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抽血中的效果观察

2017-03-30 08:58伍宝银陈燕芝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心理护理干预

伍宝银+陈燕芝

【摘要】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抽血操作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52例需静脉抽血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26例,对照组儿童予以常规护理抽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抽血疼痛程度。结果:两组静脉抽血的学龄前儿童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情况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抽血的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能减轻因护士穿刺操作的疼痛程度,从而保证患儿静脈抽血的顺利进行及血液化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学龄前儿童; 静脉抽血

doi:10.14033/j.cnki.cfmr.2017.8.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09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preschool children venipunctu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Method:852 venous blood preschoo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2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f children were given regular blood care,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ak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compliance,a successful puncture,venipuncture pain were observed.Result:The venipuncture compliance,puncture success,the degree of pai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omplianc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preschool childrens venous blood,can reduce the pain of lancing operation,thus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ildren venipuncture and blood assay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eschool children; Venous blood

First-authors address:Guilin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Guilin 541002,China

静脉抽血作为护理操作的一项基本操作,是儿科及儿童保健科常用的基本护理操作。静脉抽血依从性是指患者依从静脉抽血的程度。学龄前儿童一方面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静脉抽血穿刺依从性差,另一方面儿童血管纤细、对打针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自主配合能力差,从而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能否顺利穿刺成功抽血不仅直接影响护士与患儿及家长的关系,而且关系到医疗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静脉抽血过程中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取得其有效配合,对顺利完成抽血操作显得更为重要。现从静脉抽血依从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三方面入手,探讨心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抽血成功的重要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园体检抽血的学龄前儿童852例,男428例,女424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6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静脉条件及家长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保健科每天体检儿童较多,因此,备有编号为1号、2号共两个抽血工作台,1号工作台为对照组,2号工作台为干预组,由工作5年以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且静脉穿刺技术熟练的护士完成这项工作。两名护士每天随机在1号或2号工作台进行操作。规定,在1号台(对照组)工作的护士进行常规护理抽血操作,在2号台(干预组)工作的护士进行静脉抽血操作采取有效沟通方式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儿童一次穿刺成功、疼痛程度及依从性情况并做好记录。

心理干预方法,(1)抽血前心理干预:针对儿童害怕打针心理,护士着工作服颜色不是常见的白色,而是着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粉红色衣帽,胸前悬挂黄色笑脸工作牌。护士接待家长及儿童时,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地接过化验单并核实儿童的姓名、年龄、抽血项目等基本信息,一边准备抽血用物,一边询问宝贝的小名叫什么,或轻轻地抚摸儿童的头,夸孩子长得可爱或衣服漂亮,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及陌生人的恐惧感。告诉孩子,如果乖巧好好听话、配合就一点也不痛,使儿童精神放松,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以减少儿童对抽血操作的紧张、抵触情绪。(2)抽血过程心理干预:对于依从性好的儿童,护士观察孩子不紧张时,鼓励孩子伸出手臂,并与孩子交谈一些,比如问他喜欢什么动画片之类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后,找准静脉迅速穿刺操作,待抽够血量拔针后再用棉签压着针眼处,以免产生疼痛;对于依从性差、比较紧张且不配合的儿童,让家长抱好孩子,一边让家长用手遮盖孩子的眼睛,不让他(她)看见抽血针,以免害怕,一边哄他(她)听话的话,抽血后满足孩子的一些基本欲望,比如,可以看动画片、可以买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等,待孩子稍放松同时看准静脉迅速穿刺。(3)抽血后心理干预:抽血操作完成后,护士竖起大拇指夸张孩子勇敢,奖励孩子贴贴画,或交代家长实现抽血前的若言。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依从性评定指标:依从性好,儿童表现无哭闹,或轻微哭闹,虽然有不肯配合穿刺意愿,但不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操作;依从性差,即患儿哭闹不合作,其动作影响静脉穿刺时操作,需旁人协助[1]。(2)一次穿刺成功标准:穿刺顺利,一针见血、无意外、无重复穿刺。(3)疼痛客观评价:采用FLACC量表[2],包括面部表情(Face)、肢体动作(Legs)、行为(Activity)、哭闹(Cry)和可安慰性(Consolability),每项计0~2分,总分10分,分级标准:无痛:0分;Ⅰ级:1~3分;Ⅱ级:4~6分;Ⅲ级:≥7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静脉抽血穿刺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及依从性比较

两组儿童静脉抽血穿刺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及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无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心理不成熟,情绪易受外部刺激影响,当紧张、恐惧时,会出现哭闹现象。同时,儿童皮肤娇嫩、血管纤细,这些无疑加大了静脉穿刺难度[4-6]。目前,大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每位孩子来医院体检至少有两位家长,多则有5~6位家长陪同,可见长辈对晚辈是多么的疼爱。如果护士穿刺操作技术不高,再加上儿童不配合因素存在,很难一次穿刺成功,无形中增加了醫患矛盾。

为了提高儿童的配合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静脉抽血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通过衣服和胸牌改变,减轻儿童对白衣护士的恐惧感,增加亲近度;再投其所好地拉近距离,如夸孩子长得可爱或衣服漂亮等,然后再利用孩子爱表现的心理,给予适当的鼓励,满足他们的小要求等。通过上述干预措施的实施,干预组儿童的配合度较对照组明显高,穿刺成功率为93.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组儿童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的提高,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护患关系,最终实现了护患双赢[7-8]。

参考文献

[1]陈香.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采血前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76-78.

[2]张志贤,彭玉同,付绍春,等.一次性针头在婴幼儿及儿童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9-50.

[3]杨圣楠(综述),楼青青(审校).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0(14):25-28.

[4]金利萍,戈道永,许茂莲,等.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72-173.

[5]刘晓娟.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集束化护理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42-43.

[6]姚文艳,Marcia Petrini,邓文琳,等.不同葡萄糖喂服方式对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37-639.

[7]黄金云.门诊1~6岁患儿静脉采血前的心理护理[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3):75-76.

[8]郑萍,魏琳琰,祝真妮,等.小儿血标本凝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12(7):679-681.

(收稿日期:2016-11-04)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心理护理干预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