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类图表题解答技巧

2017-03-28 13:11杨富胜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图表材料

杨富胜

【题型概说】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题,选用材料越来越新颖,图片材料、数据材料、文字史料等无所不有。材料型试题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数据类图表题是中考历史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此类试题通过表格、坐标曲线图、柱状图和饼状比例图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具有文字材料少、信息量大、简明直观、新颖活泼等特点。

每年中考历史考试时,学生对于解答图表型试题往往感觉比较棘手,具体表现在:不会分段或整体地分析数据的变化;不能完整准确地提取图表信息;不会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表达;不会使用专业的学科术语表达;缺乏综合思维能力等。究其原因,还是缺乏解答数据类图表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数据类图表题的解答方法,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更好地解答中考历史数据类图表题呢?我总结了“三看三比法”。

首先,解读图表要做到“三看”:一看图表的标题。标题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对理解试题的核心观点往往有着重要的提示和引导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有的甚至是答案的组成部分。二看图表的内容。图表反映的各种现象大多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体现的,只有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结合标题提示和注解,才能说明事件的发展态势、变化程度或变化趋势。三看图表的图例、注解。图例、注解是图表材料的补充和延伸,如果忽视了表注、图例,就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其次,分析图表要做到“三比”,即“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及图表与图表之间的比较。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可以归纳某种现象的变化趋势或揭示其发展规律。通过图表与图表之间的比较,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如现象之间的联系、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前后联系及因果联系等。

【真题示例】

(一)数据表格类

【例1】(2016·青岛·26)表1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年份\&新建商办企业\&新投资总额\&数量(家)\&年平均增长数(家)\&新投资(万元)\&平均增长

(万元)\&1901—1911 \&326\&30\&8620\&783.7\&1912—1919\&470\&60\&9500\&1187.5\&]

表1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材料中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与1901—1911年相比有了很大发展。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例2】(2016·江西·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表2

(1)根据材料,指出1920—1924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变化:不断减少。(2)主要原因: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例3】(2016·重庆B·9)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表3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6.9%\&0.7%\&1.5%\&19.1%\&1956\&7.0%\&0.1%\&7.3%\&53.4%\&32.2%\&]表3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C.苏联的经济援助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题干表格的表头“1952年和1956年”是关键信息,从1952年到1956年,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大幅下降,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大幅提升。这是因为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例4】(2016·云南昆明·11)表4反映出安徽省鳳阳县小岗生产队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口\&粮食

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19户110多人\&35 000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115人\&132 300斤\&800斤\&200多元\&]

表4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图表,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1979年小岗村人均口粮达到800斤,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D

【例5】(2016·江苏苏州·15)表5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2 0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

表5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题干表格材料中1900年与1870年相比,产量和投资额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而企业的总数却下降了很多,这说明生产和资本趋向集中。

【答案】D

【例6】(2016·四川宜宾·12)经济体制(政策)的创新与调整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

项目 年份\&1913\&1920\&1925\&农业总产值(%)\&100\&67\&112\&粮食(万吨)\&7.650\&4.519\&94.7\&牛(万头)\&6.060\&5.250\&102.5\&猪(万头)\&2.090\&1.750\&104.3\&]

表6

(1)表6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大政策”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

(3)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变化:下降。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经济思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按勞分配。(答对一点即可)实践: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放区等。(答对一点即可)(3)敢于创新(试验);与时俱进;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答对一点即可)

(二)数据图形类

1.线形图

【例7】(2016·江苏南京·10)图1所示现象,主要反映了( ) [深圳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单位:亿元][27][200][400][600][800][1980年][1990年][1992年][1994年][·][·][·][·][·]

图1

A.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根据图片信息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国民生产总值猛增,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故选A项。

【答案】A

【例8】(2016·福建泉州·13)1979—198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金额变化(见图2)的主要原因是( )

中美贸易统计图 [中国对美出口][美国对华出口][ (单位:百万美元)][1979][1981][1983][1987][1989][(年份)][0][2000][4000][6000][8000][10 000][12 000][金额][1985]

图2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③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合所学,从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开始,中美贸易有了缓慢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贸易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呈稳定发展的趋势;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排除③,故选A项。

【答案】A

【例9】(2016·青海西宁·9)导致图3所示时期我国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最高点的政治原因是( )

1957—1961年我国人口变化[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57][1958][1959][1960][1961][(年)][-5][0][5][10][15][20][25][30][35][(‰)] 图3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年自然灾害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我国经济进入最为困难的三年,故选C项。

【答案】C

2.柱状图

【例10】(2016·山东德州·10)阅读图4“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1949][1952][1955][1958][1960][(年份)][0][500][1000][1500][2000][2500][3000][(斤/亩)]

图4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解析】1958年正值“大跃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浮夸风”的盛行导致图示地区水稻产量大幅度高于其他年份。其他选项中涉及的历史事件都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C

【例11】(2016·山东菏泽·23)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工业发展速度/%][0][2][4][6][8][10][12][14][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2.1][1.7][5.2][2.1][3.5]

图5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有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實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大幅度地降低污染排放。

——胡鞍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动期》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参考答案】(1)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应用。(2)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日本工业高速发展;英国发展相对缓慢等。(答出一点即可)(3)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工业革命的推动。(4)适应战争的需要。(5)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

【例12】(2016·湖南怀化·40)读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60][50][20][40][10][70][30][1790][1810][1830][1850][年份][百万吨][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870年][1900年][80万吨][2000万吨] [1870—1900年,世界

石油产量变化图]

图6 图7

(1)依据图6,指出英国煤产量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

(2)图7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发明有关?(请举出两例)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的推动。(2)内燃机和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3)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扇形图

【例13】(2016·广西贺州·13)图8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 [服务业

占34%][农业

占36%][工业

占30%][服务业

占36%][农业

占21%][工业

占43%][1801年][1851年][1901年][服务业

占45%][农业

占9%][工业

占46%]

——[英]迪恩和科尔《美国经济的增长》

图8

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题干的扇形图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幅下降,产业工人的比重大幅提升。1840年左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结合扇形图中的比重变化,可知答案选B项。

【答案】B

【例14】(2016·山西·20)(节选)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简述“沙俄→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历程。 [苏联][13.7%][德国][11.6%][英国][9.3%][法国][5.7%][其他国家][17.8%][美国][41.9%] [] [1913][1923][10][20][1921][1925][30][40][50][单位: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年][0]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统计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的比重

图9 图10

【参考答案】图9:1913—1921年,当时的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经济衰退,粮食产量下降;1917年十月革命后,由于三年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下降;1921—1925年,蘇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图10:1928—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迅速,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例15】(2016·广东·26)(节选)

材料 [归国学者158人

(约占92%)][其他14人] [(a)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出席代表][留学或在国外工作过42人(约占67%)] [归国留学生8人

(约占67%)][其他4人][其他21人][(b)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c)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

(1955年数据)]

——宋健《百年接力留学潮》

图11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参考答案】留学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强化训练】

1.下列针对图12中我国1978—2013年进出口总额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数额(亿美元)] [·][·][·][·][·][·][·][·]

A.数据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C.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D.上图中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阅读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的数据表(如表7)。对数据表所含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B.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改变了近代民族工业整体水平落后的状况

3.图13反映出二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①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 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工业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被称为“世界工厂”。 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在世界中所占的比重由1870年的13.2%迅速上升为38%,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工业国”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共同原因。

材料二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制订了工业化的方针,即“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叫什么?

(3)请结合以上史实,谈谈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图表材料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可爱的小瓢虫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材料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