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纪茹+韩栋+孙荣秀
【摘要】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很多,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本文以普通话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其核心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让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在校生整体人文素质状况令人堪忧。从院校层面讲,很多高职院校更为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注着其创业就业能力,忽视或减少学生人文知识方面课程的开设;从学生层面而言,一些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缺失,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人生理想及目标不明确,创造力、想象力、感悟力缺乏;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美育知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缺乏等。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汉语文教师,就自己所担任的一门普通话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结合授课内容,我们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在开篇第一堂课,给学生提出上课要求和本课程结束要达到的目的——其一,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二,纠正发音错误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词语的误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于我们母语的使用不规范,声韵调错误,甚至有的领导在大会讲话时也是错别字连篇,引起听会者的阵阵嘲笑,领导本人并不介意,以为是小事一桩,不必小题大做。
教师设计课堂练习,给出常用词“因为 教室 质量 挫折 潜力 脂肪 焗油 熏陶 矩形 脊梁 清楚 尽量 处理 恶劣 卑鄙……”,这些词语没有生僻字,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全读正确。通过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经常读错别字不是小事,规范使用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热爱祖国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基本的人文素养的体现。
其次,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相关问题,谈到语言文字工作不是单纯的说好普通话,还包括写好规范字。所以在教学中不仅注重规范学生的语音,还强调规范汉字的范围及其规范书写的重要性。比如,从正确的握笔姿势说起。现在很多高职学生不会握笔,拿起笔不会写字,写出来错别字不断,字形好看者更是寥寥。学生很认真地按照老师的示范姿势纠正,因为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尽管现在很多时候是机打文件,但是书写规范的汉字也是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的体现。
讲到规范汉字,我们通常采用排除法,以具体例子分析什么是规范汉字,在书写时要用心和细心,首先要写对写规范,其次再说写好看。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语音知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比如讲到声调,是我们汉语所独有的,抑扬顿挫,是普通话的神韵,使学生热爱母语,规范使用母语。举例子,一个美国姑娘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不能区分“问路”还是“吻路”闹的笑话,学生们在笑声中深深体会到声调的表意功能,体会到我们普通话的音律美,从而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独一无二,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四,朗读优秀作品,体会普通话的节律,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在讲清普通话水平测试项朗读的要求及评分标准之后,重点讲解普通话的节律,让学生掌握朗读的要领。音频播放播音员范读的作品,让学生不只是听规范的读音,更要去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比如《白杨礼赞》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苏州园林》感受我国园林建筑之美;《读书人是幸福人》品味读书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听完范读,学生自己根据要求读作品,规范语音、把握节律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作品的情感及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渗透,慢慢的积累和沉淀,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注重说话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虽然普通话水平测试时的说话项是狭义的,但是在讲课时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广义的说话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不会说话的人,要么口齿不清、颠三倒四,要么啰哩啰唆、缺乏条理。说话之要义在于重内容,合逻辑和有文采,有的说,说的对,别人爱听。
从分析话题入手,30个说话题目,都是跟自己的生活有关。题目本身就蕴含着深深的人文情怀,比如“我喜欢的节日”、“我知道的风俗”,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我国又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又有着不同的风俗,课上分组练习,同学们介绍各自所了解的风俗,分享中华大家庭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练习了说话题目的同时还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再比如“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类话题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做法,谈谈个人修养方面的成功及不足,自己对环境保护做了些什么等,在冥想内容和组织语言时反思自己曾经的所为,分析评价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做法和不好的现象,同时也就能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等。
各小组推荐学生代表,指定“谈谈个人修养”、“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我喜欢的节日”等话题进行说话练习,根据学生说话情况,老师按评分标准点评,并分析内容,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文素养情节。通常在进行到这个环节的时候,从学生们交流的内容及交流之后的态度表情来看,大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说话3分钟的漫长时间,还能感悟到话题内容所表达的人文精神,爱祖国、爱生活、爱环境、爱集体、爱家人等。
在大学教育阶段,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开设一些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现代应用文写作、影视欣赏、普通话等,学习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李泓.《職业教育研究》 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