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谭婕,王晓明,念其进,陈小芳(福州市中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参芪柴芩泽泻汤治疗气虚湿阻型颈性眩晕36例
陈斌,谭婕,王晓明,念其进,陈小芳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颈性眩晕;气虚湿阻;参芪柴芩泽泻汤
颈性眩晕是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1]。我们观察2016年9月门诊治疗气虚湿阻型颈性眩晕患者36例,用参芪柴芩泽泻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根据参考文献[2-3],颈性眩晕至少应有以下特征:①头晕或眩晕伴颈部疼痛;②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③颈扭转试验阳性;④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反弓,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⑤多有颈部外伤史;⑥排除其它病因。
1.2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9月门诊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18~72岁;病程1周~6 a。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22~80岁;病程3月~10 a。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 治疗组用参芪柴芩泽泻汤,处方:黄芪30 g,党参10 g,泽泻24 g,白术10 g,仙鹤草30 g,柴胡14 g,黄芩5 g。颗粒剂,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
2.2 对照组甲钴胺片500 μg,每日3次;敏使朗12 mg,每日3次;地奥司明片0.9 g,每日3次。3 d后地奥司明片改为0.9 g,每日2次;敏使朗改为6 mg,每日2次。
2组治疗2周为1个疗程。
2.3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变。
3.2 结果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气虚湿阻型颈性眩晕,病机为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痰饮上犯于头,清窍不利,导致眩晕昏冒。津液的输布障碍,津液不能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在体内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包括肺失宣发肃降,脾失运化,转输功能减退,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环流障碍等。从脉象来看,多表现为右寸濡,或微弱,或细,左脉可见浮弦细或兼数或滑,关部可见弦滑或数,但沉取无力。治疗气虚湿阻型颈性眩晕,关键是要补气健脾,调畅气机,利水渗湿。方用参芪柴芩泽泻汤加减。
[1]李锋,娄思权.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27.
[2]何及,樊东升,孙宇.颈性眩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6):414-41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2010[S].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R285.6
B
1000-338X(2017)01-0055-01
2016-12-06
福州市卫生系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13-S-WQ29)
陈斌(1963—),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