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中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路径

2017-03-29 00:43蔡连玉王小会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本科生公平

蔡连玉,王小会

(浙江师范大学 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金华 321004)

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中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路径

蔡连玉,王小会

(浙江师范大学 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金华 321004)

政府实施了多样化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政策,然而考察高校经济补偿实践发现,其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搭便车”与“寻租”等问题。基于教育事业的特殊性,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应坚守差别公平、教育关怀和精准有效原则。其中差别公平和教育关怀是精准有效的前提,3个原则是“三位一体”式存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建立信息充分采集并合理共享机制,增强认定制度刚性并控制自由裁量,合理实施信息公开并完善申诉体系,这是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得以落实进而解决补偿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

教育脱贫;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补偿原则;实现路径

通过教育摆脱贫困具有稳定性,且基于文明社会弱势补偿理念,贫困本科生理应得到有效的经济资助。向贫困生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举措,是国内外资助本科生最通用的做法[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推进,贫困本科生人数显著增加。我国政府为保障贫困本科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制定实施了“奖、助、贷、勤、免、补”相结合的多样化经济补偿政策体系,但是在教育补偿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科学的补偿原则是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体系得以完善的逻辑起点,贯彻这些补偿原则将能有效解决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实践中的问题

集宣传教育、困难程度认定等于一体的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工作十分复杂,在高校实践中,由于体量大、范围广、操作难而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也在逐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但是基于现实人性的整体系统性学理分析还有待深入。我们把补偿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人性假设作为起点,考察整个补偿活动,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资格认定前后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在合作或交易的双方,一方比另一方占有更充分的信息时,就会利用自身拥有信息的优势而采取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2]。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存在两个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其一是事前信息不对称,即经济补偿评定过程中或者说补偿资金发放前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其二是事后信息不对称,是指补偿资金发放后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理论上将事前信息不对称称为“逆向选择”,将事后信息不对称称为“道德风险”[3]。

首先在对家庭贫困本科生的认定方面,高校无法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全部信息与学生相对了解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高校认定贫困本科生主要还是依据学生家庭经济调查表和当地民政部门的证明,这些依据可能会被学生(及其家庭)单方面操作,从而产生“伪贫困生”。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使学生为追逐利益而“逆向选择”成为“贫困生”或“特困生”。高校补偿名额有限,“逆向选择”让一些真正的贫困本科生没有得到补偿或补偿没有达到应有的等级,这就使得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效率与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对真正的贫困生不公平,补偿活动也会因此失去或降低了自身的教育关怀效果。其次,信息不对称还体现在补偿完成之后。国家对贫困本科生实施补偿是为了帮助和鼓励他们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学生应将受助资金合理用于学习和生活。但学生接受补偿之后,可能将补偿资金肆意挥霍、购买奢侈品等,高校无法直接获得受助学生如何使用补偿资金的情况,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可能违背补偿政策的初衷。此外,家庭贫困本科生之所以“弱势”,可能是由于家庭低收入、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原因,这些致弱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个体行动而消失,但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在补偿工作完成之后,而学生依然受到补偿,显然这是因为事后信息不对称所致。事后信息不对称除了会降低经济补偿的效率、损坏公平,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诚信缺失造成的道德风险势必削弱经济补偿的教育效果。由此看来,信息不对称在经济补偿中的危害较大。而现实情况是,我国还没有建立严格的个人资产监控制度,家庭资产信息收集不充分,并且有效合理分享相关信息的机制缺失,所以在贫困生经济补偿中所需要的信息对称这一基础性条件并不完全具备,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

(二)非贫困生与贫困生的“搭便车”

