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吴玲
【摘 要】儿童文化是尊重儿童并以其为主体的文化。作为与生命本质联系的群体生活方式,儿童文化在幼儿园中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现实中充斥着教师主导的成人文化,其对儿童文化造成无形而巨大的冲击,影响到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文章从儿童文化的视角出发,反思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现状,提出了从成人到儿童、从分解到整合、从确定到偶然、从结果到过程的理念及策略,以期提高课程实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课程实施;儿童;成人;儿童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项目编号: 11YJA8801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69-02
文化是群体基于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新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将成人社会一览无余地暴露给儿童,从而导致儿童过早地成人化,以致失去宝贵的童年。在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儿童文化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儿童生活受到強势的成人文化的排挤,逐渐失去本身特性。幼儿园课程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儿童展现自身文化场所和学习成人文化的重要平台,理应发挥文化融合的重要功能。有鉴于此,我们运用文化学原理,反思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文化误区,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理念和回应策略。
一、幼儿园课程与儿童文化
1. 儿童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刘晓东教授对儿童文化的界定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
作为幼儿基于生命取向的生活方式,儿童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其一,儿童文化是整体的。幼儿最自然和擅长的认知方式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儿童从出生以来各种感官逐渐发展,起初他们的动作没有分化,处于混沌的状态,因此多感官的共同参与成为幼儿认识世界的媒介和适用于他们的有效方法。其二,儿童文化中成员间的关系是亲密的。因为有着相似的兴趣、需要,儿童间仿佛有一种天生的亲密感,他们在同样的游戏中形成了良好、稳定的同伴关系。在游戏中,他们渴望着肢体的接触,对自己喜欢的朋友总是渴望牵手、拥抱,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愉悦感,使得亲密感得到升华。其三,儿童文化是纯正而诗意的。儿童言行的倾向就是天然地“推己及人”,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他们普遍奉行着“泛灵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生命的物体也是充满思想的真实的存在物。
2. 互促共生:基于儿童文化视角的幼儿园课程
儿童文化是同儿童生命本质联系在一起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学校课程作为人类精心选择的精致文化进入教育场域,承担着文化传播与整合的功能。如果文化传播与整合仅仅停留在文字和活动层面,只体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那么文化就无法创新与提高。唯有将其与实践结合,在课程实施中探寻生长点,才能出现文化增殖,使得文化散发新的生机。
幼儿园课程也是如此,它与幼儿的关系是文化与人的关系。儿童文化与儿童的生命本质相联系,幼儿园课程只有结合儿童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自身的文化建构,促进文化增殖,而增殖后的儿童文化也可为幼儿园课程增添新养料。儿童立场为内核的儿童文化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具有独特之处,它不同于成人文化。唯有站在幼儿立场从文化中精选出最适宜幼儿接受的内容,才能建构可以提升幼儿生命质量的幼儿园课程;才能真正做到“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促进课程的文化增殖和幼儿的知识建构。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种种问题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课程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作为课程最核心的因素,幼儿园课程实施和幼儿有没有得到发展相关。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占据较长时间,在这种观念中,成人文化成为学校中的主流文化并居于主导地位,儿童文化即亚文化居于被支配的地位——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长期存在。从课程论视角审视,观念层面的课程和教学层次的课程总会存在偏差。很多情况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都是将焦点定为实现教学目标,忽视了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和需要,导致焦点发生错位,只注重教学目标而忽视幼儿体验到的结果。
1. 重成人、轻儿童
幼儿园课程应该秉持“一切为了幼儿”的理念——儿童应该居于课程的中心位置,课程实施应该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然而,在实际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却更多地站在成人的立场上:选取成人容易实施、实现目标的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成的内容却并不多见。儿童文化较成人文化而言处于亚文化地位。在成人文化主导的幼儿园课程中,儿童文化逐渐被孤立,所谓“落后就要挨打”。无独有偶,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也逐渐成为用成人文化和世界观充斥幼儿生活的过程,幼年被过多成人化的内容填满,失去了本真的模样。以至于很多学者追问:孩子该有的童年呢?
