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维
摘 要:数学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为学生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阶段,初中数学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以数学概念导入为基本切入点,通过引进新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导入;方法;有效学习
《初中数学新课程论》中强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引进新型数学概念导入方法,增加趣味元素,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上课之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目录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数学的导入模式很有必要的。
一、引进多媒体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在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态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视频,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初一数学(苏教版)《数轴》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画法,同时学会将一些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相互对应关系,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本课概念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出一系列的數轴动态模型,使学生观察数轴的基本构成特点,并会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把数轴的各个部分分裂出来,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补充自己所总结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具体的数轴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数轴的概念来源,分析有理数和数轴上基本点的对应关系,完成本课的课堂教学。
二、设置具体情境导课,促进学生理解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得以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合理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可观的、可触摸的教学环境中理解教学内容,促
进学生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轻松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初一数学(苏教版)《比0小的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负数的基本特征,并学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同时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分类。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带领学生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导入本课“负数”的基本概念,即“教师给学生带来温度计在课堂上测量教室的具体温度,并把温度计放在一格有冰块的水里看具体的水温,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试着写出这两个温度的表示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负数”的基本概念,即“比0小的数即负数,正数与负数分别表示意义相反的量。”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其他概念“有理数,无理数”,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熟悉掌握这些数字的具体表示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教学情境的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导入语言的艺术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在往往上课时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采用的按部就班式及枯燥无味的语言课堂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的语言风格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以及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度。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能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化,
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的幽默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点尽可能地编入应用题或者日常的生活经历中。使用艺术性或有模型的教学语言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数学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概念导入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不断提升其数学专业素养。总之,创新初中数学概念课堂导入方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邢勇.初中数学教学导入方法之我见[A].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李凯.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之我见[J].学周刊,2013(29).
编辑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