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营
以道德需要导向构建高校精准德育体系
陈洁营
大学生群体存在道德缺失的问题包括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功利化、道德自我认同危机、网络道德真空等。从道德需要的视角看,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道德需要不足、大学生自我道德需要层次不高、道德教育工作未能把握住大学生道德需要的规律等因素。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全面提升高校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改革和创新德育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职和兼职德育工作队伍、探索建立以科学考核评价为基础的学生道德档案制度、建立学生道德监督及干预机制等方面,以此建立高校精准德育体系。
大学生;道德需要;精准德育
在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之后,我国的道德价值内涵在取精华去糟粕的基础上又注入了一些新时代元素。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多元价值观念动摇传统道德价值思想,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弱化了社会道德需要,从而出现人们道德认同感不强、道德需要不足以及道德价值观混乱的问题,整体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的现象。高校是社会的微缩版,校门外的社会现象必然影响到校园。因此,大学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引领和改进社会。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确立和规范了基本道德价值理念,也建立了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培养体系。但是,道德教育也需要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普遍适用的统一灌输式教育模式忽视了每一个个体的内在需要,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道德教育理论与道德实践的不一致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德育理论的共鸣程度。道德需要概念的提出,为高校德育教育方式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精准德育成为可能。如能成功构建精准德育体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值得肯定的,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大学生是普遍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定践行者。当社会上某一道德缺失严重且呼声巨大时,最能认同、最先响应、最彻底执行的群体,往往就是广大的青年学生。总体而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较高,有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有较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由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虽然大学生道德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一些大学生却迷失在当今高度全球化、信息化、自由化以及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出现道德价值观多元化和功利化、道德认同危机、网络道德真空等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功利化
中国社会处在深刻的转型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对道德领域的主流话语权产生巨大的冲击,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化。多元化的道德取向弱化了主流道德价值的权威,为错误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特别是一些错误的思潮、极端的思想观点,更混淆视听,模糊道德底线,甚至颠倒道德判断标准,不以耻为耻。同时,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价值有用论”,即逢事必先关心是否有用,尤其是对个人有没有用。价值有用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道德领域,受此影响的人,是否遵守某一道德规范,要看遵守了对个人有没有用或者有没有损害自己的利益。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也趋于功利化,有选择性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高校德育工作对大学生道德多元化和功利化引导不足,大学生多元化、功利化道德取向使道德约束力明显下降,如大学生群体中出现逃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材料作假、助学贷款违约等现象。
(二)道德自我认同危机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心理素质不稳、思想易受影响,往往容易出现道德自我认同危机。道德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自我价值和自我意义的迷失,也就是一种自我深度感的丧失,这时,个体在道德空间中的定位容易失准,容易迷失道德方向,丧失道德身份感和归属感,出现道德信念动摇,道德人格分裂,对于“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该怎样去做”缺乏自信,在思想观念上容易产生道德虚无主义,在行为中容易失范[2]。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认同危机,除了自身因素外,还有整个社会道德认同危机的影响,更有学校德育工作缺位责任。高校德育工作对大学生道德自我认同危机的重视不足,了解不深,干预力度不够,没有有效措施应对这一日渐突出的问题。道德自我认同危机是大学生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矛盾冲突的结果,继而又反作用于对道德理论的质疑。道德自我认同危机是大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一大根源。
(三)网络道德真空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每一个身处网络世界中的人开辟了一块自由度极高的神奇天地,在这里完全可以抛掉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瞬间变成一个可以为所欲为且不用为自己言行负责的隐身人。在这样的空间中,法律与道德的作用极其微弱,人性恶的一面展露出来,形成网络道德真空地带。智能手机的普及,紧紧的把人们跟网络绑在一起,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低头族”的生力军,虚拟世界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现实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威胁到他人的现实权益。另一方面,习惯于网络生活的大学生,易于将网络道德真空迁移到现实中来,从而出现道德问题。虚拟的网络世界容易模糊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弱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意志,淡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恶化青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异化青年学生的道德人格[3]。
(一)社会道德需要不足
