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差异的实证分析

2017-03-17 08:07卢晓中杜燕锋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有效衔接学段

卢晓中+杜燕锋

摘要: 本研究基于对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状况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了大中小各学段德育课程衔接的基本特征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对德育课程衔接状况的认同不同,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衔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同差异。这种认同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学段德育课程之间有效衔接的差异。因此,为了促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需要在充分认识各学段学生在德育课程衔接状况上的认同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完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途径,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德育课程;有效衔接;认同差异;学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41-09

一、问题提出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而从教育纵向系统而言,百年树人的德育,其长效性和持续性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德育衔接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养成,有赖于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尤其是相互衔接的共同努力。然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中学抱怨小学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以至进入中学后学生抗挫折力差,有些基本的道德行为失范;而大学则抱怨中学只教书不育人,尤其是缺乏理想教育,以至学生进入大学后只关注脚下而不仰望星空,甚至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校教育后一阶段总认为要为前一阶段“补”德育课,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各阶段的德育衔接不够,彼此相互脱节,各行其是。因此,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的育德体系,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在探讨影响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试图为更好地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提出对策建議。

二、概念界定

(一)德育课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1]。《辞海》中则将课程定义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2]。我国学者吕达则这样解释课程概念:从内涵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3]。在这三种定义的基础上,可以将课程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或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据此,德育课程可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德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它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包括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以及评价。

(二)有效衔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衔接”是指“相互连接”,即强调事物之间相互连接、不彼此孤立。它只关注事物之间是否联系、衔接,无法体现出衔接的有效性。如我们经常指出的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交叉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是否衔接的问题,而是衔接是否有效的问题。

“有效”则是指对象性活动及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对人自身具有的实际效用,人们对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是以认识、判别实践活动结果是否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相对需要为驱动,同时也以提高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为目的的[5]。

结合这两个概念,可对有效衔接作如下理解:一是不同事物间前后相连后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其自身不同阶段发展需要,这种有效衔接强调的是纵向衔接;二是同一事物间不同部分相连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这一阶段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强调的是横向的衔接。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着重强调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是否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思想品德的实际,完成本阶段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的要求,是否为育人的总目标而做了分工与协作。它包含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主要指不同学段、年级之间的德育课程的衔接;横向贯通主要指学校内的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本研究所指涉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既指不同学段的学校德育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也指学校内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之间的横向贯通。

由此可见,德育课程的衔接是一个具有双重意蕴的概念:一是德育课程衔接意味着差异与不同,即面对处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德育对象而出现的差异,如何针对这种差异与不同来分别设计并实施德育课程。所以,从这一意义上,德育课程的衔接与因材施育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二是德育课程的衔接又是一个整合与一体的概念,即它意味着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课程的相互关联与连接,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瞻前顾后”,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应与德育目标和教育目的高度契合,在德育目标衔接的框架下使课程目标一体化;二是层次性。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这些德育内容与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相适应的,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且从低向高发展,以避免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三是前瞻性。德育衔接,如前所述,是一个“瞻前顾后”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前瞻性,即前一学段的德育课程学习应具有前瞻性,是学生顺利适应后一学段德育课程学习内容所必须的基础,但又不是提前学习后一学段的德育内容。值得指出的是,德育课程衔接的实现需要有机制保证,比如建立大中小学学校的伙伴关系并以某种组织机构的方式给予确定和运行等。由于课程的规制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课程衔接中起着统筹、协调作用(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等)。

三、调查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因此,样本的选择首先涵盖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的学校,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的学校类型。大学学段,既有“985”和“211”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高中、初中和小学则既包含了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也有普通面上学校。此外,样本学校的选择也考虑了城乡差别,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差别。样本学校所调查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广东省不同类型、层次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状况。

