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恩慧
(贵州省平塘民族中学)
摘 要:随着高中英语教材难度的加深,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和掌握越来越吃力。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个体差异,出现了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既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所以应重视对学困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积极性;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需要掌握其大量的词汇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对英语产生厌恶或是恐惧感。学习环境也是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教师授课死板、家长的不重视都会对学困生造成负面影响。
一、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
1.学困生的自身原因
学习动机是学习任何知识的重点和开端。学生若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原因及目的,就无法端正学习态度,所以会学不好英语。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因为英语是学校要求必修的课程。学生为了在最后的期末考试英语能够及格而学习英语。由于这种浅显的目的,学生对英语也不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家长而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已,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求学生学习英语,学好了以后走出校园有什么用。也有一部分学生想要学好英语,一直坚持努力的奋斗着,却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果。其原因是学习英语方法的落后,导致事倍功半。大部分学困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方法都是靠死记硬背。不会根据词汇结构和语音来记忆单词,或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词典,最后翻译一句话要用几分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自主猜测,导致在考试时做一篇阅读理解要花十几分钟甚至20多分钟。这样不断往复,学生就会对学习英语没有信心,对自己也感到失望。
2.学困生学习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师是给学生传递知识的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教师也只能够做到传递知识,不去关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是把自己用了多年的经验结合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授课,不管变过多少届学生,其授课内容都不会改变。使学生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而不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中。考试是高中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而这个标准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家长应该鼓励和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英语的困难,但许多家长却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只能独自面对压力,苦不堪言。
二、调动学困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策略研究
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日常交流又不用。但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大量进出口商品以及国外企业都需要英语能力较高的人才。若是学不好英语,以后可能连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高中时期,要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增加学生词汇量方面。从班上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10个学生入手,要求他们在手机上下载沪江开心词场,从初一的单词开始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PK,老师每周与同学定时间地点相约,听他们汇报一周战果。随着学生在游戏时的词汇量不断增多,他们听课的眼睛开始发亮,学业水平考试难度的试卷也会从40~50多慢慢上升。几个月下来,学生能在每一次英语测试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达到及格。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在做游戏和与同学的比试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会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师因材施教,采用科学方法授课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有各自的学习节奏与方式,这导致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和教学。对于学困生,教师应教授他们一些学习技巧,帮助他们预习、复习,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放慢教学速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困生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从而获得学习英语的自信。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想要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来充实自己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在课堂上讲授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也会更容易记忆和运用。学困生的英语发音一般比较差,教师可以先教授音标,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发音,这样学生更容易记住词汇。或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放一些英文歌曲、英文电影,做一些英语游戏,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学好英语。
现如今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性语言。所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阻碍。家长应不断鼓励和支持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要多注意学困生对知识理解的速度,采用有趣的、生动的授课方式,耐心地教导,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困生在英语方面能够突飞猛进,有可观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影.培养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5.
[2]郝玉霞.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J].校园英语,2015.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