人作为社会中生存和生活的人,个体道德需要必须建立在社会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并且受社会道德需要的影响和制约[4]。大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离不开校外的大社会和校内的小社会。当下,校园外的大社会道德问题重重,社会风气低俗化、功利化和娱乐化,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带来的信息大爆炸的同时引爆更受关注的负面信息的爆发泛滥,缺乏正确导向而积聚和传导着负能量,出现道德认同危机,道德判断多元化,错误思潮通过多种渠道发出杂音,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进一步加剧社会道德困惑,弱化社会道德需要。校园内小社会的道德状况虽相对好一些,由高文化素质群体集聚而成,且有政工干部和党员干部为主心骨的小社会,思想和文化层次、道德水准都要高于校园外的大社会,但校园围墙做不到密不透风,无法独善其身,大社会中道德问题也能在校园内的小社会找到影子。特别是学校出现榜样教育的负面效应,个别教师的师德、师风缺失问题,更是影响了德育说服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教师不仅要授课解惑,还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楷模和引路人,言行不一的教师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恶劣的影响。近些年来,高校学术造假、贪污腐败等师德败坏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高教教师队伍形象,拖了德育工作后腿。因此,按照社会道德需要支配或影响个体道德需要的规律来看,青年学生的“道德需要不足”显然是与当前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青年学生信息接受快,思想不成熟,容易为社会风气所侵袭,很容易感觉到社会道德需要的匮乏,进而也导致他们对道德成长动力的需要不足[4]。
(二)大学生自我道德需要层次不高
个体道德需要实质上是一种个体道德自觉,是个体自觉意识到的存在意义层面上的本真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期许而不能自抑的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渴求感,是一种冷静的理智与纯真情感需求的综合[4]。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就是大学生在认识到道德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并内化道德知识,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的意愿[5]。发展道德需要不能绕过对道德价值的充分认识这关键的一环,道德价值是自我道德需要的核心,是道德实践的驱动力。每一项道德传统或道德规范,能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和实践,主要看大学生有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道德价值。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来看,不少大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道德需要。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强化这方面的内容及进行相关的训练,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对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浮于表面,使学生产生“技能”价值远高于“道德”价值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不少“好人吃亏”的现象,生活阅历不足和心理思想不成熟的学生无法正确看待这些现象,从而有讲道德就是自我利益牺牲的想法而无法自拔,看不透道德的高层次价值所在,质疑甚至是拒绝相关的道德实践。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往往也只停留在他律道德需要的层次,认为要讲道德是迫于外部压力,进行道德实践自觉性不高。
(三)道德教育工作未能把握住大学生道德需要的规律
高校德育工作向来被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德育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高校稳定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今的德育工作已凸显出局限性。我国道德教育在现代性浪潮冲击下曲折的经历了道德革命、社会主义道德改造以及工商化的道德改革这三次现代性的转向,这使得我国的道德教育走上了泛政治化道德、工具理性主义道德之路[6]。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政治上的需要使德育加入了一些政治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多元价值和价值判断中立为特点的现代性教育,弱化了道德认同和价值判断的教育。面对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观念现代化、人们需求复杂化时,学校道德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7]。在教育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主要通过集体课堂进行普适的道德理论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及道德实践。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德育授课教师泛泛而谈,学生听众心生旁骛,未能激发大学生个体的道德需要热情,以致缺乏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断言,正是由于德育工作没有很好地抓住大学生道德需要的规律,偏离了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的核心环节,才未能很好地化解社会道德需要不足对学生道德需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与实践自我道德需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德育工作的种种问题,创新和完善高校德育工作已然成为德育工作者的一大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优化校园道德环境,化解社会道德需要不足的问题
1.全面提升高校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正人先正己,要让学生接受道德培养,就要先让学生信服教师的德行,以教职工的道德建设带动整个校园的道德建设。科学建立一套教师道德的培养、监督、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从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就着手进行师德教育,强化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和心理辅导[8],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加强师德监督,对违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格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细化师德考核标准,制订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有效甄别优劣;表彰先进,树立道德榜样,同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反师德规范的成本,激发教师的自我道德需要。教职工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不仅可以拉升校园整体道德水平,而且身体力行是感染学生最有效的方法。
