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林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义、什么样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进行分析,使得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社会团体出现了分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并将其予以政治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统一,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问题与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代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K26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五四时期的一件人事,“问题与主义”之争一向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走向分裂的重要标志,而这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爆发的第一场论战。这场争论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以及剩余价值学说等方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了认知基础。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清除了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诸多误解,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在近代中国,问题与主义孰先孰后的问题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们所关注的话题。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近代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科学解读。
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者胡适根据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空谈等不良风气,专门撰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在文中认为人们应当高度重视近代中国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不是走向高谈主义,需要多谈一些问题,而不是谈论纸上的一些主义,需要研究社会上亟需解决的各种问题等等。在他本人坚持的观点中,认为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卖官卖国问题”、“基层的生计问题”、“最高统治者的权限问题”以及“国家加入国际组织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为此并不能体现胡适先生对于“主义”二字的不重视。然而,通过他本人“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多数人运动的方式”这一观点将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以及剩余价值学说等进行了大力宣传。而在胡适等人对于唯物主义观点的否认方面,主要体现在,自己认为正在寻找包治百病的“根本解决”,就可以不再竭心尽力的研究这样或者那样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观点上,李大钊等人进行了具体的回应,为中国唯物主义观点的快速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概念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进行阐释,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意义。此外,针对胡适对剩余价值学说的攻击,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专门用三个章节进行论述,有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消除了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误解。针对于近现代中国产生的各种主义,胡适等人曾经针对“社会主义”这一名词進行了有针对陸的撰文,认为马克思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与其他人的观点存在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你的社会主义不是我的社会主义等观点。之后,李大钊等人通过报纸、讲坛以及走向农工等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大力宣传,有效清除了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一些误解。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认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第一次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主义、什么样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进行分析,使得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社会团体出现了分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最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一般认为,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之前,李大钊并非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正是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李大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实现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生转变。比如,在对胡适相关言论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李大钊发现:“其中有的或可与先生的主张互相发明,有的是我们对社会的告白”。两者之间的争辩,促进了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改变。在此之前,陈独秀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持有者。对此,在李大钊撰写的文章中,体现出仲甫先生以及胡适先生的思想与文学运动的批判,认为是一种“支那民主主义”的正统思想。然而,这是在这两者的政变中,陈独秀才逐渐走向了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之时,陈独秀因发放传单而被捕入狱,他出狱之后发现李大钊与胡适之间存在一定的政治分歧,并试图加以调和,后发表文章《本志宣言》等。但是,正是在试图调和李大钊与胡适二人之间分歧的过程中,陈独秀先生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其民主主义观点改变。毛泽东最初作为民主主义者,其观点的转变是在通过现实实践,使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然而在此之前,毛泽东所坚持的思想主要在于空想、民主、新村主义等等,而受到问题与主义争辩的影响,使得毛泽东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最终将其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确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社会团体的分化。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李大钊提出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在当时众多社会团体中产生重要影响,使其逐渐分化,有的社会团体逐步转变为共产党组织,有的社会团体则发展成为党的外围组织,还有的社会团体中的个人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等。以新民协会为例,“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之后,协会对问题与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认真讨论,来选择用什么主义挽救近代中国。在法国,部分新民协会会员就改良与革命两种道路进行了激烈讨论,在以蔡和森同志为首的大多数会员中,强烈赞同走俄国的社会主义道略,而在萧子昇等人的观点中,认为社会的进化则是无限期进行的,在个性的道路中也是一样,并不应该以一部分人的牺牲为代价来换取更多人的幸福,而是坚持以教育为革命路线,进而追求全面福利,进而倡导其改良。之后,在长沙的新民协会会员也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其中陈启民、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钟楚生、贺延祜等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实践
在这两者的争辩中,李大钊就曾经说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了能够将他本身坚持的主意能够对世界产生影响,那么就需要将他的理想如何环绕他的现实环境进行充分研究”。实际上,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必要性、相结合的内涵以及相结合的途径等,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政治实践。
在论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必要性的过程中,李大钊在对“主义”的论述中强调注意分为理想和实用两种,并认为与实际相结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李大钊认为主义一方面是在昭示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也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因环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必要性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又对二者相结合的内涵、途径等进行分析。对此,李大钊认为结合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的代的产物,而中国实际面临的国情不太相符,对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相适应必须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情况;第二,不能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理论来诠释中国社会;第三,必须通过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来应用马克思主义。
(作者为南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
[注:本文为201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激进与嬗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陈独秀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5BKS0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逢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