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重读经典?

2017-03-22 16:48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读经灌输弟子规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其实教育部早在“十二五”规划(2012-2015年)中就已研发了700册各学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读经从娃娃抓起的初衷是好的,但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三是有效果。

“读经热”中人们争议最大的当属《弟子规》,常被视为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齐名的传统蒙学教材。有些读经课程将其列为首选教材,更有企业要求员工背诵,“为什么熊孩子和不听话的员工都得死背《弟子规》?”

研究者指出:首先,《弟子规》不是“古代贤人君子少年的必读启蒙书目”。其次,《弟子规》本来就不是专门用以给儿童开蒙的,而是农民在农闲时的识字读本。其三,《弟子规》爆红成“国学经典”,只是最近十年的事。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重拾经典是必经之路。但今天我们如何重读经典?

首先,要弄清应该读什么的问题。不唯《弟子规》,即便是四书五经中,也有取舍问题,有些糟粕是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的。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张载)传统文化通过修齐治平来达到个人修养和经世治国,这些都是可取的,但其强调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家长制服务的“愚忠”和“愚孝”,却与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现代理念相冲突,强迫灌输必然遭到少年儿童或企业员工们的抵触和反抗,会适得其反。重读经典,我们应当秉承“拿来主义”,存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四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但期间章太炎、鲁迅、辜鸿铭、钱穆、陈寅恪,甚至包括胡适、顾颉刚等,都提出面对传统国学不应一竿子打死,需要“整理国故”。五四一代学者自己就自愿充当起整理者角色,如鲁迅先生自己就留下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一系列“国故”研究。

在南怀瑾先生的太湖大学堂的推荐书目上,既有中国文化典籍,也有《希腊神话》《圣经故事》等西方经典。让孩子们兼学中西,才能制胜未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面对全球化竞争。

其次,要弄清怎么读的问题。读经不能过于功利,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的老师、家长让孩子“填鸭式”背诵经典,以强制灌输的方法,让儿童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企望以此使儿童获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劳永逸”之学问。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背诵《弟子规》让子女今天更听话、将来更孝顺,无条件接受家长意志。有些企业甚至试图利用读经灌输服从、顺从意识,灌输老板是衣食父母,员工应该顺从老板的指令、感恩老板赏口饭吃的错误思想。如此读经不只无益,甚至有害。

钟国兴、陈有勇所著《孔子是个好老师》指出,孔子的教育方式原本就是建立在平等分享的氛围上的,“孔老师”的教育之道及其开创的学习型组织,是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特质。教育原本就是个激发快乐的过程,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学国学,乐于学国学,大陆可以好好借鉴一下台湾的经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化要为人喜闻乐见、为人所用才有生命力。

第三是读经要有效果。重读经典的目的,从小处看是学会做人做事,从大处看是培育中国未来的国际公民,以体现一个大国的风范。让别人认可你,让别人欣赏你,但首先自己要欣赏自己,要做到表里如一。读经不能培养出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虚情假意的伪君子。文化不是写在脸上、挂在嘴上,而是写在心里。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没有文化上的崛起,这样的崛起断难持久。汉唐的崛起在于文化,西方列强的崛起也伴随着人文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一些国家时总会详细列出他个人欣赏的該国名著。应该看到,今天中国的发展成绩,是吸收和借鉴整个世界文明的结果。

必须问,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魅力在哪里?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所展现的格局和才情,有《笠翁对韵》所展现的美感和韵律,更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观念。而四书五经要被举世认可,必须有所取舍,现在早已非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了。

必须承认,中华文化复兴一定要与国际潮流接轨,文化自觉、自尊再至文化再造,如此,才会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才能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融中发展丰富自己——这才是重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读经灌输弟子规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弟子规
读经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弟子规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弟子规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