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芝
摘 要: 十八大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研究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具体理论成果,以及党的十八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贡献和具体推进路径。
关键词: 十八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研究是思想理论界长盛不衰的热点,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近年来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必然性、起点和进程、彼此之间的关系、主要经验及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教育部也曾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接连出版《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2011)》和《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2012)》,集中展示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各类学术期刊中也刊登大量研究论文,取得较丰硕的理论成果。
综观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关于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新发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和深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凝聚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求真务实精神,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增添最新的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这些新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的具体理论成果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向前发展,形成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如刘宗武教授在文章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创新理论,形成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征程[2];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思路,特别是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特点与发展走向。
涂小雨在文章中认为,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关于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论述和新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深刻总结和运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成功经验,深化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第三个“三十年”的历史进程。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发挥了重要的时代引领作用,实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5]。
张陆、高纲领认为,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成果,表现为十八大总结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容;提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重大课题和坚持“三个自信”的要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阐述和新的定位,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之,十八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6]。
(二)研究十八大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秦刚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强烈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做出深刻阐释和解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体现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自信[7]。
郑晓卉认为,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入和新发展表现在:第一,十八大全面总结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确立和坚持了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观。第二,十八大在十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科学内涵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即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并认为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并以世界眼光坚定“三个自信”,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立体和全面。第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提出,深化了对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8]。
杨丹娜认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常态,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出现了新特点:出版的各种解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读本,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主要新成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思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释、关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新的外交战略的新亮点,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的新发展;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如何消除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分歧、如何消除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关于怎样评个“两个30年”的分歧、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新问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发展[9]。
董伟康认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
(三)研究中国梦战略构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
如韩庆祥、陈远章教授认为,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寓意深刻,内涵丰富,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人类理想作出中国表达,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历史使命作出时代回答,因应了时代需要、时代难题、时代潮流;“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共同愿景作出大众阐述,契合了大众生活、大众表达、大众实践[11]。冯颜利认为,中国梦这个重大战略思想,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把握了时代需要、时代难题、时代精神,契合了大众生活、大众思想、大众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神旗帜。涂小雨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具有鲜明的时代引领作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精神旗帜和政治承诺[12]。秦刚教授认为,习近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和长远目标出发,提出并阐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也是我们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承诺[13]。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
(一)关于十八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的战略方位、认真审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如张志芳教授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更高方位的战略视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新的谋划,从更高层次的战略视野上,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了定位,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文化强国发展的更高的战略层面;以更新思路的时代视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新的定位,强调要面对新形势关注人民群众的新诉求,运用网络等新平台、新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更实际的现实视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新的部署: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结合实践与生活中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结合广大群众不断丰富变化的精神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更明确的发展视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新的思考[14]。
有学者在文章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党的十八报告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应该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是一次大规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普及教育活动。十八大提出的增强全国人民的理论自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都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所以,厘清与把握这二者的互促关系,能对加快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重要作用[15]。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大众化路径问题,有学者指出,要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及掌握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战略高度,认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的重要性。要结合新的形势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大众关切,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要以创新发展的胆识,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不断实现新发展[16]。
有学者在文章中认为,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理论创新、宣传教育、话语方式、传播手段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17]。
有学者提出,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18]。也有学者提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理论、载体、技术多,而相对忽视主体对象的所思、所想、所需。因此,大众化的基本前提是将大众放在首位。“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实现有效沟通的一座桥梁,只有通过“通俗化”这座桥梁,大众才能走近马克思主义,从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
综上可见,以上关于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继续研究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开展,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国祥,查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回顾和思考[J].探索,2014(04).
[2]刘宗武.高校思政课“三进”内容探析——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论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3]刘宗武.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及其走向[J].学习月刊,2015(02).
[4][11]涂小雨.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引领作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5]张陆,张纲领.十八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贡献,传承,2013(11).
[6][12]秦刚.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J].党政研究,2014(05).
[7]郑晓卉.论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与发展,[J].传承,2014(03).
[8]杨丹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总览[J].学习论坛,2015(06).
[9]董伟康.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10]韩庆祥,陈远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J].光明日报,2013-08-19(001).
[13]张志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视野的新扩展——党的十八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的新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3).
[14]陆发玉.党的十八大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促关系探微[J].市场论坛,2015(03).
[15]张志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与发展[J].理论视野,2014(10).
[16]王佳.论党的十八大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理论,2014(10).
[17]陆发玉.十八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
[18]谢京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光明日报,2014-07-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