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2017-03-23 16:16许治彬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许治彬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老师,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的主要动力源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切感情。历史课程不但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可以正视历史,谨记教训。但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对其缺乏一定的学习热情。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活跃历史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历史的真正魅力,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必须做好历史的教学工作,所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趣迫在眉睫,如今,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是观念问题。当前初中阶段并不重视历史教学的价值,且历史教师也会放松要求,只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课堂中也只讲解考试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知识,其最终目标便是提升学习成绩,很少会涉及学生的能力、情感以及价值等层面内容,这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历史学习必然会陷入困境。其次是课程设计问题。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历史教材也逐渐趋向科学化,随之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但在实施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合作研究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期间需要学生查阅较多资料,而资料提供、资金支撑等问题也限制着此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由此,现实教学中,依然有很多历史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表述语言也过于抽象,学生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记忆,很难发挥历史课程的实际教学价值,学生也无法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再次是教学主体问题。由于对历史学科缺乏重视,以致初中学校普遍缺乏历史教师。同时,在当前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并非专业出身,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而这些都会限制历史教师的教学信心。同时,学生也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且学习历史的根本动机便是提升学习成绩,认为只要记好笔记,并背熟所考知识点即可,而对与自身成长联系较为密切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等内容认识比较肤浅。最后是教学方法问题。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多数初中历史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专业素养较差且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教师也只是按照复习、讲课以及画重点等方式进行教学,很少会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创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限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致无法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二、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期间教师需要传授知识,而学生也需要接受并掌握知识,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则可以实现师生的平等,教师与学生也会做到互相尊重,教师也会散发出个人魅力,从而学生可以真正的喜欢教师,喜欢学习历史,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创立科举制”一课时,教师便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将教材中的科举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高考、中考等相联系,并提问古代科举制度与当前考试制度的区别,通过问题引入实际教学,使学生快速接受教材内容的学习。

2.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学科内容,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以往单纯记忆历史事件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有效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确保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历史,在实践中激发历史的学习热情,进而实现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

3.利用现代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始走进历史课堂,丰富了教学方法,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可以直观、深入地了解体会历史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农耕生活的图片与视频,之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使学生直观体会到农耕过程,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之后再讲解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农耕知识。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便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并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实现历史情境再现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原本生动、丰富的历史教学显得比较刻板、生硬,无法展现此学科应有的魅力,以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情境再现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并对历史事件具备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可以直观形象地学习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历史教师在讲解“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一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再现的教学方法,“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一课讲的是黄继光以及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搜集各种革命先烈勇于为革命献身的视频与图片,使学生对当时的战斗场景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观察与感受,从而可以深刻理解与认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确保历史教学质量水平的同时提升了其有效性。

總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但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引进课堂,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学习之中,从而可以使历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海祥.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6(5).

[2]李远.激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北京H中学学生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彭辉.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鸦片战争》一课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李娅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