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浦
诸葛亮影像形象的“二次元”化
谢周浦
诸葛亮形象从历史史实,到民间传说、史书演义,再到大众传媒,一直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又出现了新的特征,它在某种程度上与网络“二次元”亚文化相契合。基于针对“90后”的一份调查报告,透视在二次元语境下诸葛亮的表层形象、动作形象和精神形象分别呈现的状态,对诸葛亮形象“二次元”化编码过程中所处的境遇以及面对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析。
二次元;诸葛亮;电影;动漫;游戏
[作 者] 谢周浦,硕士,湖北文理学院助教。
诸葛亮的形象,从历史事实到传说故事,从史书记载到演义戏说,从绘画写真到影视形象,都跟随着文化的演进,经历了与时代发展相呼应的变化。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形象进行了深度整合,融合了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为大规模的传播提供了原型材料[1],至今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电视和电影为诸葛亮形象的视觉再现提供了条件。迄今影响较大的有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电视系列节目《易中天品三国》和电影《赤壁》[2]。电视剧《三国演义》与小说原著相比,对诸葛亮形象进行了较大改造,把原著中神机妙算、高不可攀,“多智而近妖”的神秘智者形象,还原为精通天文地理、琴棋书画的普通人,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功,并不来源于乱神怪力,而是常年的挑灯夜读和生活的智慧。而《易中天品三国》则从更加世俗化的角度解构诸葛亮形象,比如“三顾茅庐”被描述为:“刘备集团好比一家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少一个能干的CEO……诸葛亮则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但自己没有公司,也不想当老板。”对严肃历史事件和现实世俗语境进行嫁接,就连批判者都认为,易中天是三国接受史上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解读者和传播者[3]。而到了电影《赤壁》中,削弱了诸葛亮的政治化脸谱,彻底摒弃了其背景中道教文化的“妖魅”,塑造了有品位、懂生活,且时不时迸发小幽默的暖男形象。这种解构的趋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声、草根文化的兴起,在动漫游戏等所谓“二次元”领域继续发酵,进而影响影视文化,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全新领域。
所谓二次元,是相对于真实世界的“三次元”空间,在互联网环境下发酵,以游戏、动画和漫画素材进行交流的亚文化空间。根据2015年的艾瑞咨询报告,国内目前二次元的消费人群已经达到2.6亿,其中97.3%的参与者是“90后”“00后”。同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降至21.5岁,并且呈现继续下探的趋势,可以推测,二次元爱好者人群,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电影观众的一部分。这样,二次元将会形成跨媒介的文化符号,在市场上与大IP紧密结合,具有增值的商业效应[4]。调查同时显示,对经典名著的解构与改编,成为二次元文化和大IP理念经常涉及的领域。近年来,对经典IP《西游记》的影像改编如火如荼,而且呈现出明显的二次元审美取向,包括《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等。
《三国演义》同样是制片人觊觎许久的IP经典,如何塑造其中经典人物诸葛亮,使其符合新时期的审美趣味,是研究诸葛亮形象在网络时代延续和发展难以忽视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以襄阳市90后为主体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总计426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86份。其中男性204人,占53%,女性182,占47%;其中“90后”312人,占81%,“00后”74人,占19%。在研究中,我们将诸葛亮整体形象分为表层形象、动作形象和精神形象三个层次,解读网络时代如何将诸葛亮形象有效地进行影像化编码。
在受调查人群中,大多数人对诸葛亮表层形象的认知,来源于影像,包括电视剧、电影、游戏和漫画作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来源于文字,而且越是低龄人群,对诸葛亮表层视觉形象的构建,越是依赖于影像媒体。其中12~17岁的人群中,有59人印象来源于影像,有15人印象来源于文字;18~23岁群体中,这个比例是152∶59;在24~27岁群体中,是65∶36。在关于诸葛亮的影像中,电视剧和游戏是重要内容载体,分别占到34%和28%的比例;随后是电影,占21%;漫画占7%;还有10%来源于其他媒体。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电视剧并不属于“二次元”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输出方。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作为印象获得渠道,电视仅占9%,而网络渠道占96%。也就是说,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从网络上获取过诸葛亮的视觉形象。
