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

2017-03-29 00:43孙刚成宋紫月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同理互联网+教育

孙刚成,宋紫月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延安 716000)

■ “互联网 +教育”专题

“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

孙刚成,宋紫月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延安 716000)

从“互联网+”兴起的特点及其引起的思维变革可以看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主要体现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师生观等方面的变革。为此,未来高等教育需要依据教育的本质诉求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服务,在知识传递中基于内需追求便捷的个性化服务,在学习观方面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与师生对话交互并行,在学生成长方面追求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具有高度责任感与敏感同理心的高素质公民培养,在师生观方面趋向亦师亦友的“师徒制”引导关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人本化的实现。

“互联网+”;高等教育;知识内需化;学习自主化;教育幸福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之后,“互联网+”概念迅速扩散到全国,深受各行各业的追捧。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正在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驱动力量。教育同其他行业一样,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受到了革命性的冲击,“互联网+”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思维变革

国内关于“互联网+”理念的描述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1]。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把“互联网+”解释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作为创新3.0时代的标志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先进的基础设施,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设备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并得到需求反馈。二是万物的跨界融合,“+”本身就意味着开放、跨界和融合,融合能提高开放度,增强适应性,让万事万物连接起来。三是新型的社会空间,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与各领域跨界融合,使得社会关系网络化,人际交往便捷化,虚拟与现实融合化,世界一体的特征将进一步加强[3]。

据2016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数字鸿沟》显示,2005—2015年,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便由10亿上升到了32亿[4]。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并开始趋向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它是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在人们思想上的反映,这种反映会经沉淀而内化到人们的思维结构中[5]。互联网思维首先要求人们按照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去思维。当前,平等、开放、互动、共享是互联网最显著的特征。平等使得每个人获得交流的身份,赢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兴趣;开放打破了传统的闭塞,解放了人的思维;互动确保了信息的对称,实现了远程交流;共享作为一种姿态,深深地烙在思维之中。其次,这种思维要求人们增强同理心,能够更好地按照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去思维,因为不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想法,就没办法拥有大量的用户以及使用对象,更无法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所以“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理念,只有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才能让“互联网 +”行动变为现实[5]。

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给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成了“随时、随地、任何物、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人”[6],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自己需求的知识。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成有意义互联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趋向个性化教育,以菜单式的个性化教育为主的模式将渗透教育的每一个毛孔。此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教师成为拥有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探究者、服务者、监督者等多重身份的专业人士。MOOCs、翻转课堂以及一些新媒体走进课堂,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将得以实现。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主导者,学生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向着持久而松散的互动共进方向发展。同时,教育对人的人文素养建构和基于同理心的责任意识培育职责将更加重要,让人成为有担当的文明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等呼声更加强烈。

二、“互联网+”推动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思维变革及其引发的人才培养需求变革,高等教育必须因应时代变化,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整合优势的同时,主动研究“互联网+”思维对教育变革的观念导向和方法因应,尽快转向以全面满足人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学习体验为核心、以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和智慧为追求和取向的教育。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和教育的本质追求可以推断,高等教育应从知识传递、教师教学、人才培养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着手,分别向网络化与内需化、个性化与互动型、自我超越与公民责任、新型松散而持久的“师徒制”转变,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知识传递向网络化与内需化转变

1.知识获取的便捷与直观

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增加了人们学习、工作和交流的便捷性,让人们可以更快和更广泛地传播信息、获取知识,并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把遥远的地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连接起来。人们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它以每十年成百倍的速度发展,冲破了时空的限制,重塑人们的交流、思考与学习的方式[7],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智能终端进行碎片化学习。截至2015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的阅读用户达8 900万人,平板电脑的移动用户达3 600万人[8]。同年,腾讯公布的微信用户数据显示,微信覆盖了近200个国家,活跃用户的人数达到5.49亿人,其中有55.2%的人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超过10次,25%的人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超过30次[9]。“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愈来愈趋于便捷与直观。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机构,在知识传递方面必须学会充分运用网络传输的优势来提高知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是因为“90后”和“00后”是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既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又是微博、微信等软件的核心使用群体,更习惯于使用各种APP接受知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要求高校的教学模式要多样化,通过移动终端的学习会让学习者更加方便地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

