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丽萍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玩出了名堂》教学一得
文 | 王丽萍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但不管是哪一种创新模式,强调的都是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才能激发出他们智慧与潜能,从而使其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与快乐。
课堂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而有层次的互动。传统意义上,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无外乎读读课文、圈画生字、自学质疑,往往收效甚微。我认为,只有将学案与教案结合,把课前预习转化为学生的课前探究,才能让学生提早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的问题要有引导性 在《玩出了名堂》这节课的课前探究中,我首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是如何看待“玩”的。通过学习列文虎克的故事之后,我再次询问孩子们对“玩”的看法。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我在《玩出了名堂》这节课的预习作业中,特别设计了对三个词语的探究学习:“名堂”“拜访”和“英国皇家学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到底是什么?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都千里迢迢来拜访他,这是为什么?英国皇家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为什么要聘请一个看门人为会员?这对体会课文内容和人物感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孩子们课前查阅了这些词语,他们就会主动走进探究的课堂。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课前探究作业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在《玩出了名堂》这节课的课前探究作业中,提到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这使学生的课上学习得以前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师习惯直接“给”知识,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知识的源泉。
引导学生获得而不是给予 在《玩出了名堂》一课,课上重点探究的问题是:列文虎克通过玩镜片发明了放大镜,又在玩放大镜时发明了显微镜,他是怎样玩的?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学时,我没有按照以往的课堂模式,带领学生找重点句、抓重点词语,而是在把问题抛给学生后,静静地等待,直到有学生主动举起手来。有学生说:“我从‘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这句话看出,这正是他的兴趣所在。”我及时点拨他:“说得很好,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你从文章中还有别的体会吗?”这时,学生往往能将自己的观点加以提炼,并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堂把教师的被动给予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获取。
组织学生探究而不是观望 为了丰富学生的认识,我特别引入了一段文字资料:“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列文虎克兴致勃勃地将能够想到的小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放在镜下,观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显微镜下蜜蜂腿上的短毛,竟然如缝衣针一样地竖立着,让人有点害怕。随后,列文虎克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甲虫的腿……好奇心驱使下,他开始制造更大倍数的显微镜,去看清楚更小的物体。”学生们看后,对“越玩越有劲”不再是表面化的浅显理解,而是引起了他们更加深刻的内心思考。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疑惑区,及时提供思考的垫脚石,提升孩子们的原有认识。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生作为一种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经验、兴趣、思考、灵感进行预习,预习中获得的认识、思考会在课堂中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判断、重组教学中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随时把握教学中闪动的亮点,加以充分利用,将会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孩子也会在教师的引领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