2.改革和创新德育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道德教育课程不应该是枯燥死板的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是生动且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改革和创新,可以采用真实案例分析、分组主题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力求贴近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重点将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关系处理密切联系起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帮助青年学生深刻体会到道德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激发其个体道德需要的目的[4]。另外,通过德育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道德中的不良现象,让学生懂得判断一个道德行为不仅要考虑关心价值和“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还要强调当事者的责任、义务是否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律令,不可以将“道义论”和“价值论”割裂开来[9],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消除道德需要悖论的影响。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气神所在,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是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7]。学校一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广诗书教育,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潜移默化提升道德修养;二是要准确把握住时代脉搏,在校园文化中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元素,并贴近现实生活;三是要警惕校园文化的低俗化、价值观扭曲化的现象,强化监管,有效应对意识形态斗争,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侵袭。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的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和办好社团组织,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德育功能;举办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崇尚道德的校园环境。
(二)点面教育结合,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
1.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职和兼职德育工作队伍。目前,高校中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除了部分思政课教师外,主力集中在各二级教学单位的党总书记书记和辅导员队伍上,力量相当薄弱。而辅导员又忙于处理繁杂的学生事务工作,分散了其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工作相当一部分精力,这样就导致了德育实践工作的严重缺失。因此,建立一支能满足德育工作需要的专业化队伍,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但从高校实际来看,再招聘足够多的辅导员是不现实的,唯有从高教队伍和优秀学生干部中挖掘人力资源,充实德育工作队伍。通过研究,可以建立如下队伍结构:第一梯队为核心专业团队,由原来发挥重要作用的各二级教学单位的党总书记书记和辅导员、政治课教师,再加上班主任等人员组成,负责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专注面的培养及个别特殊学生点的重点辅导;第二梯队为兼职教师辅导团队,由其余专任教师和党政干部组成,可以采取导师联系学生的辅导制度,将各个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应到具体的辅导老师,由辅导老师负责对应学生的日常德育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教师关怀和指导;第三梯队为朋辈互助团队,由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由他们作为榜样以点带面,引领和帮助其他学生一同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进而提升道德水平。
2.探索建立以科学考核评价为基础的学生道德档案制度。因为道德不具备强制性,所以容易让一些人产生道德虚无主义,社会舆论关于道德约束的声音减小,更助长了道德虚无主义之风。近些年来,高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在对学生评价时往往都是夸大学生的德与能,特别是在德方面,空话、套话连篇,这种做法本身就有作假、不负责任的不道德行为的嫌疑,给学生传递了道德其实不那么重要以及树立违背道德规范的坏榜样。因此,建立科学和客观公正的道德考核评价机制是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道德地位和加强道德约束力的有效手段,促使学生从外在的道德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考核的具体操作可以先量化道德指标,每学年参照有关考核程序由专兼职德育导师及同学做出评价,结合个体平时的道德言行,给出综合的道德评价,并记入道德档案。道德档案既可以为进一步的德育工作提供依据,又可以对学生个体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实践产生正面的影响。
3.建立学生道德监督及干预机制。道德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隐秘性,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和自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为隐秘的不良道德行为提供绿色通道。隐秘性对道德监督发现不良道德行为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进行道德监督和干预则是对学生不良道德思想和实践的放纵。开展道德监督,首先要筑牢思想基础,在德育工作队伍中统一思想,同时在校园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让道德监督工作被师生所接受和认可,并能积极配合;其次,明确监督受理机制,受理和查证日常各种渠道反馈的不良道德行为,为后续的干预做好准备工作;要拓宽监督的途径,完善学校层面的各项常规检查,特别是要加强网络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技术监管力度,发现网络不文明现象要及时取证,形成威慑力,另外还可以发挥校园学生组织及广大师生的监督,鼓励文明督导队等学生组织进行的日常监督,设置道德监督举报邮箱,接受师生对不良道德行为的举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及时对不良道德思想倾向及道德行为进行干预,从认识上、心理上和行动上帮助道德出现偏差的学生回到道德需要的正轨。
[1] 操菊华.“95后”大学生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德育论衡,2017(1):17-19.
[2] 刘仁贵.道德认同论纲[J].吉首大学学报,2016(4):60-64.
[3] 郑楚云.互联网道德问题与应对[J].高教探索,2016(4):95-99.
[4] 胡海燕.道德需要悖论与当代青年道德教育困境及出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2):55-57,62.
[5] 高凌云.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研究[J].世纪桥,2016(9):93-94.
[6] 樊改霞.我国道德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伦理风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1):31-37.
[7] 胡俊俊.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成因与教育引导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16(4):78-81.
[8] 刘琼.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1-32.
[9] 王聪.道德需要:范·弗拉森对道德悖论消解可能性追问[J].渤海大学学报,2015(1):140-143.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0
A
1673-1794(2017)03-0095-04
陈洁营,韩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潮州 52104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6XMK01)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