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分析

2017-03-20 08:38张莹
商场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拓展

摘 要:拓展农村的消费信贷市场,可以进一步扩大农村的内需,增加农民的消费,促进经济的整体增长,并认识到拓展信贷市场的意义,客观分析影响的因素,加以改进。下文先分析了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意义,并分析了影响市场拓展的原因,给出拓展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拓展

实现农村信贷市场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的消费水平,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但想要真正实现,必须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让其树立新的消费观,改变原有的消费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农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信贷供给机制。

一、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让生产与消费变得更加频繁,有信用支持,而信贷市场的拓展,可以调节农民与消费的矛盾,拉动内需的增长,完善消费机制。

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可以让经济找到新的发展点,增加农村消费,用农村消费促进市场的完善,从而转变市场发展模式,扩大内需,以消费为导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带动经济增长。

2.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当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而市场消费主要的特点是收入与支出有较大的差距。以往农民的信贷消费方式具有积累型的特点,而市场的拓展,可以让其向信用支持型转变,出现超前消费,改变消费观念,使收入与消费互为平衡,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整体的生活水平。

3.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

信贷产品主要由商业银行发放,而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中,资产结构结构单一,银行资产不断减少,有很多不良债权。拓展农村信贷消费,可以增加市场的需求,让银行良性循环,拉动内需,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实现多元化经营。

4.完善商业银行的消费机制

商业银行推出信贷服务,需要实现各部门的联动,让各部门变成一个整体,加强防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消费机制。近几年,商业银行正逐渐扩大业务的范围,特别是信贷消费,让个人储蓄与负债相连,使银行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当下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拓展的影响因素

现在,限制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扩张的因素分为以下点,分别是农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能力较低、消费环境较差与社会保障不足,缺少完善的农村信贷供给机制。

1.农民消费观念陈旧

当下,很多农民依然用原有的消费观念消费,秉承着勤俭持家的原则,不会主动借钱消费,同时,农村有特有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定性,可能会存在金融风险,不利于农民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农民的收入来源是不定的,如果收入来源消失,资金储备就会减少。这些都是限制农民消费观念转变的因素。

2.农村没有固定收入,消费能力较低

农民没有固定收入,收入增长的周期变长,增加了收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水平,不利于信贷消费的实现。现在,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是第一产业,而农业容易受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收入来源变化较大,而农业有固定的耕作与收割时间,其他时间内,农民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其他工作,劳务收入变少,随之导致消费能力下降。

3.缺少良好的消费环境与完善的社会保障

农村并未建立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存在很多漏洞,必须进一步优化、升级,此外,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制度仍存在很多漏洞,需要花费更多的支出,减少了信贷消费的资金。

4.农村信贷供给机制不完善

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以农业类商业银行为主,这些商业银行主要集中于城市,信贷消费的服务对象侧重于城市居民,农民占有的比例较少。而很多银行对信贷消费缺少正确的认识,研究力度较弱,以及信贷消费服务范围广、资金少等特点,都导致了农村信贷供给机制的不完善。

三、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

1.加大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有关部门通过消费信贷增加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根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政策,了解农民的消费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什么是信贷消费,形成新的消费观念,采用新的消费方式消费,给农民正确的引导,从而强化农民的金融意识,熟悉信贷消费的政策,并实时了解政策的变化,通过了解逐渐形成负债观念,用负债的消费观念消费,创造出符合消费特点的环境,最终实现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2.提高农民收入与消费能力

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其有良好的消费能力,是拓展消费信贷市场的前提。要求国家采用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全面落实收入政策,增加产业类型,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把市场作为生产的导向,投入科学技术,使用机械设备,使农业向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扩大农民收入来源的渠道,在原有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为信贷消费打下资金基础,有物质保证。

3.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要求,农村信用社及各商业银行为“三农”服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其一是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变成商业银行,其除了会改变名字外,也会实现整个职能的转变,根据金融业的要求,完善自身。其二,各商业银行可以在乡镇中设立分部,互相竞争,通过银行之间的竞争,让信贷消费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运行。其三,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外,政府也可以设立民营的金融机构,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广泛搜集信息,发挥自身的信息优势,成为消费信貸市场的一员,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其四,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降低金融风险,简化业务的操作步骤,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化解矛盾。

4.创造与农民消费特点相符的信贷产品

各金融机构需要根据信贷消费市场的整体情况,以及农民对产品的满意结果,并根据农民的消费特点,推出符合其消费特点的信贷产品,引导农民消费。农民信贷消费产品应主要倾向于房屋建设、医疗与教育等方面,给出建房、购房消费贷款,或是教育助学贷款,让消费产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农村信用社也要拓展的自己的渠道,推出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信贷产品,使农民积极参与消费信贷市场的运行,最终实现消费信贷市场的拓展。

5.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完善,特别是合作医疗与义务教育,并根据农村人口整体情况,落实“低保”与养老政策。但虽然这些政策已经全面落实,有较广的覆盖范围,水平却依然较低,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医疗、教育等问题,农民依然存在很多顾虑。所以,只有把社会保障体的覆盖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才可以让农民真正摆脱顾虑,敢于消费。

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让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具有法律效应,保护农民的合法權益,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使信贷消费健康发展,有制度保证。

6.建立良好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增加农民的需求

当下,农村虽然有很多基础设施,但这些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农业生产与经济的消费缺少良好的环境,让农民把目光放到眼前,自动抑制自己对经济的需求。所以,需要有关部门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修建水利,铺设电力线路,修缮公路,改造原有农村的环境,优化农田的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消费的资产。同时,也要完善农村的医疗、教育,使政策真正给农民带来便利,进而刺激自身对消费的需求,被银行信贷业务所吸引,推动消费信贷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完善商业银行的消费机制,但要求其客观分析制约消费信贷市场拓展的因素,分析原因,给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即加大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促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创造与农民消费特点相符的信贷产品等,从而实现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海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

[2]杜中杰.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扩大农村消费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2.

[3]刘宝珍.拓展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4,(06):29-30.

[5]杨红梅.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市场分析及应对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14,(07):31-33.

[6]沈和庆,李正华.当前发展消费信贷的难点及对策[J].金融科学,2013,(01):65-68.

作者简介:张莹(1994.08- ),女,山东临沂人,研究方向:金融学

猜你喜欢
拓展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灵活运用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