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各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高中语文课堂上,古代散文的教学内容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对于学生而言,古代散文的教育,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的释读上,也不能仅仅以文言文翻译为目的。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古代散文学习中的学习感悟,并且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策略;文化修养
高中古代散文,并不能用“文言文”这一术语来进行笼统的概括。古代散文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学属性,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文化修养。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古代散文,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作者内心情感上,古代散文有着更为强烈的表达,老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地帮助学生,对内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古代散文在语言上比较晦涩,在内容上又落后于白话文学。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古代散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创设。另一方面,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对古代散文中的内容进行趣味化的探讨,可以有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古代散文的时候,老师不妨根据课文中的内容——“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教室中进行相关的座次安排,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关的人物,根据文章中给出的内容,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像其中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等内容,学生都可以进行形象的表演。还有一些存疑的地方,比如说,“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这句话讲的是樊哙单人闯营。但是,当时鸿门宴上,项羽仅在帐中的卫士就有几十名,老师不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演练,看看相同情况下,扮演樊哙的学生,能否顺利地冲进大帐。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相关的探讨。
二、美化意境,帮助学生深化内容
在古代散文的学习中,老师强调的一项内容就是文章中作者所精雕细琢出的文学意境。在教学中,老师也要注意,不能仅仅是让学生对那些句子简单的背诵记忆,还要帮助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感悟那些内容。通过口语表达以及思想感悟,将书面上的内容,在胸间转化为气象万千的高山流水。意境的美化,可以帮助学生对古代散文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
例如,在学习唐代大文豪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老师就要着重在字里行间的意境上进行渲染,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笔下所倾泻出的江山美景,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其中比较著名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長天一色”,老师可以描述道,“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对句子中彰显的色彩对比,动静的结合,有个更为形象化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多多使用意境描绘的手法来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内容。
三、联系背景,拓宽学生文化修养
学习古代散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作者的研究,了解他的人物生平、创作风格以及这篇文赋的创作背景。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内容,学生能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进行背景联系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对自身的语文推理能力进行锻炼,剖析出作者进行创作的目的,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立体。
例如,在学习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时,从字句中,感受到的是作者豪放不羁的创作风格,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是作者超然的思想心态。但是,紧接着,学生会发现作者的思想情怀陡然变得落寞,开始对人生的短促进行感慨。在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学生就能明白原因何在了。《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惨遭折磨。在多方营救后,于当年十二月被释放。所以,这篇文赋中情感的跌宕,也正包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感慨。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既能对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进行更为精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行拓宽。
总的来说,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老师不能忽视古代散文的教学,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这方面的内容也愈来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既要实时的结合学生的反馈,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改变古代散文教学课堂上那沉闷、严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全面地领会古代散文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
参考文献:
[1]叶挺仓.古代散文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68.
[2]杨晓燕.美育理念在高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体现[J].亚太教育,2015(16):54.
编辑 薄跃华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