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财芳
摘 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其实施德育的独特优势。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识字教学”“课文讲解”及“作文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德育的有效渗透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识字教学;课文讲解;作文写作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在教学基本实施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特征的学科,教师应当积极挖掘该学科中蕴含的丰富人文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语文修养及道德水平等的均衡发展。”这就表明了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一、在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生的基础学习内容,对于学生丰富汉字积累进而推动日后其他学科的更好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这就表明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不容忽视的地位。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识字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而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渗透。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就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并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疆”这一汉字时,笔者就将其拆分成了“弓”“土”“一”“田”“一”“田”“一”七个部分,并向学生详细阐述了其具体含义:一个国家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由众多英雄烈士用弓箭等武器捍卫一田、一田的土地才最终形成的。由于这一过程格外艰辛、格外坎坷,所以我们更要捍卫国家领域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田地。如此拆分记忆法,不仅使得学生深刻记忆了“疆”这一复杂汉字的结构,同时,更是深刻明确了其内涵,而后者很显然为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存在切实可行性。
二、在课文讲解中有机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讲解作为向学生渗透德育的有力突破口,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德育渗透。相信,此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课文认知效果,同时,还能帮助他们真正从中汲取到有益的成长价值营养。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带领学生着重分析了李丽和林园园对话过程中的语气态度。如,由“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一句可以体会出李丽同林园园商量以及请求的语气;由“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一句可以看出林园园并不乐意借给李丽绿铅笔的态度……再结合自己平时生活经历,细细揣摩李丽和林园园对话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明白了林园园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笔者趁势启发到: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环境中,需要同他人进行密切的互动与交往。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正确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在别人向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积极施以援助之手。養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此,不仅帮助学生深入把握了《蓝色的树叶》这一文本的主旨内涵,同时更使他们自觉树立起了助人为乐的端正价值观念,真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在作文写作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语文学习时间与精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作文写作教学的有利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巧妙渗透。这也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如,在某次以“诚信”为话题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并没有要求学生直接开始写作,而是首先组织他们以该话题为中心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辩论活动。在该辩论活动中,学生自觉组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持有“诚信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必须遵循的基本观念”,另一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条件下诚信已经不再重要了”。双方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展开了思维的激烈交锋。这一辩论活动不仅使得学生明确了现代社会背景下继续坚持诚信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得他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使得他们自觉坚定了日后诚信待人、诚信待物的正确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写作,学生自然更有话说、表达更为流畅,文章质量自然也更有保障。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领与指导。因此,德育应当始终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加强语文教育同德育的有机融合既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征的客观要求,又是夯实学生语文修养的客观要求,更是促使学生道德素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及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