众所周知,在对诸葛亮文字描述中,羽扇纶巾、道袍和四轮车是其核心视觉符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6%人对羽扇有较清晰印象,其次是四轮车,而对道袍有印象的人群仅仅只有14%。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具有浓厚的道教气质,而且近于鬼魅般的呼风唤雨只能力,更像是来自于魔幻世界。但在近几十年,诸葛亮的视觉形象经历了世俗化的过程,象征其鬼神之力的道袍被不断弱化,以至于受调查者对它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在表层视觉原型中,大部分人的原型是1994年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其次是金城武在电影《赤壁》中饰演的诸葛亮。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文字,受调查者对诸葛亮的形象认知更多来源于影像,而且真人版影像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很多人通过网络渠道获取诸葛亮的形象,但它并没有实现完整二次元的编码,而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
这里的动作形象,是指推动戏剧情境往前发展的决定性动作,这些动作作为叙事艺术情节点的核心,往往构成人物形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研究二次元的叙事结构,就会发现,它们经常与超级英雄叙事模式相结合,表现为“英雄初生—获得新技能—英雄遇难—重获新生—克服困难—获得崇拜”结构[5]。这就为诸葛亮人物动作形象的二次元化提供了参考。在调查中,我们提供了几个关于诸葛亮耳熟能详的场景,包括“三顾茅庐”“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舌战群儒”“骂死王朗”“七擒孟获”等。在这些场景中,辨识度最高的动作是“空城计”中抚琴微笑,135人认为这种动作姿态最能体现诸葛亮形象,其次是“骂死王朗”以及“舌战群儒”。这些动作形象有个共同特征,就是诸葛亮陷入戏剧性的危机情境中,凭借智慧突出重围。在“二次元”文化中,这种逆境中的逆转,被称为“燃”。同时,在关键词描述中,也有很多人认为“骂死王朗”“三气周瑜”等人物动作形象,具有“萌”和“腐”的特质。这也解释了,在吴宇森导演的《赤壁》中,以惺惺相惜、略带暧昧的基调处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关系,或许正是受到了二次元文化的影响。
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与其他场景相比,“骂死王朗”这一动作情节在小说中并没有给人留下太深印象,但为什么在辨识度上高居第二呢。在进一步深度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调查者,通过网络获取影像内容,其中包括电视剧、动漫、游戏和电影。他们之所以对“骂死王朗”的动作形象印象深刻,是因为一段“诸葛亮舌战王司徒”的视频内容,被互联网“鬼畜”爱好者群体进行了大范围的解构和恶搞,其中诸葛亮的台词“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被做成各种表情包,形成了网络时代新的社交符号。这是一个典型的诸葛亮形象被“二次元”解构的事件,它诞生于二次元网站,以在视频中加入夸张动画的方式得以传播,诸葛亮与王司徒之间暧昧的同性关系符合二次元群体的审美趣味[6],并借助网络,在亚文化群体中实现了高效率传播。
诸葛亮这一人物,蕴含了多层次精神内核,也诞生了有很多不同说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神机妙算通晓天理的军师、深居隆中躬耕为乐的隐士,出师不利壮志未酬的悲情人物,儒教君臣关系的束缚,道教洞察天机的智慧,这些复杂的精神内核,统一在诸葛亮这个典型中[7]。然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却发现,无论是二次元文化语境,还是影像所表现的范畴,对诸葛亮这一内蕴厚重的精神形象,并没有深入的把握。也许这是后现代只注重表面拼贴,而取消了深度的有意而为之,也许是影像受众的低幼化,无法理解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诸葛亮精神形象。总之,伴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盛行,这种娱乐导向、消解意义的趋势,似乎愈演愈烈。调查显示,对诸葛亮精神内核,许多人用“天才”“帅哥”“学霸”“屌爆了”等形容词加以描绘,对诸葛亮人格中儒道互补的文化特征难以理解,对诸葛亮宿命中的悲情形象缺乏认知,而对于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复杂的君臣关系,更多人倾向于用“基友”来描述。
这样的现状又令人不禁担忧,在网络时代病毒传播的信息,以短平快、能让人娱乐消遣、游戏性强为特征,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有复杂的意义都被消解。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形象复杂的人格审美魅力也大打折扣。在网络时代,怎样重塑诸葛亮的精神形象,仍然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学科群开放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影视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6024)
[1]贯井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2]左岩.近二十年《三国演义》影视传播及价值实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1.
[3]葛红兵,徐渭.“文史合一”:历史言说的传统维度及其误区——以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张默然.二次元与电影的跨媒介叙事及其审美新变[J].当代电影,2016(8).
[5]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齐伟,李佳营.论华语电影的二次元审美文化现象[J].电影艺术,2016(9).
[7]余兰兰.近20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研究述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