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构想

2017-03-22 09:10李化树魏红梅叶
关键词:改革教育

李化树魏红梅叶 冲

(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达州 635009)

管理研究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整体构想

李化树1魏红梅1叶 冲2

(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达州 635009)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深化认识与行动自觉以及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几大关系,科学把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保障,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等方面着力,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教育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教育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极深,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重要关头。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冲破陈旧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制约发展瓶颈,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提升发展质量水平,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攻坚克难、突破发展瓶颈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双一流”、“双创”建设,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行动自觉,是早日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抉择。

一、正确处理好教育综合改革的几个关系

发展牵引改革,问题倒逼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解决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正确原则。用系统的观点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改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好“五个关系”。

1.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

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深入调研,问计于民。在坚持正确方向和总体框架前提下,鼓励地方、基层大胆探索,鼓励不同区域差别化试点。

2.处理好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的关系

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既要冲破笼子,跳出条条框框,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又要谋定而后动,科学有序,善于积小胜为大胜。

3.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适应五位一体总布局,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注重顶层设计与分层谋划对接、长期性与阶段性衔接,抓住着力点,找到突破口,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4.处理好深化认识与行动自觉的关系

解决好知与行相结合的问题,坚持以先进的思想为引领,在认识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让改革目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5.处理好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师生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更要协调发展。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二、科学把握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

把握好改革的方法论原则,准确分析国情省情区情,科学研判发展大势,不断彰显工作主题,努力细化改革目标,切实落实发展任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辟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是加快推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治国兴邦的根本遵循。

1.促进发展原则

改革的目的是推发展、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强活力,破除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破解人民群众急切期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只有坚持以发展为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改革才能保证正确方向,凝聚群众智慧,为“双一流”“双创”提供不竭动力。

2.问题导向原则

解决问题,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有的放矢,全力聚焦并着力解决影响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主要问题,瞄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3.统筹协调原则

综合改革是由若干专项改革构成的系统改革,涉及多部门、多因素、多领域,要健全工作机制,重视加强各项改革及各部门、各要素间的统筹协调,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建立健全工作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集聚强大创新合力,确保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各单位、各部门、各区域实际情况和改革实践相互衔接、同步推进[1]。

4.循序渐进原则

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要求,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思路,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要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制约部门、单位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从工作有基础,思想有共识,群众能感知的环节突破,以核心改革促进其它方面的改革。

5.因地制宜原则

改革要取得成效,既要学深、吃透、悟准国省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区域、部门、单位自身实际,充分考虑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谋划,科学施策,坚决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三、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保障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事业攻坚克难、突破发展瓶颈的内在需要,是我们抢抓机遇、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设计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完善方案,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落实保障,精心施工,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力争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

1.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国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地方教育局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牵头领导、具体指挥,专项小组、综合改革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项目单位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分工合作、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改革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综合改革常规工作制度、专项议事制度、项目监管制度、项目评价制度,定期听取项目单位、职能部门项目实施进展汇报,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和最新情况,督促落实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高校综合改革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地方教育局办公室履行协调推进、检查评估项目实施等具体职能。

2.强化统筹协调

完善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改革推进机制,避免改革的碎片化,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按照部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2020年)》精神,根据部省教育行政部门综合改革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等五大重点领域的工作方案,建立部省和地方联动推进重大教育改革的风险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运行管理机制,确保顶层设计与基层和教育机构改革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取得实效。部省级层面负责研究制定重大改革方案,出台相应改革政策措施,部署各地各校落实。健全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发挥各级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咨询委员会督政督学作用,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综合改革公共治理的积极性,凸显教育政策研究智库社会中介评估监测功能,突出教育综合改革专业性,体现科学性,增强实效性。

3.注重宣传引导

面向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多形式、广角度、全方位深入宣传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展示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和重要意义,增强师生员工对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改革举措的认同感,提高师生员工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的执行意识,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争取各方理解支持,积极回应师生改革期盼,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国全省上下形成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生动局面。举全国全省之力,集各方智慧,共同落实好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