(二)访谈与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问题,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中,访谈主要是针对人数较少的中小学德育教师进行,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状况设计访谈问题,通过随机访谈的形式,对所选取样本学校的近20名德育教师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所选样本学校的学生进行的,研究中采用的《德育课程衔接状况认同度问卷调查》,则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衔接等方面自行编制问卷。该问卷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学校、性别、民族、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量表题项,主要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的5点计分法,将“完全不同意”记为1,“比较不同意”记为2,“一般同意”记为3,“比较同意”记为4,“完全同意”记为5,并在数据处理时以均值3和均值4为分界点,将教学质量的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均值≤3;中:3≤均值≤4;高:均值>4)。第三部分是选择题,该部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采用的是整体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广东省的3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职业院校、3所本科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问卷1 564份,回收率约为86.9%,其中有效问卷1 476份,占回收问卷的约94.4%。问卷回收后,采spss16.0英文版进行数据处理。

(三)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测量

在该调查问卷中,用于测量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的题目有20道(见表1)。为了探索影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结构效度,本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因子,并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对该部分题目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KMO和Bartlett检验

为检验各原始变量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便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55,指标统计量大于0.9,呈现的性质为“极佳的”标准,表示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1258.4(自由度为190),其显著性为0.00(P <0.01),说明原始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主成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 SPSS16.0软件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输出3个主要因子,这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总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7.198%,虽然萃取后保留的因素联合解释所有变量未能达到60%以上,但是萃取后的因素能联合解释所有变量50%以上的变异量,这说明萃取后保留的三个因素是可以接受的[6]。

从表4可知,在初拟的20个原始指标当中,第3、10、2、16、19、20这六个项目因子的载荷值小于0.5,故而删除,其余14个因子均有效,并可分为 3个因子集合。其中,1={X6、X9、X1、X5、X4、X7、X17},方差贡献率为43.908%,2={X14、X13、X15、X12},方差贡献率为6.738%,3={X8、X11、X18},方差贡献率为6.551%。这3个集合所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3.主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根据3个因子集合的内容分析,因素集合1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德育课程类型、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结构、德育课程效果等七方面,可以称之为“德育课程设置”;因子集合2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德育教材内容的语言、德育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等四方面,可称之为“德育教材内容”;因素集合3包含的题目涉及了德育教师的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教师德育知识的衔接性三方面,可以称之为“教师衔接”。信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见表5),影响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3个因素的a系数介于0.687~0.827之间,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高。

四、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结果分析

在结合调查问卷、主因素分析、访谈等内容的基础上,本部分从德育课程、教材内容、教师衔接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学段德育课程衔接状况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差异分析

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影响等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德育课程的衔接程度。

从表6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状况的认同程度不同。小学生和初中生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影响等方面的认同得分较高,均高于理论值4,处于比较高的认同水平,而高中和大学学生对这几道题的得分则低于小学和初中。对“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这一题的认同,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同度较高,分别是4.14和3.87,大学生的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3.28,而高中学生对其认同度最低(2.81),说明高中的德育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究其原因,在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注重的是学生对德育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主要以讲授德育教材知识为主,缺乏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途径。而针对“德育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同较高,均值分别为4.46和3.89,低于高中生(3.16)和大学生(3.35)的认同得分,说明小学和初中学生认为其德育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高中生由于处于高考阶段,所学德育课程主要以德育知识的掌握为主,理论性较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对较少。大学生德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因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興趣选择更多与自己实际相关的内容来学习,因而大学生对该题项的认同较高于高中生。

根据单因素分析,不同学段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2.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差异分析

由表7可知,样本统计显示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程度不一。小学生和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高,分别为4.34和4.10,均高于理论中值4;高中生和大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为3.39和3.37,略低于理论中值。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认同得分也均高于4,说明这两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度较高,也反映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整体衔接性较好,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得分较低,说明高中和大学阶段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理论性知识语言缺乏生动性。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各题项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3.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的差异分析

