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探讨

2017-03-28 04:51黄志德王安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效发展模式问题

黄志德 王安宁

摘要 介绍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及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成效;问题;贵州安龙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88-01

安龙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避暑的首选之地。特质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大量菌种的生长,所辖境内的“马蹄菌”和“鸡枞菌”成为难得的生态食品。在全国各地食用菌的淡季——夏季高温季节,仍可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香菇和灰树花。安龙县以打造现代山地农业示范园区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以打造“中国最大优质夏菇生产基地”“中国西南菌都”“食用菌硅谷”和“中国香菇第一村”为总目标,力争2020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 384万m2,总产值达到45亿元。

1 安龙县食用菌发展模式

1.1 技术管理模式

安龙县以“政府+金融+科技+企业+基地+农户”为一个整体,采取“统一建设大棚、统一品种、统一菌包生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回收销售和农户分户种植”即“六位一体、六统一分”管理模式,通过2015年、2016年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机遇。下一步,安龙县将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为全面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出新招。

1.2 种植模式(1210模式)

安龙县采取老户带新户的办法,每1户农户入驻园区管理2个标准大棚,2年实现10万元的目标。贫困户入驻园区菌棒定金由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万元,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统一制作菌棒,统一按保护价回收销售,通过2015年、2016年运作后,入驻农户均达到预定的目标收入,贷款全部按期归还。

1.3 “三变”发展模式

群众用承包土地入股,土地每年保底分红9 000元/hm2,每户管理2个大棚,每年收入5万元以上;村委会用扶贫资金建设大棚,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每年1个大棚收取3 000元管理费,解决了空壳村的问题;村里组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和管理环境卫生、水电等,每上交1 kg鲜菇,企业提成0.1元给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倍增。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协同推进

组建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财政、发改、国土、住建、农业、工科、扶贫、移民、林业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同时成立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办公室,选调精兵强将,具体负责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设,并分年度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产业稳步推进。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安龙县结合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布局,合理搭配品种,科学把握季节时令,建设现代恒温菌包生产车间,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出;提高大棚生产设施水平,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加大速生林建设,解决发展食用菌产业原料需求。

2.3 培育主体,推进产业

着力培育市场经营主体,重点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在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市场经营主体带动,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1]。

2.4 依靠科技,推动研发

依托组建的食用菌研发中心,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食用菌系列品种,加大科技攻关,开展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研究,增强产品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吸纳资金和人才,创建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发饮料、冲剂、压缩等食用菌精深加工項目,延长产业链条。

2.5 加强培训,推进升级

设立培训机构,针对生产加工中的技术要点和技术需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到县内授课、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技术、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等方式,充分掌握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实现能生产、懂加工、会经营。

3 取得的成效

截至2016年6月,安龙县出口食用菌产业已建成菌包生产、灭菌、养菌、接种、分选、冷藏等车间8 250 m2,贵州食药用菌研究所(浙江大学安龙食用菌研究中心)1 988 m2,食用菌干品深加工厂1 500 m2,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大棚559 个,配套建成交易中心1 200 m2、园区绿化12 300 m2,完成入园主干道3.4 km、机耕道4.96 km、水渠9.76 km、沿河护栏450 m、水池3个、水网10.6 km,新增变压器4台,改造电网1.3 km、通信宽带网络线路5.4 km。已发展食用菌企业3家、合作社2家,带动203户农户种植,解决就业600余人。2015年年产鲜菇1 470 t,产值1 496万元,利润322万元。2016年上半年产鲜菇2 070 t,产值2 108万元,利润444万元。2016年7月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从原来的333.33 hm2调整为1 200 hm2,其中以栖凤、招堤、钱相等3个街道办事处为核心,规划面积533.33 hm2。到2020年,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3万个,建工厂化菌棒加工厂7个,建食用菌体验中心、食用菌饮食文化中心、食用菌精深加工中心、食用菌电子商务物流教育市场、食用菌研发中心和食用菌技术培训中心等功能区,力争实现产值45亿元,带动贫困户1.7万户约5.2万人就业,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2]。

安龙县于2014年7月开始谋划食用菌产业发展。针对安龙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基础欠缺,经济条件差,土地破碎,没有成熟的技术模式和发展模式,通过多次开展县、镇、村、组、农户和企业个体商会,形成了共识。经过2年的摸索实践和大力发展,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已初具规模。

4 存在的問题

一是用材林建设有待跟上。虽然食用菌生产只用到一些杂木及边角废料,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乱砍滥伐也不是不可能发生。二是扶贫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作为产业化扶贫项目,食用菌产业如何真正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还有待探索更多机制,已经比较成型的,也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尝试和推广[3]。三是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全国各地到处都在上马食用菌项目,可市场有限,要着眼更大范围,开拓更广的市场。

5 发展方向及建议

5.1 发展方向

紧紧围绕“扶贫攻坚”和易地移民搬迁“进大棚、搬新家、建新城”总目标,发展核心区拓展面积200 hm2,新增种植大棚1 000个,新增菌包生产车间16 000 m2,新建香菇酱、香菇多糖、香菇精油生产厂1个。将产业园区建设与精准扶贫及易地移民搬迁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壮大安龙县出口食用菌产业,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将安龙县出口食用菌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优质夏季食用菌最大基地,全国最大食用菌标准化核心生产基地。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精准扶贫户和搬迁移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尽力解决精准扶贫户和易地搬迁移民的就业问题[4-5]。让精准扶贫户和易地搬迁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找到新的致富路,彻底改变农民面貌,实现异地搬迁移民的进城梦。

5.2 相关建议

一是挖掘、借鉴产业扶贫上的经验,但应注意食用菌产产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时关注、预警。二是做高端市场,把握特异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独一无二的产品及质量占领市场,占有应得的市场份额,从而抵御和规避市场风险。

6 参考文献

[1] 张俊飚,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21.

[2] 武模戈.濮阳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76-77.

[3] 兰良程.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5):205-208.

[4] 柴新义,汪美英,许雪峰,等.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开发策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4):365-367.

[5] 黄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食用菌,2000(4):3-5.

猜你喜欢
成效发展模式问题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