4.狠抓督查监测

建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改革措施的分管领导、责任单位、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建立综合改革监督检查机制、改革信息发布制度和工作考评、奖励制度,加强改革舆情的监测与研判。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改革实施情况。要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跟踪督办、适时评估、及时总结、定期通报,针对“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对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进行充分研究,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和动态调整,优化工作方案,完善工作举措。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公室要就重大任务和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向部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教育部及省厅教育工委汇报。项目试点单位要建立年度改革发展报告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评价体系,建设综合改革基础数据库,对综合改革的实施进展及效果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重视总结推广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周期3-5年,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项目试点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深入挖掘试点项目的突破口、创新点,积累典型案例,培育特色和亮点。特别是在改革实践中涌现的定位准确、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有效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所形成的新体制新机制,具有突出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等等,要及时总结,扩大宣传,推广示范。对新形势下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教育如何高位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如何有序推进、管办评分离如何得到落实、教育对外合作开放如何切实加强等重大问题所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和深化改革方向示范意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要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参考依据,提供省内外兄弟单位学习借鉴。

四、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

充分认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紧迫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找准综合改革的方向路径。准确把握改革要求,大力开辟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准确把握治理方式,加快推进法治教育的建设进程。准确把握工作主题,积极促进教育民生的持续改善。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定不移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引向深入。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搭建高校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基地,提升成果利用率。

(2)创新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途径

强化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完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开放办学,实现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

推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广泛的实践平台,创新实践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全程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力度,积极采取“内培外引”等多种措施,建设“卓越计划”教师队伍[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优化导师队伍遴选机制,重视导师队伍考核,加强导师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3]。

(3)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媒介助推作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顶层设计。发挥主渠道的引领作用,以课程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研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作用,激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着力研究建立起多维度的课程教学考核模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人格品位高尚的一流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4)优化艺术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艺术教育质量。完善中小学艺体教育体系。合理进行艺体教师岗位设置,优化中小学艺体教师结构。创新城乡学校艺体教育结对机制,加强农村学校艺体师资配置。完善体质健康培育体系。以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完善体育活动和俱乐部教学的学分认定制度,完善学校学生体质监测体系。构建多元体育教学模式。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1)深化高校、政府和企业协同合作

注重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共同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办学模式。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设立专门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和规范高校和社会的合作行为。通过舆论引导、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投入保障、信息服务、评估监督等手段,对高校产学研合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建立高校服务机制。加强高校间横向联系互动交流,实现多学科、多领域资源共享,推进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实验室共建、科技联合攻关等。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形成相互合作、相生相长的产学研合作生态链。

健全社会联动机制。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产学研合作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形成“政策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健全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打造“产学研合作生态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2)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引领、教育部门与学校联动”工作机制,职高生直升高职院校机制,打通高职与应用型大学的流动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平台。建立职业技术职称、学历、学位等级认证制度及认证入职制度,建立学制灵活、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学位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探索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制度。完善“专升本”、中职学生对口升高职制度。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4]。

(3)完善教育涉外法律法规

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夯实人文基础。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原则,完善教育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做好留学工作,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坚持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并重,坚持完善服务与依法治理并重,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为全面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3.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1)探索管办评分离机制

明确管办评分离主体权责关系。依法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评价机构三大主体的基本权益,明确其义务,确定主体责权利基本法律关系。突出法定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的法定属性。推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权力和义务都回归法治轨道,有效杜绝其滥用行政权力现象的发生,提升治理教育的能力。

(2)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

强化二级单位绩效考核。构建激励机制,注重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有效的部门绩效与预算拨款分配数挂钩的导向激励约束机制,创新部门工作活力。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以制度化强化二级单位“一把手”的财务管理责任,强化经费使用监管。

推行全覆盖预算绩效考核。实施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资金量大、政策性强的项目实行重点考核。学校财务处作为评价主体,依据学校工作规划选择3—5个项目作为绩效考评的重点考核项目。同时,当年未确定为重点考核项目的其他项目均作为一般考核项目。

进一步优化财务指标体系。学校项目众多,每个项目对于经费使用有特殊性,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将各个项目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科学设置绩效指标。

实行经费管理项目责任制。通过建立经费管理项目责任制,强化申请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更新内部治理观念,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将加强学术组织、依法治校、章程治校等理念和方法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贯穿改革实践,增强改革的科学性。进一步梳理学校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进一步认识部门、单位、个人在学校内部治理中的作用,增强改革的责任性[5]。