(1)教师对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中小学教师访谈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小学教师表示自己没有关注过中学阶段的德育知识。大部分中学教师则表示自己了解一点小学德育知识,但因为初中和高中德育知识相关性不大,因而并没有关注高中阶段的德育知识。多数高中教师则表示,由于高考的需要,高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延伸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因而作为德育教师,自己对初中和大学德育知识有所关注。而对59名大学德育教师的调查显示,78.0%的教师表示自己关注过大学学段与其他学段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尤其是大学与高中阶段的衔接问题。66.1%的教师认为自己看过其他某一学段的德育教材,仅有8.5%的教师将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教材全部看过,25.4%的教师则表示完全没有关注过其他学段的德育教材(见表8)。

(2)学生对教师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见表9),小学中有49.0%的学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57.0%的初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尤其是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性更为不足。36.7%的高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也说明了大多数高中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与其他学段德育知识是有衔接的。仅有11.8%的大学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够,说明大学教师自身经过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学习,对于大中小学德育知识有着整体上的了解。

根据单因素分析,由表10可知,小学和初中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分别为2.05和2.06,远远低于高中(3.04)和大学(3.12)学生的认同得分,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对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维度的差异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中小学学生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方面的认同度较高,说明中学和小学学段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认同得分差别明显,说明初中和高中之间有效衔接性缺乏。高中和大学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得分低于小学和初中学段,且得分差距不明显,说明高中和大学学段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之间有效衔接性不足。

第二,教师自身衔接性方面,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认同得分较高,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得分,说明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题目的认同度较高,高中和大学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较好,小学和初中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相对缺乏。

(二)对策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看,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德育课程衔接状况的认同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尤其体现在德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说明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应从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注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衔接性

在制定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学段的衔接性,即不仅要从整体上确保德育目标的完整性,同时还要考虑德育目标的阶段性与递进性。既要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德育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结合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目标,使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更具操作性。

2.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

德育课程在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结构框架应该是一致的,其结构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依据一定的规律的科学组合与和谐衔接[7]。因而,在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时,首先要确保构建一个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发现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点,即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德育课程和内容的重叠处,如道德教育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段的衔接點。在坚持衔接性原则的前提下,确保德育课程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加强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的连贯性

德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它既传授道德知识,又培养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这三部分内容在各学段容量一样[8]。因此,要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重视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德育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使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之间呈现出层次性、逻辑性和螺旋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横向贯通,即加强德育教材与校本德育教材之间的衔接。

4.從共性与差异性上促进德育课程方法的衔接

如同教育对象、目标、内容决定教育方法一样,德育课程对象、目标、内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德育课程的方法。学校教育的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在方法上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差异性。共性是衔接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不仅是衔接的价值所在,更是其逻辑起点。比如,当前大中小学正在推行的体验式德育方法,其共同的理念,就是着眼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通、德育资源的生活化和德育过程的体验等,强调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不断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而在不同阶段,由于受制于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体验式德育的具体方法无疑会有各自的特点。还有,新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而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程度也必定存在差异,这便要求新媒体运用于学生德育时,在内容设计和形式方法上都要充分考虑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5.强化德育教师的衔接主导作用

德育教师指的是担任各学段德育课程的教师,无疑他们是实施学校德育的重要主体,对于德育衔接起着关键性主导作用。首先要使德育教师树立“衔接意识”,比如在教学中注重承上启下,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下一学段的德育知识,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德育知识“回顾”[9];其次,要加强德育教师的自身德育知识的衔接,使教师在充分了解各个学段德育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找到实现不同学段德育教育内容衔接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内容的连接与贯通。此外,德育教师的衔接还可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中学与小学之间教师相互兼职和流动机制来实现,如有的地方选派大学教授到中小学直接任教,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德育衔接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 辞海(教育、心理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5.

[3] 吕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

[4]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5.

[6]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232-233.

[7] 何玉海.试论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12):140.

[8] 胡敏.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应以高中为着力点[J].现代教育论丛,2016(2):5.

[9] 张益.试论大、中学德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与衔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3):91.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有效衔接学段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