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熠+筠婷+朱芳+许叶旻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行宫颈癌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宫颈癌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对照组行脊椎-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前、术后24、72 h两组患者的认知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临床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MMSE评分(21.12±1.23分)、术后72 h MMSE评分(24.88±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2±1.78)分,(27.1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更易导致行宫颈癌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建议在临床手术中采取脊椎-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宫颈癌; 认知能力
doi:10.14033/j.cnki.cfmr.2017.8.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24-02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约13.6万人,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1/5,而死亡人数更是高达(2~3)万,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早期宫颈癌患者以手术为主,麻醉是临床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麻醉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认知及定向紊乱等问题,同时可能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减退症状[2]。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麻醉术后患者持续存在的记忆力、定向、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的不良变化,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记忆力减弱、集中力降低、智力功能退化是其主要特征[3]。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麻醉对行宫颈癌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以寻找对患者伤害最小的麻醉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宫颈癌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57岁,平均(35.26±13.2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文化6例,高中文化8例,大专及其以上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35.12±11.9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文化7例,高中文化7例,大专及其以上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影像学及宫颈活检病理学证实为宫颈癌患者;(2)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且能与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有效交流。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或者严重血液病;(2)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获得涉及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1.2 方法
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对照组行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组患者均于麻醉前30 min进行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进行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术后48 h均采取静脉注射0.001%的芬太尼2 ml进行镇痛。
1.2.1 观察组 患者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以患者身体质量标准为依据)、丙泊酚2 mg/kg、注射芬太尼3~5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均为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频率调控在10~12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规定范围内(30~35 mm Hg)。
1.2.2 对照组 行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2 ml,持续时间20 s,注药后保持原始体位,时间为15 min,术中依据患者和手术情况酌情增加剂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前24 h和术后24、72 h两组患者的认知状况并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测定。
认知功能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该量表包括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和视空间等共七个项目,30项题目,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得0分,最低0分,满分30分。正常:27~30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1~26分;中度认知障碍:10~20分;重度任重障碍:0~9分为重度[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等临床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24 h和术后24、72 h MMSE评分状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MMSE评分(21.12±1.23分),术后72 h MMSE评分(24.88±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2±1.78)分,(26.5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病发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5]。临床特征表现为阴道出血、分泌液异常、白带恶臭等症状。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出现趋于年轻化,给女性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濟负担、生理障碍和心理压力[6-7]。为最大程度保留患者阴道功能,防止病情恶化,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但宫颈癌患者在术后极有可能会出现临床特征为记忆受损、精神异常、焦虑暴躁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因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和麻醉时间的不同,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同,最高可达83%,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
本研究中使用主要使用简便易行、可靠性高的MMSE对术前和术后24、72 h分别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MMSE评分(21.12±1.23分),术后72 h MMSE评分(24.88±1.76)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2±1.78)、(26.52±1.21)分,体现了较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更易对行宫颈癌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造成影响。适当剂量的咪达唑仑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使患者处于轻度睡眠状态,但其作用时间较长,且具有遗忘作用[9];芬太尼亲脂性较高,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大脑,且易产生积蓄作用,因此对大脑中枢造成一定刺激[10-11],全身麻醉药物对神经中枢系统的刺激远大于局部麻醉药物的刺激,这便出现术后全身麻醉患者出现认知能力障碍问题。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身麻醉不会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但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都略高于对照组,至于局部麻醉能否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手术意外,减少不良并发症,还需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更易导致行宫颈癌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障碍,建议在临床手术中采取脊椎-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
参考文献
[1]叶岚,艾毅钦,吴星娆,等.宫颈癌合并乳腺癌7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3):229-232.
[2]陈怡霏,段晓霞,彭钢,等.麻醉方式与术后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4):404-407.
[3]文伟名.BIS监测下全身麻醉在宫颈癌患者手术中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1):45-47.
[4]罗少丽,周瑾,李霞,等.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在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筛查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38-39.
[5]张海鹏,郑超,路璐,等.新鲜宫颈癌组织的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34(9):1877-1882.
[6]陶霞,温宏武,李雪迎,等.宫颈癌住院患者10年临床特点变化及筛查作用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2):106-109.
[7]程静新,姚立丽,李贺月,等.5766例宫颈癌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68-772.
[8]左美娟,张博.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3):151-152.
[9]李俊领,杨艳梅,欧玉娥,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667-668.
[10]蔡伟华,张良清,李志艺,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83-2784.
[11]韩建鋒,张树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97-5598.
(收稿日期: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