2.知识获得趋向按需分配

传统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采取的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只关注学习者的外在表现,将大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像一个固化的容器,静静地等待被注满。当容器注满时,便认为受到了教育。这种教授主义和行为主义忽略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心智训练逐渐固化或淡化。“互联网+”教育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以学为中心,从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兴趣出发,通过在线检索和学习相关课程资源,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学习者需要为自己树立目标、制订计划,当遇到问题时可自发组织学习社区,讨论学习,寻找解决策略[10]。显然,“互联网+”教育遵循的是一种知识获取按需分配的理念,把知识的获取权交给学习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知识,建构更有成效的经验反思和心智模型,这无疑很好地扭转了高等教育以教为主对学习的偏离。高等教育不能故步自封,需要重新审视自身。正如国际远程与开放教育协会会长约翰·丹尼尔所言,MOOC(“互联网+教育”的一种产物)的竞争将迫使众多世界一流大学专注于学生需求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之上[11]。换言之,高等教育对于知识的传授将转向按需分配。大学是师生通过探索真理、实现自我的地方,其根本特征就在于用思想武器来“武装”学生。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不仅要接受知识的熏陶,更要发挥自身的努力,去不断发现和创新,被动的学习、靠成绩衡量自身价值难免会失去追求自我的动力。大学生理应有主动选择的勇气,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按照需求去追求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其中有所收获,也只有这样大学才不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12]146。

(二)教师教学向个性化与互动型转变

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转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与途径,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使得优质的课程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共享。面对全球化的进程,人的独特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成为一个核心课题,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培养全人[13]110,这需要大学教育中的教师教学向个性化和互动型转变。

1.以因材施教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

因材施教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个体特质进行具体研究,灵活地创设适宜学习者的教学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能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从而很好地开发个体生命潜质,是个性化教育得以实现的核心和根本途径[13]115。个性化教育是以尊重学习者个性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促进个体自由而充分发展的教育方式[13]106。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势必要在因材施教的指引下,逐步把学生引向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使学习者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首先,教师应树立一种理念,即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合适的教育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不应是功利的,它应关注的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并加以实现,所以说,唤醒每一个生命,让其内部的灵性充分彰显才是真正的教育[12]4。教师需站在生命的立场上,视教育为一种信仰,积极地去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把握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根。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每个人都至少拥有8种智能,只是因其存在的量与组合方式不同才导致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教学模式要多样化,采取多元组合和交替策略,鼓励学生在选择自己优势智能和偏好的同时尽可能地接触其他学习活动,多利用异质分组的合作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13]118。此外,面对当前极其丰富的在线开放资源,教师也可以从这个聚宝盆中引用材料构建课程,让课程实现多元的丰富性和基于受教者现实生活的实践生成,为个体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全面、客观、多元。单纯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在其骄傲时给予适度警示,在其失落时予以适当鼓励,使其始终处于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13]4。

2.教师角色转变为促发多元互动的合作探究者和疑难启发者

一直以来教师都被视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化身,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教学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为传授和接受的关系。尽管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到高等教育中,但这并没有撼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学生依旧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其独创性和逻辑能力也一直在弱化。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知识是媒介和催化剂,学生是中心和主体。处于一所大学内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研习另一所学校的课程,大学以外的人员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种转变使得教师将失去传统灌输式教授的庇佑,其角色也不得不做出相应转变。

在此种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统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正如陈荣武所说:“网络教育中教师是一个复合型社会角色的总和,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的角色理想和转换目标,是经过专业训练而成为网络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合作者、研究者和创新者,同时担当导学员、信息员、管理员、咨询员、辅导员、协调员、监督员和裁判员等角色。”[14]对于这样的转变,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通过实例宣讲或试验对比等方式,认识到传统教师角色的弊端,意识到自己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应在实际教学中时刻反思所扮演的角色能否满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实践证明,只有积极转变教师角色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其次,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鼓励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充足的前进动力。再次,学校可通过举办各种课程设计大赛,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5]33。最后,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促进高校教师角色转变。校本培训包含3层含义,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规划适合本校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通过相应的培训,保障教师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15]34。

(三)人才培养向自我实现与公民责任转变

1.人人可以成才的自我超越或自我实现取向

自我超越的概念是由维克多·弗兰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真正的追求就是超越自我的生活意义,这种追求包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的所处位置的探索[16]。通过自我超越,人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冲破成长的上限,挖掘向上的欲望,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追寻梦想,直面生活。自我超越是人的基本特征,自我超越的过程是人不断生成并完善的过程,人要想实现这个过程首先便要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认识,是对现存的“我是什么”的提问。这一提问也是教育当中的不解之谜,教育所面向的对象是人,所以“我可能是什么”也是教育向人提出的一个永恒问题。教育就是使人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创造出新的自我,换言之,教育的使命就是引导人走向自我超越或自我实现[17]。

