

师:再次通过你们的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吧!(音乐响起,配乐朗读。)

师:鞭炮声,人们的歌声、笑声不断传来,人们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真热闹呀。别人一家团圆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呢?(师相机请两生说)

师:是呀,看着别人一家团圆,王维怎能不思念亲人呢?

课件出示:

当家家户户亲人团聚时,王维站在窗前,对着一轮明月,他想:( )。

当人们手挽着手登高望远时,王维则(),他想:()。

当别人( )时,王维( ),他想:()。

……

这里的教学,通过内容的留白,让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倍”的意思,而且让学生走进了诗人王维的内心,体会出了“倍思亲”的味道。

二、探究“留白”,主动求知

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不应急于讲解,要做到不熟读文本不开讲。即便是课堂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师也要巧妙留白,把问题留给学生,教师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问题的答案还是要由学生来找。只有把问题留给学生,才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学生的思考力得以发展。

如教学《鞋匠的儿子》一课中“面对参议员的羞辱,林肯回应”的环节:

1.师:参议员们为什么要羞辱林肯呢?(指名说,指导生相机把有关词语找出来:“名门望族”“从未料到”。)

2.理解“尴尬”。

师: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做了总统,参议员们深觉蒙羞,十分难堪。

3.齐读。

师:(过渡)此时所有的参议员都想羞辱林肯,当他站上演讲台上时,一个参议员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是怎么说的呢?

4.指名读。

(生读得很好时,师肯定:你真像那位傲慢的参议员;生读得不怎么好时,师启发:想象议员当时的表情,他到底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5.师:同学们,面对这样的羞辱,一般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名说)

6.师:林肯是如何应对的呢?他又是如何使参议员们的感情发生变化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体会。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8.师出示林肯说的第一段话(指名读)。

(1)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宽容。指导读好相关句子。)

(2)林肯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些话的?(笑声停止后讲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9.过渡:一席话说的参议员们——一片静默。面对羞辱他的那位参议员,林肯是这样说的——

(1)出示林肯说的第二段话。(指名读)

(2)林肯想表明什么观点?(对父亲的爱,以父亲为荣。)

(3)师:对,他自始至终都要表达自己的这个观点。

(4)齐读这段话。

这里林肯的两段话中蕴含着睿智、宽容和对父亲的敬重,这是何等精妙,因此教师巧用留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感悟、品味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片段,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时空“留白”,深入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时间上的停留,看似是教学暂时的停止,实际上学生的沉思默想正是教学“冷场”背后的思潮涌动。这不是坏现象,而是学生进入境界的表现。而空间的“留白”更是教者匠心独运的所在,想象的空间、质疑的空间、选择的空间、探究的空间、表达的空间、拓展延伸的空间……都是在留机会,让学生展示才情,培养能力,增长智慧。

对于《黄鹤楼送别》一课结尾处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诗句,我是这么教学的:

出示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指名朗读)你能理解李白此时的心情吗?作者写送别为什么要花笔墨描写长江?

(教室里安静了几分钟,生似乎找不到一个切入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课件出示插图:李白站在岸边远望友人离去的背影。

师:看着李白的背影,你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吗?

(生又“沉默”了一会儿,陆续举起了手。)

生:我觉得聚散离合很正常,下一次相见很快会到来,所以李白大概是在祝愿友人一路平安吧。

生:我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与他们离别时间长,我就非常思念他们,所以,我觉得此时李白心中应升腾起一种惆怅的感情。

……

(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联想,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体悟发生碰撞,更深刻地走进了诗人内心。)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含着一份情,你是怎么理解的?

(再次“沉默”后,有了下面精彩的回答。)

生:我觉得李白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行渐远,小船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了,直到最后连影子都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他仍然久久伫立,目送着小船驶向天际,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相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师:正如你所说,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真挚的友情,但我们在字面中并没有看到“友情”这个字眼,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被诗人巧妙地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这里看似“冷场”的课堂背后是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时空。这样的时空“留白”往往会带来学生深层思考。时空“留白”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参与教学对话的好机会。教师要敏锐地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的资源,迅速地作出判断,及时地挖掘其中的有价值资源,巧妙地加以利用和引导,将这“空白”处运用得恰到好处。

这样看来,语文教学中的“留白”是必要的,也是大有讲究的,教师应好好利用“留白”。

猜你喜欢
天际留白参议员
快乐六一 玩出天际
开往“天际”的那拉高速
《星夜天际》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巫见大巫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33
小巫见大巫
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