搭便车理论(Free Riding Theory)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Mancor Olson)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4]。对一个集团而言,这是一种少数“剥削”多数的现象[5]。存在搭便车现象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是理性自利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另一个是存在非排他性的共同利益[6]。对经济补偿贫困本科生这一活动而言,这两个条件都具备。贫困生及利益相关者都是经济人,而得到的经济补偿作为公共利益具有非排他性。所以不难理解,在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工作中存在着各种搭便车现象,这一现象也是当前高校实施经济补偿工作面临的挑战。免息贷款、国家助学金等补偿措施是一种无偿补助,一些非贫困学生也想借机成为“贫困生”,在关键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他们就搭乘了贫困生的便车,获得了本不该获得的经济补偿。在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国家和政府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采取减或免学费的形式,给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入学机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经济相对富足的学生却搭乘了便车,他们只需要交较少的学费就能接受高等教育。苏赫巴特尔(Sukhbaatar)指出,以需求为基础的学费减免是最有效的[7]。我国目前施行的学费减免,并非全部是基于需求的。如上“搭便车”现象降低了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效率,不利于经济补偿目标的达成,效益问题同样面临挑战。非贫困本科生搭乘了贫困本科生的补偿便车,对贫困本科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就相当于他们掠夺了贫困本科生应该获得的经济补偿,而使自身本来相对富足的经济条件更加优越,显然破坏了经济补偿的公平性。这一现象发生在本科学生中间,又为学生成长树立了不好的榜样。

除了非贫困本科生搭乘贫困本科生的便车之外,还存在贫困本科生自身搭便车的现象。家庭贫困本科生本应该通过政府的经济补偿而更加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回报社会。而现实中,他们可能对政府的经济补偿形成依赖,没有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而不思进取,生活颓废,勉强毕业。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经济补偿的有效性,更没有体现经济补偿的教育价值,虽然这些贫困学生往往能够勉强完成学业,但是他们难以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没有获得应有的成长。

(三)相关权力者可能的“寻租”

“寻租(Rent Seeking)”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指“一种资源所获得的超过其正常市场报酬的那部分收入”[8]。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寻租特指相关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寻求由于制度、权力、组织设置形成的各种超额利润,造成社会浪费的行为[9]。这种寻租行为并没有提高生产效率,也没有降低社会成本,因此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寻租活动是通过交易领域财富的人为转移,不改变社会财富总量的前提下的财富再分配,因此它并不增加任何实际的社会财富产出,却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

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涉及当地民政部门的盖章证明以及评定人员的主观行为,由于关键制度供给和制度刚性不足,使得经济补偿认定中存在租金,各利益主体相继逐利,势必导致寻租行为的存在。绝大多数高校认定家庭贫困学生时都需要学生家庭所在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贫困证明,这就把生源地政府推向了家庭贫困本科生认定的前台,但是对某一个特定学生是否开具贫困证明以及开具的贫困证明贫困程度如何,这些都与生源地相关机构的直接利益相关较少。一些学生或家长为了让贫困证明显得更“贫困”,就向县乡村三级政府中的有关办事人员行贿。一方面,民政部门具有垄断权力,且不需要承担具体责任,办事个体却能获得额外收入;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较少的付出,获得“贫困生”或“特困生”资格,从而获得远高于付出的政府经济补偿。这就为寻租的两方面主体提供了行动的动力。一般来讲,家庭贫困本科生的认定,除了学生自己开具的三级政府证明外,最终实际上是由辅导员来主导认定。辅导员如何裁量具有相当的主观性,这又给寻租行为提供了动力。三级地方政府开具证明无力寻证,高校辅导员资助认定无由追责,学生弄虚作假难以查处,这样实践中就会出现寻租行为[10]。可以想象,无论哪种寻租行为都会带来资源浪费和教育公平问题,并败坏社会风气。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寻租”等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伪贫困生”搭便车成功就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信息不对称又会被利用来进行“寻租”,“寻租”的结果就可能是一种“搭便车”。

二、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主要原则

家庭贫困本科生已成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教育脱贫是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实现梦想。基于教育事业的特征,政府制定、社会配合和高校实施的针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政策体系应当坚守差别公平、教育关怀和精准有效原则,这些原则以“有效性”为旨归,呈“三位一体”关系,是对贫困本科生实施经济补偿的内在要求。

(一)差别公平

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 SColeman)和瑞典学者胡森(Torsten Husen)提出,“教育公平”的标准包括“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教育成效均等”和“教育影响生活前景均等”[11]。贫困本科生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不公的表现,教育不公直接带来社会不公,不解决本科生贫困问题就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12]。政府施行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政策,本意就在于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经济补偿政策满足了广大贫困家庭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政策的公平性要体现在补偿起点、补偿过程以及补偿结果上[13]。做好对贫困本科生的认定工作是实现经济补偿公平的起点,也是先决条件。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平竞争机制、严谨的考察制度,结合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保证认定的公平性。同时,应明确补偿体系的方向性,确保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是合理的,也不造成对非贫困本科生的不公平问题。在对贫困生实施经济补偿的过程中,也应做到程序正义,这是补偿过程公平的体现。补偿结果公平主要体现在贫困本科生与非贫困本科生有同等的机会顺利完成学业,获得身心方面的应有成长。对高校贫困本科生的认定和补偿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价过程都应该体现公平原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14]。

