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宇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汉英同传中汉语“纺锤形”结构同传策略探析
——基于“博鳌亚洲论坛”模拟同传语料
安 宇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亟需同传承担起各国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而汉英语序的巨大差异,尤其是汉语独有的“纺锤形”结构,对同传译员提出了诸多挑战。基于吉尔的“同传精力分配模式”,通过对“博鳌亚洲论坛”模拟同传语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几种在汉英同传中汉语“纺锤形”结构的同传策略,旨在帮助同传译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为同传教学添砖加瓦。
汉英同传;汉语“纺锤形”结构;精力分配模式;策略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渐显赫,同声传译成为中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稳步推进的基石,同时保证同传质量无疑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然而,在汉英同声传译中,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对译员顺利完成口译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从同声传译中省时原则的角度出发,面对此类困难译员亟需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和应变技巧。为了充分论证对汉语“纺锤形”结构采取灵活同传策略的重要性,本研究依托吉尔的同传精力分配模式,结合“博鳌亚洲论坛”的模拟同传语料,通过实例分析系统详尽地探析了汉语“纺锤形”结构的同传技巧,旨在为同传教学与实践做出一定的贡献。
汉语“纺锤形”结构,顾名思义指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汉语句子结构。这一概念最早于李长栓的《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及同传技巧》一文中提出,他指出“纺锤”结构即为主语与谓语之间夹的长长的介词短语成分,因其特点为两头小中间大,故称之为“纺锤”结构[1]。英语表达中没有这种结构,但在汉语中却极为常见,常以“按照”、“根据”、“通过”、“对”、“就”、“向”、“为”、“在”等介词引导。下面以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的新年贺词为例:
2016年即将过去,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2]
以上这句话就包含汉语中极其典型的“纺锤形”结构,在短小的主语“我”和谓语动词“致以”之间夹着四个由汉语介词“向”引导的较长的介词短语,具备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这一显著特点。
1995年,著名的口译学者D aniel G ile根据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深入的科学研究在其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一书中提出了“同传精力分配模式”,详述了同传过程中独特的多任务处理模式,揭开了同传这一复杂认知活动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为展开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传过程用公式可简单表述为SI=L+M+P+C;L为听力与分析负荷,M是记忆负荷,P代表言语输出负荷,C则是协调负荷[3]。这一模型表明同传过程包含一系列认知操作,即听辨、记忆、言语产出几乎同步进行,译员需要使这三种负荷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在口译活动过程中时刻考虑同传活动时间的有限性,最大程度地缩短原语输入与目的语输出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越短,译员短期记忆的负担就越小,同传质量也就相对较高。众所周知,汉英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各自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比如,英语中的状语可前置可后置,而汉语中的状语统统前置;又如汉语中典型的“纺锤形”结构更是同传译员遇到的棘手问题。因此,在汉英同传中,这种重大差异无形之中增加了汉英方向同传的时间紧迫感。在不影响信息传达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译员需要灵活运用同传技巧来紧跟发言人的讲话速度和内容,从而保证译员各阶段精力分配的平衡性。本研究正是以吉尔的同传精力分配模式为理论根据,以期通过语料实例分析研究论证对汉语“纺锤形”结构选取有效同传技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汉英同传任务中,汉语“纺锤形”结构的特殊性往往给同传译员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同步将相关内容译出并跟上讲话人的速度,译员不得不采取一些口译策略来保持译文的流利度,防止信息丢失。在“博鳌亚洲论坛”模拟同传任务中,学生译员同样也多次遇到了类似的汉语结构。下面以实践过程中的实例来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一些实用的同传策略,帮助同传译员产出高质量的译文。
同传中最为常见的策略之一即为“预测”,指的是译员通过判断周围的客观环境、推测讲话者的思想,并结合译员的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理解源语,在讲话人未完整说出原语信息的情况下提前译出猜测到的内容,从而赢得时间,紧跟讲话人进行同步翻译。这是一种有效的省时策略。在减轻译员短时记忆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为了等待全部的源语信息而造成的长时间等待和过度滞后。预测策略的熟练运用得益于译员丰富的日常积累、特定的口译场合以及强烈的双语语感,而不是盲目地胡乱预测。当原语与目的语表达习惯差异较大时,预测策略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当然,预测的内容有时恰当,有时也不够准确,甚至有误。当预测与原语信息发生偏差时,译员需要根据整个句子或上下文语境在稍后的译文中做出适当的调整。
预测策略常用于外交性的礼貌措辞和一些固有的传统表达中。例如,在会议开始时讲话人通常会说的一些礼节性的话,如“向……表示衷心感谢/问候”,“向……表示热烈的欢迎/祝福”,“预祝……圆满成功”,“走……的发展道路”等。下面以“博鳌亚洲论坛”模拟同传语料中学生译员运用预测手段的实例进行分析:
例1:
原语: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译语:Here,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I’d like to extend warm on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and heartfelt welcome to all guests from afar.
