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中感受信赖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7-04-01 17:08:12洪美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珍珠鸟信赖小家伙

洪美惠

【教材简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写的优美散文,语言看似浅近,但是在朴实无华的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通过对“人与鸟”的叙述,启发读者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作深入思考。

作者描写的是人鸟之间的故事,以感情的红线贯穿全篇,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散文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独词成句,置于篇首,然后补上“真好”的内涵,如此开头,真是别出心裁,充分表达了“我”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满意之感、喜爱之情。课文的关键句是最后一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它是全文的核心,也是理解的难点,在点明中心后戛然而止。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应厘清结构:先写“我”对鸟儿的喜爱,再写在喜爱的基础上人与鸟的相互信赖。品味“我”对鸟由喜爱到信赖,和鸟对人由信赖到喜爱是难点也是重点。本文情文并茂,寓理于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感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4~6自然段。

2.学习课文的第4~6自然段,感受珍珠鸟由胆小怕人到完全放心直至在“我”肩头熟睡的逐步信赖的过程,体会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

3.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描写及作者融真挚的感情于细节描写之中的表达方法与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突出胆小

1.师:听了你们的朗诵,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三个月后,它们有了雏儿。来,让我们再次亲切地呼唤它的名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第1~3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近珍珠鸟。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胆小怕人)

引读——“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过渡:冯骥才在原文中说“这是一只怕人的鸟”,然而,正是这种胆小怕人的雏鸟,有一天竟然胆大包天了,瞧——

二、出示图画,引发问题

1.多媒体出示“美好境界”画面。

2.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幕?(肩上熟睡或肩头入梦)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觉得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板书:胆小怕人→落到肩上

【设计意图:根据画面设计学习活动,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过程,感悟信赖

1.放声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师:细细品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也会喜欢上这可爱的小家伙。

3.品读“起先”的部分。

(1)齐读,这是一只()的珍珠鸟。

(2)用了描写动作的词语以及三个“一会儿”把珍珠鸟的调皮和淘气写得的的确确——神气十足。

(3)这时候小家伙活动的范围变了——(笼子四周、屋里)。如果你是珍珠鸟,你会怎么想?这么淘气的家伙,“我”生气吗?赶它走吗?

师:因为“我”的关爱,渐渐地它胆子大了。

4.品读“渐渐地”部分:

(1)这时候小家伙活动的范围——

(2)质疑:小家伙为什么要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3)创设情境:假如你是那只珍珠鸟,我就是作者,你愿意和我谈一下心吗?

“小家伙,你为什么要啄我的笔尖和手指呢?”

“小主人,____________”

师:从地点看,小家伙离我越来越近,从动作看,它和我越来越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探讨、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

5.让我们看看小家伙亲近“我”的过程。(播放视频)

6.小家伙是怎样一点一点放大胆子,接近我、信任我的?你能用“起先—渐渐地—后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本段教学紧紧围绕年段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表示时间、动作、神态的重点词句,厘清段落关系,使得课堂活动有很强的目标指向。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读中积累”的学习过程。】

四、引读第5自然段,体会人鸟相处的情趣

1.小家伙就是这样亲近“我”的。(师范读)

2.细读品悟:这一个“陪伴”“再三呼唤”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小珍珠鸟的真情(恋恋不舍)。

师:这一个“陪伴”,看出此时“我”已把小珍珠鸟当作一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师:这一自然段一连用了几个动词,圈画出来。这一组细腻描写的背后是作者每天深情凝视、目送的眼睛。因为“我”的深情关注与细细观察,才能把小珍珠鸟回家时的神态与动作描写得这么细腻。

师:“我”的确是疼它的,爱它的!

(引读)白天……傍晚……

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引读)白天——傍晚——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了——(引读)白天——傍晚——

【设计意图:朗读是情感体验的起点,学生通过读能增强语感。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读悟结合,在读中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感悟到文字美,体验到人鸟的真情美。】

过渡:所以有一天,人鸟共同创造出了这样一种美好的境界。

五、赏读第6自然段,升华感情

1.个人读。(出示第6自然段图文)

2.如此美好的境界,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给这幅画起个题目吗?

(小鸟依人;美好的境界;和谐,人与鸟;信赖……)

3.这样美好的境界“我”能意料到吗?这段中用了哪两个词?

4.伴着音乐的节奏,我们一起读一遍,让这美好的画面永留我们记忆的心间。

5.小家伙也许做了什么梦?能写几句话吗?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适时引导拓展,联系学生的生活,及时利用课文中可以想象的空间进行补白,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鸟的距离。】

过渡: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六、齐读第7自然段,升华主旨

1.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这个反问句言下之意就是,信赖——(板书)信赖是相互的,在生活中、在人与人间同样需要信赖,这是我们所向往、追求的美好的情感。

3.补充句子,感悟信赖。

信赖就是一朵娇美的花,让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爱心去哺育。

信赖,我们就要给它__!(生板写)

4.引读。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开头“真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在文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描写,细腻传神,那种情境、那种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在冯骥才的原文中,这句话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出示课件)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设计意图:抓住文章的中心进行品读感悟,升华了主旨。】

七、推荐阅读,读写结合

同学们,作家冰心奶奶在她的散文《和小鸟最相亲爱》中这样写道:“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有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今天,老师把这篇优美的散文,以及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我们家的猫》同时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认真阅读,也拿起笔写一写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用笔写出爱的赞歌。

【设计意图:借助丰富的文本资源,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契机,巧妙结合阅读与写作,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

猜你喜欢
珍珠鸟信赖小家伙
为什么可爱的小家伙会被攻击
可爱的珍珠鸟
住在北极的小家伙们等
好孩子画报(2021年2期)2021-03-15 05:57:30
浅谈行政法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中国化
行政法论丛(2018年1期)2018-05-21 00:41:50
板栗中的小家伙
说谎的珍珠鸟
卷着尾巴的小家伙
《珍珠鸟》文本解读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信赖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