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淑英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发展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提出的主要发展战略,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该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传播绿色化学的理念,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文章简单地描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简单介绍了渗透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渗透;绿色化学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已经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生产能源也更多地选择环保清洁型,企业在生产时也更多地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原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而这种环境保护的理念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化学理念,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这种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渗透可以对环境保护的开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宣传绿色化学
能够对人们的行动起到影响和支配作用的是人们的思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强化学生绿色环保的观念,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绿色化学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自觉地进行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将各种有效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多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让初中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在人们的生活中化学所占据的地位,我们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工业图片或者是影像资料等。在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教师就需要对化学所带来的益处和弊端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确地进行了解,并且通过这些了解更加重视化学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在学生对污染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应该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教学当中,清楚地讲解绿色化学理念的特点,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会因为绿色化学理念的影响而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重视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实验三废”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而在实验完成之后应该适当处理这些“实验三废”,但是有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所以对“实验三废”也是随意丢弃。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环保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教育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该注意实验室的通风,要保证良好的实验环境,按照规定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废弃物,并且要注意清洁实验仪器和实验桌面。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浪费,教师应该多使用微型化学实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约实验经费。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将化学药品的浓度适当降低,这样在保证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不断地改进化学实验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绿色化学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
三、化学试剂要限制使用
化学药品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通常都会用一些药品。教师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明确绿色化学的原则,引导学生遵守这个原则,在化学实验中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品,选择循环再利用的实验方法,或者是一些产物易分离、污染小、装置简单的实验材料,如果在实验中必须要使用有毒物质时,要做好保护措施,并且在实验后也要进行有效的处理。比如,学生在进行取氧實验时,无论是运用KMnO4、KClO3或是MnO2都会在实验后产生各种混合物质的残留,并且对于这些残留的物质也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电解水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实验,这种方法可以获取O2和H2,同时又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废弃物。
四、有效处理实验中的尾气
大多数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只注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有些实验的尾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却没有进行考虑和重视,这些尾气在污染空气的同时也会伤害到人们的身体。所以,为了强化对尾气的处理,减少或避免尾气带来的危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绿色化学为原则进行化学实验。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装置,由于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进行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可避免有一些一氧化碳溢出,所以我们就可以在实验中增加一个装置收集尾
气,将这些尾气直接导入石灰水中溶解,从而避免排出的尾气污染空气。
总之,由于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产生的一种有效应对措施就是绿色化学理念,而我们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对这种理念进行有效的传播,并且将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王丰.绿色化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探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
[2]冯铃慧.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J].科学咨询,2011(4).
编辑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