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疏导策略

2017-03-24 01:52黄妍
江苏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小豪攻击性行为习惯

黄妍

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疏导策略

黄妍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同的心理诉求,单纯的批评教育治标不治本。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心理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攻击性行为;心理诉求;心理疏导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前任班主任提醒我,班上有部分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喜欢聚在一起打闹,需要特别留意。果然,开学不久,学生小豪的妈妈找到我,告诉我小豪前一天在学校被同学打了,孩子没敢跟老师和家长说,洗澡的时候被她发现了。小豪的妈妈很生气地告诉我,小豪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欺负了。我马上到班上了解情况,5名“肇事者”主动承认了错误。看着这5名低着头站在我面前的学生,我没有马上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我在心里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会一再产生攻击性行为呢?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学生们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带着这些思考,我与这5名学生分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对于打人的原因,学生们分别给了这样的回答。

小盛:“我是第一个打他的。我打他是因为我想和他玩,平时大家都不愿意和我玩,只有我打他们,他们才会来追我,这样才会有人和我玩。”

小顾:“我是和他玩玩的,不是真的想打他。”

小刘:“我就很轻地打了两下。是小盛让我打他的,要是我不跟着打,他就不和我玩了。以前我也被小盛打过,后来我发现我只要跟着他一起打别人,他就不会打我,而且还带我一起玩。”

小姜:“我就打了他一拳。一开始我跑过去想和他玩的,但是看见他们都打他了,于是我也就打了一拳。”

小强:“他们在一起跑的时候撞到了我,我就打了他几下。爸爸说过,如果有人惹到我,我就要还回去。”

我发现,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诉求:小盛是因为对友谊的渴望,小顾和小姜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小刘和小强除了是因为受到了不正确的引导,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我尝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学原理,因人而异地各个击破。

一、试用“厌恶疗法”,开启认知之门

学生会有攻击性行为,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攻击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认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的“厌恶实验”启示我们,如果让学生对攻击性行为产生了厌恶感,那么厌恶的情感也许能驱动学生远离攻击性的行为。所以,我首先对学生展开了“厌恶疗法”,让他们对攻击性行为有正确的认知

1.看图片,明后果。小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对他们来说,图片带来的震撼远远高于文字。我决定先利用图片让全班同学对攻击性行为及其后果有直观的认识。我将小豪受伤的照片以及在网络上找到的一些伤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看过图片后的感受。学生的厌恶情绪被触发,一致认同打人的行为很可恶,被攻击的人很可怜。

2.照镜子,促自省。当遇到学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教师不妨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看自己当时的形象,让他们对美丑有正确的认识。小豪被打的过程正好被学校的监控摄像头拍了下来,事后,我悄悄地让这5个学生回顾了一下自己当时的行为,学生看过视频后都表示非常厌恶当时的自己。

二、巧用“从众心理”,营造和谐氛围

从众会使个人行为朝大众期待的方向前行,所以要消除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班主任要利用从众心理,创造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氛围。

1.改变伙伴群体。当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他们为了能融入群体,往往很容易“随大流”。如果他们常常和有攻击性行为的伙伴在一起,他的攻击性行为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他们接触的都是礼貌、和善的同伴,他们也就不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了。在帮助5名学生远离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我把班级里行为习惯较好的20名学生分为5组,分别与这5名学生结成合作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

2.建立团体归属感。在一个团体内,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就会招致团体成员的排斥。对于学生在新团队里的优秀表现,教师的及时夸赞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转变,激发其在团队中的成长自信。所以我每天都会将学生的改变尽量放大,并给予其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让这些学生发现改变的快乐,加快学生建立正确行为习惯的步伐。

三、善用“普雷马克原理”,寻找替代行为

普雷马克原理是指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针对学生小盛的情况,我做了以下尝试:

1.了解兴趣,投其所好。小盛非常喜欢画画,他的绘画作品经常被美术老师当成优秀作品在班级展出,在校外的各级各类比赛中他也经常获奖,是班级里公认的小画家之一。小盛特别喜欢听到别人对他绘画作品的肯定,所以我把“绘画作品展示”作为强化物,在跟班上的宣传委员沟通后,我们将他选为班级宣传队的一员。我与小盛约定,他不出现攻击性行为就可以换得在教室里布置板报、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为了能更多地在班级里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小盛开始努力控制自己不好的行为。

2.层层递进,改变频率。在行为纠正中,最初的强化物力度不适宜太强,等学生好的行为初步形成后,再逐步加强力度并减少频率。

一开始,我和小盛约定,如果他一周都没有攻击性行为,就可以在教室的作品栏里张贴一幅自己的作品。坚持2周以后,我和小盛的约定升级,如果他连续一个月没有攻击性行为,每月可以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张贴一张大幅作品。坚持一个月后,我和他约定,如果他坚持2个月没有攻击性行为,可以选择多幅作品张贴在学校艺术走廊上。不断的刺激和强化让小盛充满了动力,他开始主动承担布置黑板报的工作,因为工作认真出色,得到同学的肯定和支持,朋友也越来越多。巧妙借用小盛对绘画的期待心理,不仅帮助他远离了攻击性行为,还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帮他找回了自信和友谊,寻找到了替代攻击性行为的新的行为习惯。

每一种攻击行为背后都有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心理,巧妙运用相应的心理效应,为学生减少乃至消除攻击行为创设了宽松的氛围,也为班级其他学生的交往创设了安全的环境。

[1]赵希斌.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贝特·萨勒.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M].王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米里亚姆·恰恰姆.图解儿童叛逆心理[M].郑莹,译.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2.

G625.1

A

1005-6009(2017)31-0058-02

黄妍,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二级教师,2016年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小豪攻击性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赞美的力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爸爸去哪里了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犟孩子的转变
帮帮“着了魔”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