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改变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成为目前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他们立足社会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通道之一,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教学是比较核心的一个部分。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主要策略,致力于推进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策略;英语能力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对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也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对于课程目标以及相关教学内容也做了细致的描述,从而为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建议。针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必须先要掌握,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探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首先体现在阅读理解所占的分数较大,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各种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大,因此,阅读理解是决定高考关键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综合素养,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能够直接运用到写作、听力等各个模块,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英语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联想能力,对做题形成一定的逻辑性。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找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影响因素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1)词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很强的词汇障碍。这主要是指部分高中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对阅读理解中所出现的词汇并不能完全认识,从而导致部分句子无法读懂,也就造成阅读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影响阅读理解的整体效果。(2)语法方面。这主要是指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在能掌握大部分词汇的含义下,由于英语语法的困难,导致对句子的理解错误,最后也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3)语意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障碍主要包括对文章的联系及逻辑不能掌握好,在上面一段话读完之后,不能紧接着联系下文,从而出现了阅读理解的障碍。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在这三个方面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主要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主要策略包括三个方面:(1)从高中英语教材出发,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主要是指,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从教材中挖掘相关的知识点,学习阅读理解的主要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任务型教学法為根本,不断进行阅读、教学的练习,综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2)加强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教学相融合,多点突破,综合提高。这主要是指,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及其对语法的掌握和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单个词汇的讲解,以小阅读的方式呈现。或者是通过语法的学习,在专门的阅读理解中进行设计,达到语法运用的实际效果,并同时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可谓是双赢结果。例如:I abandon myself in wasting time=I am abandoned in wasting time。在这句话中可以学习abandon的含义,也能掌握词汇的多种用法。(3)提高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能力。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是考查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就这方面的技巧加强对学生的练习。例如,在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中,涉及各地的许多节日,我们以复活节为例,可以让学生掌握联想性学习策略,复活节的象征主要有以下几种:lilies(百合花)、Easter bunny(复活节兔子)、Easter eggs(复活节彩蛋),通过对这几种事物的讲解,学生就会对复活节和它的象征之物进行联系,在听力材料中听到这几种单词时,就会联想起复活节。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求实。同时,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个人亲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但是在必要的时刻要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点迷津,通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让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真正为其所用。
参考文献:
[1]王其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与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64.
[2]罗江久.影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83-84.
编辑 薄跃华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