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国企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01 13:17李岚
中国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业务培训绩效国企

李岚

[摘 要]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绩效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保障,更是运营和管理环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员工工作热情,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目标。为了有效提高国企绩效管理水平,要加大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环节的实践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员工的工作提供动力,也为国企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国企;精细化管理;绩效;业务培训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60

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广大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来共同参与绩效工作内容的持续循环过程,在国有企业的人才管理环节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注重增强管理的可操作性、精准化、实效性,将其应用到国企绩效管理当中能够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的作用,提高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为企业经济运营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1 健全完善职能职责

国有企业在员工管理环节设置了职位说明书,并且为国企的每一位员工进行了明确定位,也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成为国企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前提。为了推动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满足国企改革改制的实际需求,需要对职位说明书进行有效的健全和完善,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目标,对岗位目录和分类进行调整和修订,同时对于相关部门的岗位进行更新和调整,使得各项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继续推进定员定编工作,并加强对工作岗位的分析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部门的职能和职责,指导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职能职责进行细化管理,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增强职位说明书的完善度。为了有效明确各方职能和职责,国有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组织机构,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管理,并且设置相关的分管领导和执行人,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绩效管理责任体系,确保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大家目标一致,责任明晰,形成精细化的绩效管理模式,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发挥精细化管理效用。

2 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是国企绩效管理工作当中的重点,那么在推进精细化绩效管理的工作进程中,必须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明确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并对绩效考核的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增强其量化和细化水平。国有企业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员工群体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有效了解不同层次员工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思想和工作手段来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国企的绩效管理需要实现全员绩效考核,而在考核的过程中设置的考核指标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特点,从国有企业、职能部门以及岗位这三个层面出发,增强绩效考核指标的系统性和完善性。第一,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需要将重点放在关键业务以及经营指标的实现方面,这样不仅符合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也和被考核群体的层次发展相符合;第二,中层以下的员工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方面需要侧重于三个方面,分别是工作的业绩、态度以及能力。通过这样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绩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而且能够让广大员工一目了然地了解自身工作责任,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热情,真正发挥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

3 注重绩效业务培训

要想真正实现国企绩效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绩效业务的培训工作,彻底改变落后的绩效管理意识,将精细化的管理作为重要管理理念,并将其渗透工作的各个环节,将精细化管理变成一种常态和自觉行为,这样才能够为绩效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突破,有效提升绩效业务工作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国企績效管理的精细化建设水平,国有企业需要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国企的战略性发展以及满足企业运营发展需求层面,并且重视将员工的业绩和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捆绑起来,有效推进精细化的绩效管理新模式。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组织绩效业务培训活动,增强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努力构建一批高素质的绩效管理工作队伍。在绩效业务培训工作中,培训人员要注重向绩效管理人员传达企业最新的绩效管理要求,对这些要求以及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正确的解读,并在培训结束后结合培训课程内容组织考核,引导绩效管理人员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能够真正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绩效管理意识,全面锻炼和增强自身的绩效管理业务素质。

4 增强绩效沟通反馈

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理念,这是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在涉及广大员工核心利益的绩效管理工作环节更加需要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绩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并根据员工发展需求以及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来构建以人文为本的绩效管理模式,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真正将广大员工放置于绩效管理的核心地位,并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出对员工的重视、尊重、培养以及发展。根据以上要求,国有企业在实施绩效考评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员工的长足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将以员工为核心的理念落实到绩效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的改进和创新方面,有效倡导和落实绩效沟通和反馈工作,努力拉近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员工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利用不同形式或者途径来指导员工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增强绩效沟通反馈工作能够让广大员工将自己的绩效改革意见和建议提出来,并对其中的合理部分进行采纳,这不仅能够加快员工的职业发展,也能够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5 有效利用考核结果

国有企业传统的绩效管理工作不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合理应用,单纯地将其作为员工工资核算的标准,难以真正发挥出考核结果对于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在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精细化绩效管理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增强对考核结果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恰当合理的应用,完善和修订员工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除了对公司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以外,还需要设计增加以及应用以下几个主要管理模块:第一,岗位晋升和调整。岗位晋升关系到员工的职业发展,也是员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够极大地增强考核结果对员工的激励作用;第二,奖优评先。这一方面的工作能够为广大员工树立先进典型,起到良好的榜样和表率作用,对其他员工起到激励作用;第三,培训开发。对于绩效考核优秀的员工要给予培训以及学习深造的机会,使其能够逐步规范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来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这些手段都体现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合理应用,也是精细化管理在绩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举措,能够将精神和物质手段结合起来,最大化地发挥出考核结果对于广大员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精细化管理在国企绩效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工作在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增强绩效管理效果。因此,国有企业要树立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对于精细化管理在国企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重视健全完善职能职责,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注重绩效业务培训,增强绩效沟通反馈,有效利用考核结果。

参考文献:

张飞实施精细成本考核提升绩效管理水平[J].经济事业,2014(1):87-88

猜你喜欢
业务培训绩效国企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江南集团开展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
河北省志编纂业务培训会
业务培训让我增加了底气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