科学设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健全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高校实际,建立“统一领导,二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完善高校二级人事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强人事宏观调控职能,促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优化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二级科研管理体制,明确学校与各院系部各自的管理目标、分清责任、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

(4)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权力清单划定要做到有法可依。遵循职权法定原则,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坚持“定变统一”,将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等作为行政职权的依据。坚持“点面结合”,既全面清理又突出重点,特别是要把教育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坚持“权责一致”,确立职权,明确承担责任主体坚持“动静平衡”,建立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行政权力事项、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同时适当保持相对稳定性。坚持“上下联动”,及时出台主管部门政策文件,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鼓励学校探索创新[6]。

多方位改革“双主体”办学模式。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性,形成有区域性特征的专业,设置对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的课程。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架构合作平台,校企资源深度融合的支持平台。强化政策保障力度。

(5)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拟定校长分类培养目标。明确校职称改革评价主体。实施校长公选制度。规划校长队伍建设目标,采取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完善校长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完善中小学校决策制度。坚持学校的自我评价与领导部门的督导评价相结合,学校管理过程评价与学生群体质量评价相结合。坚持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灵活性相结合。正确处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案。

消除中小学依法治校误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民主与法治,完善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等各自职责、权限、规则和程序,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制度,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6)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

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

4.统筹教育资源配置

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人群差距。

(1)完善学区管理体制改革

确立包括学区、市域的区域发展理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规范协调各相关利益者关系、权限和义务,理顺学区内、学区间、学区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学区联盟的治理结构,借助章程改进和完善区域内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区联盟协议的签署,制定学区章程,学区教代会制度,完善学区经费管理政策,校长教师的流动政策,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和培养制度,招生制度,文化建设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区联盟的配套政策,包括经费统筹和保障、政策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后勤保障等[7]。

(2)整体推进市域教育协调发展

树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个性特色创建的发展理念,强化政府在统筹落实人员编制、经费、干部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方面作为,切实解决县区间、校际间、城乡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的保障工作体系建设。

加大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工作力度,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探索以高考评价方式改革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通过有效督导,推进改革的深入实施。

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完善乡村教师保障激励机制

优化“特岗计划”,政府、社会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生存和生活环境。政府要协调城乡差距,整体改善乡村公共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让教师乐土、乐乡、乐教。注重岗位补偿和改善住房条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继续优化旨在提升乡村教师职业成长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内在职业成就动机。

(4)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以开放教育理念,构建开放教育制度,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创新开放教育服务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区域间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

5.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1)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按照高等学校分类管理要求,实行高等院校分类设置,从以分级设置(专科、学院、大学)向分类设置转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中,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类别部分,并置其于普通大学同等地位。

(2)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

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用结合的激励和促进机制。在教育部指导下,地方政府统筹产业行业发展,教育、人力资源、发改、统计等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引导行业人员参与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在重大政策研究、人才供需监测、职业资格制定、就业准入、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评价、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在法律层面,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出台有利于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教育立法和鼓励政策。[8]

(3)建立科学、规范、专业化分类评估制度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出台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例如: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专业群)认证及评估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评价标准等。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分类评估引导地方本科各院校转型发展。

(4)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给予应用技术大学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选择转型试点院校,中央和地方政府设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改变现行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按学校类型确定财政拨款标准。制定鼓励企业投资教育的法律法规,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办学。

(5)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扩大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权,在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指导下,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根据地方主导产业和技术领域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扩大学校引进教师的自主权。改变现行职称评聘指标体系,吸引更多企业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能手进入高校或在学校兼职。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制度,引导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6)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制定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引导或要求企业进入高校,强化企业与高校合作育人的意识和社会责任,促进校企双赢。转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更多服务学校和企业,成为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

[1]杨道宇.试论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14(4):31-35.

[2]吴瑾,王宜怀.“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4):35-38.

[3]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42-43.

[4]曹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41-45.

[5]侯志峰.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的内涵、要素及战略重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39-144.

[6]曹国永.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1-14.

[7]张福昌.关于深化省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1):1-7.

[8]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2016-12-09)

李化树(1964-),男,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等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NO.15XJL021);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猜你喜欢
改革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