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仕胜 徐绳武 郑丽
摘要 近年来湖北省稻瘟病危害程度加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湖北省主要水稻产区稻瘟病菌的种群分布与生理小种的组成状况。
关键词 稻瘟病菌;种群;生理小种;研究进展;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23-02
Abstract The rice blast became more severe in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which caused a large loss of rice yields.Pyricularia grisea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physiological race composition in major rice growing regions of Hubei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Pyricularia grisea;population;physiological race;study progress;Hubei Province
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是稻瘟病病菌[1-5]。稻瘟病菌生理小種是代表致病性不同的菌株类群,划分依据是菌株对不同抗病和感病级别品种的致病性反应[6-10]。1922 年佐佐木首次报道了稻瘟病菌存在致病性不同的菌系,发现对水稻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A和B),领先开始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分化,随后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鉴别品种。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攻关,经过研究确定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以下简称统一鉴别寄主),建立了鉴别技术体系[11-17]。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统一鉴别寄主有特特普(Tetep)、珍龙13、丽江新团黑谷、关东51、四丰43、合江18、东农363,共7个。根据稻瘟病菌对鉴别品种的致病性不同划分为ZA、ZB、ZC、ZD、ZE、ZF、ZG 7个种群,各种群下再划分生理小种[18-23]。
1 湖北省稻瘟病菌种群及优势生理小种研究概况
1987—1988年陈永坚等[1]用来自湖北省14县市的314个单孢菌株在我国7个鉴别品种上进行鉴定,共鉴定有效菌株232个,按其不同的病斑型可分为8群46个小种。其中,中A群出现频率较高的是A1、A7、A11小种,分别为1.29%、1.72 %和2.58%;中B群出现频率最高的是B15、B27、B31,分别为8.17%、8.6%和8.17%;中C群出现频率较高的是C11和C15小种,分别为2.58%和3.01%;中D群出现频率最高的是D7小种,为3.01%;中E群有E3和E42小种15个菌株,出现频率最高的E3为5.59%;中F群有F1小种1个菌株;中G群有G1小种31个菌株,出现频率为13.33%;中H群有H1小种9个菌株,出现频率为3.87%,在7个鉴别品种上均为抗性反应。全部菌株中,G1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高,其次为B27、B31、B15,再次是E3。湖北省优势种群为中B群,总计为116次,出现频率为50%;其次是中G群,出现频率为13.33%;再次是中A群,出现频率为11.63%;中C群出现频率为9.58%,其余4群出现频率均在6%以下。
2003—2005年杨小林等[2]用中国鉴别品种对由湖北省7个不同稻区的14个县市采集的穗颈瘟标本上分离得到的184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184个单孢菌株分属于7群37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ZA群(出现频率 66.8%),其他种群为ZC群(13.0%)、ZB群(9.2%)、ZG群(4.9%)、ZE群(2.7%)、ZD群(2.2%)、ZF群(1.1%)。优势生理小种为ZA1(48.4%),出现频率较次的有ZB1(5.4%)、ZG1(4.9%)、ZC1(4.3%)、ZC15(3.3%)、ZA5(2.7%)等小种[24-28]。
2006—2010年杨小林等[3]对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采集、分离,再进行生理小种的测定,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供试菌株有500个,这些菌株包含了7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群,出现生理小种53个。7个种群中ZA的出现频率为 33.6%,ZB的出现频率为27%,ZC的出现频率为27.8%,ZD、ZE、ZF、ZG的出现频率均没有超过10%。在出现的53个生理小种中,ZA1的出现频率为9.8%,ZB1的出现频率为9.6%,高于其他小种[28];其次是ZC1和ZC9,它们的出现频率均超过5%;其余生理小种的出现频率均没有超过5%。ZA、ZB、ZC、ZD是5 年里共同出现的种群,ZE、ZF、ZG在不同的年份中有消长,且ZD群的出现频率明显低于ZA、ZB、ZC[28],ZA群的出现频率在2007年有回落,低于ZB群的出现频率,而在其余年份里均略高于ZB、ZC群的出现频率,ZB的出现频率在有些年份里稍高于ZC群的出现频率[28]。总体上讲,在2006—2010年ZA、ZB、ZC、ZD的出现频率的波动幅度不大[29-33]。
2 结语
当前,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实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组成及生理小种变化动态趋势,对防控稻瘟病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 参考文献
[1] 陈永坚,赵永静,肖炎农.湖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J].湖北农业科学,1992,(6):4170-4171.
[2] 杨小林,陈其志,张舒,等.湖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24-25.
[3] 杨小林,施仕胜,张舒,等.湖北省稻瘟病重发区病菌群体致病性分化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6):4170-4171.
[4] 雷财林,王久林,蒋琬如,等.我国北方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2,32(3):219-226.
[5] 吴伟怀,王 玲,何艺郡,等.廣东省与江苏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及致病型结构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628-1635.
[6] 程芳艳.黑龙江省粳稻亲缘关系和稻瘟病抗性解析[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7] 王伟舵,于俊杰,聂亚锋,等.2011~2014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J].江苏农业学报,2015(2):285-289.
[8] 吴尧,吴双清,王林,等.湖北稻瘟病病菌种群鉴定与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21):5159-5162.
[9] 肖丹凤,王玲,刘连盟,等.黑浙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1):121-126.
[10] 肖丹凤,张佩胜,王玲,等.中国稻瘟病菌种群分布及优势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3(3):312-320.
[11] 肖丹凤.三个不同稻作区稻瘟病菌致病性与品种互作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2] 刘华招.寒地早粳稻骨干亲本稻瘟病抗性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13] 于苗苗.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育种效用评价[D].扬州:扬州大学,2012.
[14] 王倩,周永力,王疏,等.我国东北稻区稻瘟病的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143-147.
[15] 雷财林,张国民,程治军,等.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基因分析与抗病育种策略[J].作物学报,2011(1):18-27.
[16] 刘永锋,陈志谊,刘邮洲,等.2001~2010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变化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0(6):1233-1237.
[17] 郭晓莉,刘晓梅,李莉,等.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与消长动态[J].吉林农业科学,2009(3):33-35.
[18] 刘志恒,王经纬,杨红,等.2005~2007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3):282-285.
[19] 吴成龙.水稻不同抗性品种抗稻瘟病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
[20] 郭晓莉,刘晓梅,苑克凡,等.2002~2005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动态[J].吉林农业科学,2008(1):33-35.
[21] 沈彬.湖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水稻抗瘟性的鉴定及生化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22] 徐成楠,白晓穆,刘志恒,等.2000-200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J].植物保护,2007(2):30-33.
[23] 苏贤岩,丁克坚,徐瑞琳,等.安徽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及优势小种的初步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64.
[24] 黄富.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及改造利用[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6.
[25] 郭晓莉,任金平,刘晓梅,等.2002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4):367-370.
[26] 苏贤岩.安徽稻区稻瘟菌小种、种群的鉴定及其寄生适合度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4.
[27] 彭国亮,罗庆明,冯代贵,等.稻瘟病抗源筛选和病菌生理小种监测及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1997(增刊1):7-11.
[28] 冯代贵,彭国亮,罗庆明,等.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四川省杂交稻抗瘟性变化[J].植物保护,1992(3):4-5.
[29] 夏令治.超级早稻中早39的抗稻瘟病遗传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30] 许鸣一.稻瘟病菌四种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31] 涂玉琴,兰波,李湘民.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77-80.
[32] 冯东岳.波拉毒素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评价及机制初探[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33] 杨小林.湖北省稻瘟病重发区病菌群体致病性分化及水稻抗瘟基因的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