例1是典型的会议口译开场词,用于表达讲话人的礼貌。该基本结构可总结为“代表……对……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表示诚挚的欢迎”。在某一特定会议中,讲话人常常在演讲的最开始表达对来宾的欢迎以及对大会顺利召开的祝贺。该句在主语“我”和谓语“表示”之间夹杂着由“对”引导的介词短语。倘若译员等待动宾短语出来后再开始翻译则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沉默,现场观众会满脸茫然,甚至相互低声私语,此乃同传过程中最大的忌讳。因此该译员在未听到“祝贺”和“欢迎”二词时就将其提前译出,避免了信息丢失和过度滞后。
介词短语结构独立成句指的是在同传活动中译员巧妙地摆脱原语语言结构形式的束缚,跳出原语固有的句子框架进行翻译。在这种情况下,译员通常应扔掉原有的介词短语结构,将其当作独立的句子或成分译出,这样可以减轻工作记忆的压力,保证译文的流畅性。也就是说,原语的一个整句在译语中将切分为几个短句产出。汉语中间复杂的介词部分将转换为英语简单句,然后再巧妙处理原句的主语,这大大降低了因过长等待造成主干信息丢失的风险,确保了译出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此策略与释意理论所倡导的核心思想“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相吻合,即译员必须摆脱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重在传达意义。
例2:
原语:本届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很有现实意义。
译语:The theme of the current annual conference is“Renovation,Responsibility and Cooperation,Asia Seeking Common Development”,and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例3:
原语:本届年会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很有现实针对性。
译语::The theme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is“Asia’s New Future: Seeking New Growth Drivers”.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例2和例3的句子结构非常相似,均含有“以”字引导的介词结构。译员可通过充足的译前准备,如搜集往届博鳌亚洲论坛的相关主旨演讲,不难发现该句子框架出现频率极高。在录音中发现该译员为避免长时间的等待运用预测策略将“主题”一词提前译出。除了对句子宾语进行预测外,译员还将提前出现的介词短语部分独立成一句话优先译出,即“The theme is…”。在言语产出过程中打破了“以……为主题”这一汉语框架的局限,在目的语中作为独立的句子主语出现。
例4:
原语:中国人民对战争和动荡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译语::War and turbulence bring about much unforgettable suffering for Chinese people. They cherish peace very much.