群体不同的教育对象、复杂的教育体系等使得教育公平往往是相对公平,是有差别的公平[15]。“公平”不意味着“绝对平等”,绝对平均的“一刀切”不等于公平,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弱势本科生都应该接受同等的补偿,经济补偿应该有针对经济弱势程度和学业努力程度不同而带来的差别。每个贫困生的基本情况不同,他们存在个体情景的差异,也存在学业努力程度的不同,在“底线补偿”的基础上,差别对待才能体现真正的公平。“公平”也并不意味着对贫困本科生的补偿要使其经济上达到非贫困生的水平,只是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身心方面的应有发展,而不是提供特别丰富的物质条件使他们与非贫困本科生达到同等的生活水平。正确理解公平的具体内涵,切实保障经济补偿差别公平是高校实施经济补偿政策的重要原则。

(二)教育关怀

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是发生在教书育人的学校场域内的活动,它应该对学生成长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就是对本科生来说,它应该是具有教育性的。经济补偿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应该具有育人的功能。如国家励志奖学金能够激励贫困本科生成才;实施助学贷款应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其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勤工俭学能够培养本科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等。国家对贫困本科生进行了有偿或无偿的补助,作为受助学生理应“知恩图报”,这里并非一定是现实物质的回报,而是通过刻苦学习,树立远大抱负来回馈社会[16]。补偿政策体系奠定了贫困本科生求学的物质基础,对于激发其求学热情、促进学业成功和优良品质的形成应当具有积极作用。

贫困本科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本身易形成自卑、孤僻等负面个性,甚至狭隘地理解物质利益,造成道德风险,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存在热衷于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与自我封闭性的矛盾。通过经济补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补偿教育性的重要体现。对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教育性还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在补偿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一位贫困本科生的人格、尊严和隐私等,平等对待每一位贫困生,引导他们追求人生价值、树立责任观念,激发其感恩情感和爱国情怀,培养健康心理,增强抗挫能力,塑造诚信和自强品格[17]。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对贫困本科生实施经济补偿时,要用程序正义和结果的差别公平,为学生提供教育榜样,使其在弱势关怀和公平公正意识等方面受到熏陶,这也是经济补偿教育关怀原则的内在要求。

(三)精准有效

政府对贫困本科生的补偿比例和幅度在不断加大,但是无论如何加大力度,由于补偿资金的客观有限性,特别要考虑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高校开展经济补偿工作的关键所在。有效性包括“有效率”和“有效益”两个方面,“有效率”是指投入产出比尽量大,“有效益”指的是所从事的活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达成[18]。

贫困本科生群体的扩大与补偿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高校补偿工作的突出问题[19]。高校在执行经济补偿工作中要确保经济真正弱势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补偿,要将非贫困生拒于补偿受益范围之外,不因补偿名额的既定性而将非贫困学生纳入补偿范围。也就是说,对贫困本科生的经济补偿要根据实际情境以及贫困本科生群体变化的波动情况,适时灵活地对经济补偿方案进行调整,以使补偿资金发挥最大的补偿效益[20]。对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这就要求在贫困本科生的认定环节将工作考虑周全,落实细致。在无限扩大政府投入不现实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提高补偿效率这一途径来改进补助工作。因此,在实施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过程中,必须体现效率性原则,而效率原则的核心就是贫困生的认定要具有精准性。在此基础之上,大学还应让所做的经济补偿在提高本科生人力资本积累上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这也是经济补偿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环。为此,甚至可以在保证对所有贫困本科生实施“底线补偿”的基础上,提供竞争性制度供给,让那些学业成绩更为优秀的贫困生得到更多的补偿,以此提升补偿效率。

