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美玲
理念引领,深入实践积极应对中考改革挑战
文 | 刘美玲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是一所公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在望京高新科技园区。学校中考成绩连续十五年位居朝阳区前列,连年被评为朝阳区中考工作优秀学校,2016年市区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的录取率达88.3%。近年来,随着北京市“新中考”改革方案出台,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打破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惯例。为了抓住这一新的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学校不断加强理念引领,深化教育改革实践,积极迎接新挑战,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树立了良好的地区教育形象。
新中考改革方案出台以来,为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中考改革理念,明确新中考改革方向,学校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开展集体学习和专题讨论,逐步明确了改革思路。从教师教育观念更新入手,通过组织集体学习、专家讲座、展示交流、考察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学校全体会上校长、书记亲自宣讲新中考改革精神;校本培训邀请李奕委员、顾明远先生、台湾许育建教授和朝阳区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到校开展新中考改革专题讲座。
新中考改革倡导中考试题的“考宽”和“考活”,倡导“五个考出来”,这将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为了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新中考“教宽”“教活”和“五个教出来”要求,学校做了如下改革尝试,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一是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技术支持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学宽”和“学活”提供更多机会。课上学生不再一味听老师讲解,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组织、参与、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课上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实践、表达、展示机会更多了,特别是在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是转变学习方式,开展丰富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学宽”和“学活”提供时间空间。学校充分利用学科10%综合实践课时,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开展了“行走中国”国内研学旅行课程、“行走家乡”京内博物馆研学课程,还免费为每名学生提供一本北京博物馆指南,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把教室搬到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
新中考改革的实施同样也对学校的制度和机制提出了挑战,加强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新中考改革的需要。
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整合课程 新中考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学科知识学习显然无法满足学生适应新中考的需要。因此,学校鼓励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整合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美术学科整合开发了“走进故宫博物院”课程,各学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包含人文、历史、建筑、审美等多角度的综合性学习课程。
打通学段边界,探索九年一贯育人模式 新中考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考查。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办学优势。为此,学校通过打破学段分界,探索实施了5.5+3.5中小衔接教育课程,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衔接教育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身心发展的无痕对接。
打破行政班制,探索“走班”“选课”机制 面对新中考的“5选3”制度,学校果断提出了“打破行政班,实施走班选课”的工作思路。目前学校初二年级已经利用上学期期末复习,让学生过了一个月的“走班”和“选课”瘾。将学生选考学科成绩按照新中考方案进行换算,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两张不同的成绩单,通过对这两份成绩单的比较,让学生体验了新中考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利好,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