例4中包含介词“对”引导的短语结构,在主语“中国人民”和谓语动词“有着”之间夹杂着“战争和动荡带来的苦难”这一短语成分。若译员一直等到谓语“有着”出现再译,前面原本就不熟悉的信息或话题很可能会忘掉,为了记住那些初次接触的信息内容无形之中会增加他们短时记忆的负担。但该学生译员把“对……”的框架直接丢掉,只译出了中间的意思,介词短语转换成了短句,并选取“战争和动荡”作为该短句的主语,而将原句主语“中国人民”作为译语中的宾语巧妙译出。这避免了为等待谓语的出现而造成等待时间过长或记忆压力过大的问题,保证了同传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缩短了原语和译语的时间差。
在某些情形下,译员在面对“纺锤形”结构时,遵循同传中的顺句驱动原则会明显降低过度滞后的风险。顺句驱动指的是译员按照原语传输的句子语序,把整个句子切分成多个短小而有意义的信息单位,然后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意群或信息单位巧妙自然地组合起来,进而输出整体的意义[4]。顺句驱动可及时储存信息、适时调整词序,省时省力,是汉英同传这种词序差异较大的语言对之间互译的明智选择。
例5:
原语:……推动以绿色能源环保、互联网等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发展……
译语:We should boost green development,energ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Internet industry and other new economy…
例5的汉语句子中包括一个“以”引导的介词短语结构。同传翻译现场译员将其直接去除,维持了原来的句子语序,逐个意群产出,紧跟讲话人的速度。在原语中“新经济发展”是谓语动词“推动”的真正宾语,而在译语中该译员选择“绿色能源环保”作为第一直接宾语来保证目的语的流利度,并用“other”一词来弥补之前宾语翻译的不全面性。因此,在同传过程中译员始终要提醒自己不能受传统汉语介词短语框架的束缚,竭力避免过长的等待,进而维持译文的流畅感。
主语暂时保留指的是译员将句子主语暂时储存于短时记忆中,稍后再将其译出。很显然,这种同传策略尤其适用于那些主语短小的句子,可能句子主语仅包含几个字符,即使将它们暂时存储在大脑中也不会对工作记忆产生太大的压力。
例6:
原语:中方愿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稳妥推进……
译语: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OC in the South China Sea,China is ready to push forward…
例7:
原语: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
译语:Over the years,in terms of maintaining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growth,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developed a lot of good practices.
例8:
原语:中国将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译语:Forthose global and regional hotspot issues,China will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例6、例7和例8中仍包含复杂的介词短语结构,分别为“在……的框架下”、“在……方面”和“在……问题上”。在目的语产出过程中,该译员选择将介词短语结构在句子主语之前译出,而句子主语“中方”、“各国各地区”及“中国”暂时存储在大脑中,稍后随句子真正的谓语一起译出,而非将其置于整个句子的最开始部分,这可能使译员在选取合适目的语句子结构方面带来一定的难度,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译文输出的不流畅。究其原因是,主语和谓语之间长长的介词结构给译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若将主语立即译出,为了等待真正的句子谓语“推进”、“形成”及“发挥”的出现会导致现场长时间的声音空白。在此情形下,鉴于句子主语并非太长,不至于带来太大的记忆负担或占用太多的脑力资源,该译员选择了暂时保留主语,促进了译文的顺利输出。
简言之,“纺锤形”结构是汉语中独有的句式,充分体现了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同时也是汉英同传的主要困难之一,然而目前对汉语“纺锤形”结构这一研究较少。通过对“博鳌亚洲论坛”模拟同传语料进行案例分析,以同声传译中的省时策略为指导原则,本文详细地探析了汉英同声传译中汉语“纺锤形”结构的同传策略,针对不同形式的介词短语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同传技巧。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中所提出的口译技巧并不能解决所有有关汉语“纺锤形”结构的同传困难,希望今后更多研究学者能够关注汉语句式所具有的独特性,对不同句型贡献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为同传教学的顺利展开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
[1]李长栓.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及同传技巧[J].中国翻译,1997,(03):15-18.
[2]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DB/OL].2016-12-31.http://ne w s.x 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31/c_1120227034.htm l.
[3]Gile D.Basic C onceptsand M odels for T ranslator and I nterpreter T raining [M].A msterdam Y Filadelfia:John Ben j am ins Publishing C ompany,1995.
[4]仲伟合.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J].中国翻译,2001,22,(05):39-43.
On the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of the Chinese“Spindle-shaped”Structures—Based on the recording of Mock SI for Boao Forum for Asia
An Yu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Going Globally”and“Bringing in”strategies needs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as the communicating bridge.However,the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ictures,especially the unique Chinese“spindle-shaped”structure,pose great challenges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s. According to Gile’s Effort Model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the on-the-spot audio of the student’mock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finally several interpret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for“spindle-shaped”structures in order to solv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 the simultaneous teaching program.
Chinese-English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Spindle-shaped”structure; Effort Model;strategies
H315.9
A
1673-2014(2017)04-0081-04
(责任编辑 郭 佳)
2017—05—13
安宇(1990— ),女,山西高平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