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有效性还体现在“效益”维度。对高校贫困本科生进行经济补偿是一项管理活动,而管理活动应在“效率”和“效果(益)”两个方面都要经得起考核[21],这样才能体现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有效性原则。所谓效益,强调的是与组织目标一致的程度。大学组织及本科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人才培养,另外在社会责任维度还应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典范,以及实现社会公平的“利器”。从这个角度看,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效益还应体现在整个补偿活动的教育关怀性和差别公平性上。明确地说,贫困本科生的补偿活动本身要通过教育关怀原则产生出教育方面的直接收益,特别是要包括补偿活动本身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性,以及尽到对社会的公平正义责任。这两个方面加上前文所论及的受补偿贫困生成长上的收益一起构成了贫困生经济补偿的有效性。

由上可知,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的“差别公平原则”和“教育关怀原则”是“精准有效原则”的前提。要实现精准有效原则,就要求经济补偿要做到差别公平和教育关怀。经济补偿的如上3个原则是“三位一体”的存在,是以“有效性”为主旨追求,“差别公平”和“教育关怀”为路径,归根到底是要追求贫困生经济补偿的有效性。

由如上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三原则来审视补偿实践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搭便车”和“寻租”问题就会发现,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应该坚守的原则。

三、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原则的实现

在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它们违背了经济补偿本应遵循的原则。针对这些实践问题,在补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责任政府的理念,如何坚守补偿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的充分采集与安全共享、制度的刚性与合理自由裁量,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与结果的有效申诉,是实现经济补偿原则的有力保证,从而最终有效解决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中所存在的如上问题。

(一)建立信息充分采集并合理共享制度

当前我国认定家庭贫困本科生的方法有10余种,如三级政府证明法、相关困难证件法、辅导员评定法、班委会评选法、直接界定法、消费水平界定和饭卡监控法、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法、经济生活指数法、暑假家访与家庭问卷法和贫困小组认定法等[22]。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认定本科生的家庭贫困状况都需要收集其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信息,充分采集信息是实施经济补偿的起步工作,仅仅依靠某一种方法采集本科生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单凭三级政府证明家庭经济状况,显然存在许多弊端,高校需要结合学生相关的困难证件、学生日常消费状况等来综合评定其贫困状况,由辅导员、班委会、评定小组共同商定困难名额分配。另外,由于这些证明由学生单方面提供,与家庭并未取得直接联系,因此进行必要的家庭实地考察与访问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到学生、高校、家庭和政府四结合才有可能实现信息的充分采集。在这里政府的角色特别重要,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对城乡居民资产登记和收入监控制度,这既是国家税务体系工作的需要,也能为贫困本科生认定提供最基础的数据。

各相关主体在充分采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息的基础上,还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息合理共享制度。本科生家庭经济信息在各相关主体间信息共享,是解决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由此可以减少“搭便车”和“寻租”现象的发生,从而有利于贫困生经济补偿原则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评定结果的合理共享需要在不侵犯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建立共享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必须保护学生的隐私,规避信息泄漏的风险,以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充分采集并合理共享是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原则实现的基础。

(二)增强认定制度刚性并控制自由裁量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实施了保障贫困生经济补偿政策落实的专门法律,如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和《助学贷款改革法》、日本的《日本育英会法》等,由于法律制度的普遍适用性与权威性,既能确保各项资助政策的统一执行,又便于机关部门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23]。要想经济补偿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必须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并严格落实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应制定贫困生认定规范,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力和制度约束的刚性。无论是高校评定贫困生的过程制度,还是家庭与当地政府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制度规定,都要严格落实,认真执行,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制度约束是否刚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家庭、高校和政府能否坚守贫困生经济补偿原则。现实中,因相关制度刚性不足,一些生源地机构、高校辅导员从中寻租,使得经济补偿原则难以贯彻。落实制度不严格、弹性大,这是经济补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在贫困生经济补偿实践中,应避免制度约束成为“橡皮筋”,既要问责,又要曝光,以强化问责传导压力,切实增强制度约束的刚性。

发达国家的家庭经济困难调查是基于明确的税收系统和征信系统,能够得到家庭收支的明细账目,而我国由于家庭收入情况不透明,难以获得学生家庭收支的准确信息[24]。西方经典理论认为“街头官僚”之所以能够进行“政策再制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自由裁量权,他们为了规避执行风险、降低工作压力或获取额外利益而运用自由裁量权,这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根源[25]。由于相关制度供给不足,我国地方政府或高校的政策执行者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权,一定程度上他们能够左右学生家庭是否贫困和贫困程度的评定以及贫困生名额的分配,甚至控制评审程序,这就难免会对坚守经济补偿原则造成威胁。因此,当前的补偿实践需要增强制度刚性,控制权力主体的自由裁量权。

