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
【摘 要】普通话教学普遍存在针对性差和学生不重视等问题,全媒体时代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普通话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43-01
网络技术近年来在各种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普通话的教学实践中,电脑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也被迅速地普及和应用。因此,在全媒体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应重视并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沟通功能,构建与自主学习相适应的信息平台,促进普通话教学的健康、高效实施。
一、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重视知识,轻视能力。高校普遍将普通话这一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授课多为大班级的方式,因此学生数量较多,教师难以针对每位学生的发音问题加以纠正。为确保课堂上每位学生均能学有所获,尽可能不漏掉发音出现问题的学生,就只能实施全面、系统但较为浅显的教学,即使安排了练习,也因缺乏足够的时间而难以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发音,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高。
(二)学校与学生缺乏对普通话课程的足够重视。为数众多的高校与学生不够重视普通话课程,且该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测试、检验环节,因此学生上课较为随意。为确保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但课时的不足限制了普通话教学的有效开展。此外,很多高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确保学生能通过考试,因此导致了学生抱着突击式的学习态度来对待,“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普遍。但是,普通话的学习并非一时之功,它需要学生的持之以恒。
(三)很难有效改变课堂内外的“双语”现状。“双语”指的是学生在普通话的教学过程中用普通话,课堂之外就自动转换为用方言交流。根据普通话的教学经验可知,课堂内外形成了“双语现象”。教师在授课时大多重视营造相应的课堂气氛,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将运用普通话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没有把课堂上的相关练习在具体口语表达中加以运用,导致缺乏足够的普通话综合语感。
二、全媒体时代普通话教学与创新的发展策略
(一)创新性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平台的运用上,应积极扩展信息技术,辅助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范围,与学习者的感知特点相结合,对信息技术的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其一,在普通话的教学中,朗读、轻声与说话均为音位外的普通话学习与训练项目,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轻声的演示、朗读节奏的控制、说话训练的实施等难度并不大。朗读训练时,笔者按照当前常用的“快看慢读”训练原则,以PPT工具的计时器设计出受时间限制的语句显示,两者结合,进行一个或者一组短文的朗读训练,从而有效实现帮助学生在内容、表达与心理等方面的分析和控制。其二,在普通话教学中,声调与轻声始终是难点,显示出声调的波形轨迹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轻声的主要表现是前后音节在音高、音长与音强上的差异,常规的声频记录描画仪器就能将其显示出来,再和标准图形相配合进行比较,将轻声转化成了视觉符号后,学生控制发音就更容易一些,也和标准图形更为匹配。
(二)积极运用播客、博客、微博等新型的网络沟通平台。除具有较强系统性的、专业的网站外,其他灵活多样的相关网络沟通手段在普通话的教学中也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比如:有的研究者曾尝试利用播客的传播方式来进行普通话教学,可惜时间并不长。播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主要传播音频和视频文件的传播方式,其传播效果较好;其建立在网络传播的基础上并使用RSS的文件格式,因此和传统广播、网络中的音频视频文件传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其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筛选出和实际效果最接近的教学媒体。此外,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角度来讲,播客主要采用的技术为RSS,这一技术具有聚合性,能实现不同端口资源的共享,学生可给教师发E—mail与短信,教师也可在Blog上进行针对性的回答。普遍应用的微博等辐射面更广的平台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也为突破传统教师与固定网站的时空限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拓展了新的普通话学习空间。
(三)结合微信群和朋友圈,加强针对性教学。大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主要是因受其家乡方言的影响与渗透。笔者经过课堂观察发现: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其方言式的普通话类似度很高。因此可借助于微信群,按照方言区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群中,这样在微信群中就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教学,切实实现因材施教。
三、结语
总之,普通话教学属于口耳之学,要求学生多听、多看、多读、多说,这样才可能真正讲出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全媒体时代所提供的多种方式能赋予教学更多的形态与声音,并且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提高针对性提供了重要平台,促进了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熊会芸.普通话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
[2]赵君.多媒体技术在开放教育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