2. 重分解、轻整合
儿童是群集性的群体,儿童文化也是整体的存在——针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文化。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领域的分科造成了儿童文化的“碎片化”,导致幼儿获得的知识不再是整体面貌。原本使幼儿获得整体经验的五大领域的学习,现在“各自为营”。分科课程可帮助幼儿系统学习某一领域内容,但对于整合内容及实践操作能力却容易忽略,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幼儿生活割裂。长此以往,幼儿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场景有效结合,缺乏迁移能力。
3. 重确定、轻偶然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取向,可能会影响整个教学环节。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持有“忠实取向”的教师,课程在实践中是被忠实实施的对象。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每一个环节,必然导致教师只注重确定的教学计划,而将幼儿的兴趣、经验孤悬于课程实施外。在观摩公开课时,经常看到教师为提高幼儿“参与度”而设置的具有明显价值导向的问题,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于这类问题,幼儿大多会顺着教师思路,随着教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随演”。这种课程实施只有预设,缺乏生成。
4. 重结果、轻过程
成人较之于幼儿,常常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在现实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有更多的话语权,幼儿表达想法的活动比较少见。幼儿在很多情况下被埋没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实施中,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依然是把教材当作儿童学习的文本,只注重课程结束后目标是否实现,较少关注儿童的灵感和兴趣是否被唤起?更没有在课程实施活动中实现儿童的文化理解。这些现象使得课程实施中丰富而复杂的过程被简单化,没有与儿童文化有机整合,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成效。
三、“文而化之”实施幼儿园课程
针对上述教师主导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尊重儿童文化,以儿童为中心确保幼儿的主体地位,“文而化之”——在儿童文化引领下润物无声地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1. 从方便成人走向服务儿童
这是课程实施出发点和归宿的转变。基于儿童的文化相信儿童自身有发展自己的可能,也为成人更好地理解儿童提供了平台。幼儿园课程实施必须从成人本位和方便成人走出来,秉持服务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儿童是成人之父”,揭示了童年期的重要地位。“儿童有自己的大纲”,按照自己的大纲才会使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发展。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重视并以儿童兴趣为主,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落实课程。
2. 从分解肢解走向多元整合
这是课程实施思维方式的转变。儿童通过身体的各个器官感知世界,教育也应该授予兒童最能接受的方式。陈鹤琴先生坚持学前课程实施采用“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学的东西整个地、系统地教给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坚持整体观,将课程的各要素以及幼儿的真实情绪体验和感受作为一个整体,关注五大领域课程的多元整合,关注整个的课程以及课程产生成效的过程,以期获得最优化组合。整体性的实现要诉求于完整、和谐的课程实施过程,在课程中方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以此真正达成儿童文化对儿童存在本身的完整性与和谐性的要求。
3. 从确定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这是课程实施观念的转变。由于教育对象、内容等“结构性要素”的不同,课程在实施中难免有计划之外的情况出现。我们认为,课程实施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特性,二者相反相成,各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对过去统得过死的课程实施提出批判具有积极意义,但动态生成不能忽视必要预设,要防止矫枉过正的倾向。对于优质高效的目标导向来说,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是实现课程有效的必要手段——幼儿园课程实施不仅要有计划、有预设,它也是动态生成着的。为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目标,需要教学和游戏的配合。成人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性精神,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更要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方式。教师合理创设直观、具体的活动情境,在游戏中增加儿童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愉悦体验。
4. 从偏重结果走向关注过程
这是课程实施价值取向的转变。游戏性是儿童文化的核心,承载了儿童文化的基本精神。游戏作为儿童的存在方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回归儿童文化上是基本的方式。“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特点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给他们带来多种学习机会。只有寓游戏于教学,才能回归儿童本真,实现幼儿园课程为儿童的价值。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意在于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相互之间因共同目标进行的对话——这个过程决定课程的成效。从教师的备课到师生间在课堂发生的互动与合作,都属于课程实施发生的过程。教师要为儿童松绑,站在儿童视角以有利于儿童理解的方式组织课程实施,密切注意儿童在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疑问、争论和想法,使之成为未来课程知识的生成点和有效教学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
[2]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2-103.
[3] 左瑞勇,杨晓萍.在文化哲学视域下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0(9):31-35.
[4] 吴玲,吴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7(7):13-17.
[5] 吴玲,葛金国.学前教育需要弘扬“游戏精神”[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3(9):7-9.
[6] 虞永平.回到过程之中——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意向[J].学前课程研究,2007(2):4-6.
(编辑:杨 迪)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