(三)合理实施信息公开并完善申诉体系

贫困本科生补偿管理信息按层级自上而下单向流动,资助方与受助方之间体现的是不平等关系。补偿程序并不是在确定了受助名单之后就意味着补偿实施工作的圆满完成,而是要将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公开,使得补偿工作尽可能达到透明化。同时,这一举措也将加强贫困生补偿监督体系的建设,强化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确保贫困生经济补偿的公平、公正、公开,并有效避免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由委托代理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26]。合理实施信息公开,不仅要确保不会对贫困生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还应对其自身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潜在地教育贫困生需要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并感恩社会。

完善的申诉体系将有力地保障经济补偿政策的实施成效。一方面,完善的申诉体系将伪贫困生置于全程公开监督的法治平台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伪贫困生泛滥局面的出现。另一方面,申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对地方政府以及高校评定委员会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保障了整个补偿工作的有效性。然而建立有效的贫困生经济资助申诉体系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申诉者的心理压力,排除对申诉者的可能危害需要建立合理的申诉流程,在申诉的诸环节都需要有效监督,确保正当申诉得到受理,错误行为得到纠正。信息合理公开,建立有效的申诉体系,是实现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原则的保障。

[1] MSIGWA F M.Widening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 social justice analysis of student loans in Tanzania[J].High education,2016(72):541-556.

[2] 张剑波,潘留仙.民办高校兼职教师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5):59-61.

[3] 潘立.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策略思考——基于对申请者诚信的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7):91-93.

[4]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1-21.

[5]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9.

[6] 蒋文能.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学术论坛,2009(11):75-79.

[7] SUKHBAATAR J.Student financial aid in Mongolia:the effect on bacherlor’s degree completion[D].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7:20.

[8] 王跃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制度经济学漫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66.

[9]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6-87.

[10]白华,徐英,李诺枫.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过程管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38-40.

[11]赵晓梅,刘少雪.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系统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4):51-55.

[12]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33-51.

[13]李爱霞.教育公平理论视野下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27-28.

[14]梁军.公平正义: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及资助的根本价值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70-71.

[15]徐丽红.高校帮困资助工作视角的差别性教育公平[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54.

[16]袁小平.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研究——对NT大学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

[17]黄素君.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功能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3:15-19.

[18]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7版.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19]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64-68.

[20]白华.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58-60.

[21]蔡连玉.优质教育管理的标准及其实现路径——人性假设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1(1):33-36.

[22]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9(8):51-53.

[23]薛浩,陈万明.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演进与完善[J].高等教育研究,2012(2):87-90.

[24]毕鹤霞.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1):62-66.

[25]朱亚鹏,刘云香.制度环境、自由裁量权与中国社会政策执行——以C市城市低保政策执行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59-168.

[26]黄建美,邹海贵.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道德风险与道德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3(5):87-90.

Problems,Principles and the Realization Rout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the Poor Undergraduates

CAI Lianyu,WANG Xiaohui
(Tin Ka Ping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Our country implemented a diversified economic compensation policy system,however the study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information asymmetry”,“free rider”and“rent-seeking”.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fairnes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educational care,precision&effectiveness,in which the former two is the premise of precision&effectiveness,and the three principles are of trinity.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a full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and a reasonable info-sharing system,enhance the rigidity of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the discretionary discretion,implement reasonabl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mprove the complaint system,which a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economical disadvantaged undergraduates and then to resolve the mentioned problems.

fighting poverty through education;poor undergraduates;economic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 principles;realization route

G645

A

1673-8012(2017)06-0111-08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7.06.013

2017-07-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家庭经济弱势本科生成长及其补偿研究”(BIA130063)

蔡连玉(1976—),男,安徽宿松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王小会(1991—),女,安徽枞阳人,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生。

蔡连玉,王小会.贫困本科生经济补偿中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7,5(6):111-118.

format:CAI Lianyu,WANG Xiaohui.Problems,principles and the realization rout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the poor undergraduate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7,5(6):111-118.

(责任编辑 蔡宗模)

猜你喜欢
贫困生本科生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