然而,在这个工具理性亢奋的时代,因人们对器物的盲目崇拜而荒芜了灵魂,致使教育也丧失了其本真的意义,忘却了教人如何在自我超越中去升华内在的心灵[13]55。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在渐渐偏离,过分注重对知识的机械灌输和强化训练,忽略了人的自我超越价值取向。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回归教育原点方能实现人的自我超越。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应树立一种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如赫舍尔所说:“我们认为人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18]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是一种自我意识,它不是教育要实现的预设目标,而是一个追求不断成长、以求达到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超越的过程。追求这样的过程,人的内在动力才会不断被激发,教育才能彰显其本真色彩。另外,“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也符合人的本性。德国哲学家兰德曼曾说,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大自然只做一半就让人上路,另一半留给自己完成,所以人是可以塑造自己的[19]。既然人具有未定性,就意味着其在生活实践中是可以改变的,可以依据自己设定的终极完美目标而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实现自我超越[17]。

2.同理驱动的公民责任

同理心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empatheia(神人),是情商(EQ)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敏锐感知并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想法、立场和感受的一种能力,做到将心比心、相互理解、相互关怀,也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可能减少双方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认同感与包容心[20]。

同理心是人类本有的一种能力,发展心理学认为人在婴儿时期便有了同理心,但是由于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同理心不断发生着变化。美国心理健康学会专家Carolyn和Marian认为,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同理心形成,如果父母和其他教育者都潜移默化地把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影响上,孩子就更容易增强同理心。反之,如果父母和其他教育者习惯于关注过错或不当行为本身,无论是批判还是惩罚,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同理心更加淡漠,并最终导致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人缺乏必要的同理心[21]。唤醒同理心更需要多关注他人的感受,关注对受动者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心理感受。这样的长期坚持与习惯化会大大丰富个体的心理体验和生活体验,让个体因时刻关注与关心关系群体而变得情感丰富且更具包容心。当一个人的经历和关系越多元时,他就越容易理解现实,理解人生存的大背景。学生不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一个躯壳,他们在走进学校前就有了丰富的经历,教师应当与学生分享这些真实的点滴,把同理心融入每个人的内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22]。尽管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人们通过在线聊天、论坛交流等方式加强了互动,在某种层面上发展了同理心,但是网络世界给人的感知度极其有限,同理心必须由实体感知和当面交互去完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应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温馨和理解的氛围,唤醒学生心中的同理心。对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同理心的驱动作用,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引导学生积极成长,并将此驱动作用视为一种公民责任。这不仅仅能保障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也有利于创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迅速发展和全面进步,引导人类对文明与和谐的美好社会的共同追求。

(四)师生关系向新型松散而持久的“师徒制”转变

高校师生关系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场所中,通过知识传授、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等方式,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由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共同构成的一种交互关系[23]。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一方面能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使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得到扩展,灵魂得到交流;另一方面能促使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师生关系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师是权威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角色的定位决定了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个体,师生的交往处于一种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的状况,师生关系缺乏平等性和互动性。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教师不再居主体地位,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课程,自定步调和管理学习进度等。此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加强,教学的信息传递也变为了双向互动,这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面对“互联网+”模式下师生关系的种种变化,为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师生关系也须做相应转变,向着松散而持久的“师徒制”发展。

1.一对一互动的“师徒制”

师徒制是指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目的,以一对一交互指导和如影随形观摩为基本方式,徒弟随从师傅习得知识和技能、领悟人生真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我国古代,私塾教学和以建筑、纺织等有关的应用型工艺技术皆由师徒制传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也广泛运用于西方国家,在古希腊和欧洲中世纪时期,教师或工匠们总是以广招学徒的方式来传道授业,推广学识或技艺[24]。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模式,师徒制有着内容全面、学做一体等诸多优势,尤其利于师徒关系的发展。因此,在现代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帮助下,高校应该摒弃传统师徒制中的师道权威,借鉴其中一对一长期合作与指导的伙伴关系,让在时间上得到大量解脱的教师更好地持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需求,促使师生关系向一对一互动的新型“师徒制”转变。具体操作可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传统师徒一对一指导的伙伴式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师徒便捷交互平台,使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这样既能克服传统师徒制的局限性,又给师徒制赋予了新的意义,更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关系变得和谐稳定,教育教学更多地走向对话与交互。

2.终身指导的导师制或亲友制

1965年,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促进会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在提案中他明确指出,终身教育不是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某种思想或原则的泛指,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与社会全部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完善。伴随这一概念的发展,终身学习也应运而生。欧盟对终身学习定义为是一种为了提升知识和能力、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学习,包含生活中所有发生的学习行为。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诸多国家都在积极建构本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国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引进相对较晚,但是自1979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出版以来,国家也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重视。到2009年,我国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城市超过60个,部分省份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开始具体落实,如上海市在2009年4月全面开通了终身学习网,可容纳40万人进行在线学习[25]。

