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激趣,课堂有效教学的切入口

2017-03-23 14:49黄胜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创设

黄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设计生动且有趣,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发现等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现就怎样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中数学方面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要注意挖掘,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采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一上课,教师先让几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年龄和过了几个生日。学生汇报踊跃,这时教师再抛出趣题:小明今年8岁,他的哥哥大明到今年为止,只过了3个生日,请你想一想,大明今年几岁?学生看了很迷惑,怎么哥哥年纪大,过的生日却比弟弟少?他们议论纷纷,都急于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情。这时教师揭题:“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探究新知的心情油然而生,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教学“利息”一课,我事先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去银行或上网进行调查。学生获得了不少知识和资料,如储蓄的意义、种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缴纳利息税,怎样缴纳利息税,现在还缴不缴;还知道了教育储蓄、国债是免缴利息税的……由于有了这些生活体验,课上学生的热情可高了,学习起来也轻松多了。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儿童们普遍喜欢的活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这方面的游戏活动,启发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去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组织了一次师生抢答赛。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一齐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奇本领让大家很羡慕,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教师应势利导引入新课:3的倍数也有自己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就使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去探究新知。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剪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并算出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几度。通过这一环节学习,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都是180度”,此时学生急于想证实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教师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安排学生再去剪一剪,拼一拼,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三角形的位置、大小、形状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总是180度。这样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自主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性质,学得輕松,还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具有实用性,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入手,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学校校办厂交给我们班一个任务。”学生都以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师,教师接着说:“校办厂接到一份订单,要加工50000只‘莫斯利安的包装盒。还让老师带来了几个样品,请我们帮他们算一算一共要用多少硬纸板。”同学们迷惑了,“这个知识我们还没教,怎么算呀?”教师抓住时机接着说:“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数学问题,好不好?”学生兴奋地说“好。”带着求知的渴望开始了探索学习。

再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教师这样导入:“我们学校新盖了11层的教育大厦,你们知道它有多高吗?”大多数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少数学生想到爬到楼顶用一根长绳子垂到地面,作上标记,再量出绳子的长度。但有人提出太危险,也不现实。还有学生估计大概高40米或50米,但大家认为误差较大,不够精确。大家莫衷一是,都不由得把目光投向教师。教师顺势说道:“我既不要长绳,也不要爬楼,只要一根标杆、一把米尺,便能知道教育大厦的正确高度。你们想要学这种本领吗?”学生情绪高涨,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只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生新.激趣·激思·激情: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J].甘肃教育,2015(14).

[2]刘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激趣法[J].好家长,2015(2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创设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三角形分割问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