学习型社会如火如荼地运行,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意味着在新时期,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在学校教育的年限内,而应将其扩展开来,发展成为终身指导型的教师,师生关系向终身指导的导师制或亲友制发展,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社会呈现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的繁荣景象。基于信息时代特点,未来终身指导的导师制或亲友制的形成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终身学习的理念应渗透进高等教育全过程。学校是探究和传承知识的地方,更是通过潜移默化启迪人思考的地方,是将各种先进理念付诸行动的心灵栖息之地,只有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让其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如饥似渴地探索求知。第二,师生之间的交往应以教育信息平台为载体进行。“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的飞速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机遇,搭建一个面向社会、覆盖城乡的信息平台,可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教育信息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无需面对面就可取得联系,学生无论处于何地都能得到教师的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成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需,师生关系越来越密切,教师发展为终身指导制教师将是一个必然趋向。

三、结语

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教育行动变革和教育思维变革两个方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烈的改革诉求,“互联网+”技术不仅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也促使高校实现教学资源的便捷使用与无边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公平的水平和质量。在这种技术与资源的支持下,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空束缚,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实施成为可能。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向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学习伙伴和发展协作人等多元角色转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会极大地推动高等教育观念、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而且这种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等学校如果固守传统的知识传递式教育和以教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不实施变革则可能走向衰亡;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服务应时而变,实施以学生精神内涵丰富和人的幸福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并使之成为行为自觉,则可能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

[1] 马化腾.“互联网 +”激活更多信息能源[N].光明日报,2015-07-09(06).

[2]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6-09-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 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4] 世界银行:世界上仍有一半人口不知互联网为何物[EB/OL].[2016-09-15].http://tech.ifeng.com/a/20160115/41539871_0.shtml.

[5] 周文彰.简论互联网思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2):1-7.

[6] 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J].国际新闻界,2010(2):68-73.

[7] 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

[8] 张青,胡志华.移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J].理论月刊,2016(3):58-63.

[9] 李颖.微信伪健康信息的传播与治理[J].青年记者,2018(8):73-74.

[10]杨红旻.MOOCs对大学教育思想的继承、超越与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4(7):8-13.

[11]约翰·丹尼尔.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对由相关神话、悖论和可能性所引发困惑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42-55.

[1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3]孙刚成.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4]王建华.大学边界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6):18-25.

[15]陈柳.MOOC的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16]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M].赵可式,沈锦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4-95.

[17]鲁洁.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1-6.

[18]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7.

[19]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8.

[20]魏源.同理心:心理咨询与治疗关系中的特质概念[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80-81.

[21]CAROLYN Z W,MARIAN R Y.The origins of empathic concern[J].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0,14(2):107-130.

[22]姬冰澌.唤醒同理心:教育为了美好生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2):5-7.

[23]李青.网络社会中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D].重庆:西南大学,2014:9.

[24]欧阳斐.师徒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2):38-40.

[25]齐幼菊,龚祥国.终身教育体系构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11):29-34.

The Tend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under“Internet Plus”

SUN Gangcheng,SONG Ziyue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From the rise of internet pl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it shows that the massive open courses represented by Internet plus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mainl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view,learning view,students view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etc..As a result,based on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demands and student’s individual autonomous learning,the futur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nvenient service of information age,pursuing the convenient individual service based on the inner demand in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to realize the interacting between the students’individual self-learning and dialogu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pursuing the students’self-realiz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citizens with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nsitive empathy,to create the gui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ward o the roles as teachers and friends at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Internet plus;higher education;domestic demand orientation knowledge;self-indepen dence learning;happiness education

G640

A

1673-8012(2017)06-0046-08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7.06.006

2017-05-19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学”(2015SXTS0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陕西省高等教育服务于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SGH16H045)

孙刚成(1969—),男,河南濮阳人,延安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研究;

宋紫月(1993—),女,陕西吴堡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研究。

孙刚成,宋紫月.“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J].重庆高教研究,2017,5(6):46-53.

format:SUN Gangcheng,SONGZiyue.The tend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under“internet plu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7,5(6):46-53.

(责任编辑 杨慷慨)

猜你喜欢
同理互联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避免同理心耗竭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一颗同理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DELAY-TIME MODEL BASED ON IMPERFECT INSPECTION OF AIRCRAFT STRUCTURE WITHIN FINITE TIME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