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2017-03-16 06:59张丽惠李庆宏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育人能力

张丽惠,李庆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张丽惠,李庆宏

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文章介绍了滁州学院结合应用型办学定位,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对“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探索和实践,并对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2012年,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由此可见,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十分重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下,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实践育人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探索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提出实践育人是一种独特的育人途径和方式,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因此,应当把实践育人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之中,创建实践育人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协调发展的高校育人新格局,将实践育人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导致一些学生与社会脱节,社会责任感淡薄,实践能力较弱,偏离了企业的择人标准—应用型、技能化转变,重岗位技能、实践动手能力,既要知识、更要素质,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3-4]要扎实有序推进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设计有效的实践育人机制和完整的实践育人体系。

(二)实践育人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途径和着力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锻炼中会出真知、长才干,实践育人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挥着特别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是关键点,它是能力结构中的高层次能力,创新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在不断的实践训练和创新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创新可以引领创业,创业可以带动就业,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5,6]实践育人是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主要形式,要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必须将实践育人作为着力点,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实践育人模式,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的育人理念,也是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特性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同时,实践育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实践体系培养,让学生知识进一步体验和融通,生发新的思维、构想、创意和行为,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用。

(三)实践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环节和切入点

“实践育人”理念突显了教育的实践属性,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背景下,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注重实践育人。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面对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以及人才需求与培养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实践育人,符合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培养的需要。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改革探索

滁州学院是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学院校,十几年来,该校立足于“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调整学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主动融入滁州,深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的转变。2014年成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构建了“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三个课堂一体”的内涵

图1 “三个课堂一体”模式示意图

第一课堂是指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暑期小学期实践教学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是指专项实践活动,通过专业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第三课堂是指专题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用型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中,着力打造三个优质实践课堂。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将教师指导、实践内容、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等由第一课堂向第二第三课堂正向延伸机制以及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向第一课堂的反向促进机制,努力做到三个课堂在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效果上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三个课堂一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三个平台联动”的内涵

三个平台分别是指“创新创业平台”、“素质拓展平台”、“虚拟实践平台”。通过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创新创业训练;通过创新创业社团、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等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强化文化熏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构建虚拟实践平台,强化网络引导。在学校管理和指导下,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技处等主要育人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并调动、发挥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学校统筹、多方联动、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实践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初步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衔接,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2 “三个平台联动”模式示意图

三、“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实践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独立的实践环节,着力构建一主线三层次四类别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主线是指提高实践育人质量,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三层次”是指通识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实践层次,“四类别”包括课程实验类(或课程实践类)、实验课程类(或实践课程类)、课外实践类、综合实践类。

三层次四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能力培养与品德修养的结合、能力培养与知识升华的结合、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的结合,使“三个课堂”无缝对接,切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3 “一主线三层次四类别”实践教学体系

(二)搭建三个平台

以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客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滁州市“众创空间”为抓手,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科技文化艺术节、“蔚然大讲堂”、“一院一品”等校园文化品牌,开展“欧阳修研究”、“吴敬梓研究”,推进“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建设“蔚然深秀”、“琅琊青年”等网络社区,开设“滁州学院”微博,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微博课”,举办“微博文化沙龙”,示范应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搭建虚拟实践平台。三个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实践反思

(一)“三个平台”的联动机制要进一步协调

学校尽管提出了“三个平台”,围绕三个平台开展了很多实践育人工作,并取得了有特色的一些成绩,例如,“蔚然大讲堂”、“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滁州学院微博等,但是“三个平台”如何联动,其机制仍不明晰,院部、学生的参与面窄,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二)“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育人机制要进一步深化

“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育人机制存在以下问题:① 实践育人主体不明晰,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逐渐向学生转变,但是部分学院、部门和教师对实践育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认识,对实践育人的内涵特征的理解也不够到位,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及三个平台”学生的参与面较小,参与主体还十分有限;②运行保障机制不稳定。在“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初期,尽管开展了“三下乡”、“四进社区”、思想政治课实践等实践育人活动,组织形式也多样,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及三个平台”的内容十分有限,甚至缺乏,有些活动“虎头蛇尾”,“三个课堂”与“三个平台”的内容在实践育人体系中未形成一个有机体,其组合性、系统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③ 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统筹不到位。“三个课堂”与“三个平台”实践活动是由教务处、学生、团委等部门来组织完成,在运行中,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机构进行管理,未形成“三位一体式”领导机制,造成“三个课堂”与“三个平台”组合性、系统化不够,实践育人缺乏规范性。④“三个课堂、三个平台”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到位。目前,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从外延建设走向内涵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把通过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增强学生创业体验,构筑创新创业和谐生态环境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通过实践育人模式和途径的创新,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嵌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构筑创新创业平台,突出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如何和创新创业教育高度融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五、结束语

“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促使各部门重视实践育人,教师积极投入实践育人工作,形成了广大教职员工重视和支持实践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保障了应用型人才质量。“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地方,我们将继续加强宣传,更新观念,提高对实践育人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协调“三个平台联动”机制,深化实践育人机制,完善实践育人工作的统筹协调、激励和措施保障机制,强化指导,注重实效,着力打造“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特色。

[1] 陶永诚, 周邦瑶, 彭叶. 基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6): 79-83.

[2] 申纪云. 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Z2): 11-14.

[3] 田珍.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校高校之间育人模式的构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5): 97-99.

[4] 花长友, 韩宝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实践育人的思索[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 9: 38-39.

[5] 梁颖, 苏一丹, 丁宇. 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 (20): 44-47.

[6] 张会敏, 谢泽奇, 赵全利. “二循环、三课堂”的新型实践育人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5, (14): 23-26.

责任编辑:刘海涛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Zhang Lihui,Li Qinghong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al work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is growing. It is a key point of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way and breakthroug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in Chuzhou university, which deepens the reform of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and combines with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closely around the main line promo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undertaking ability and around the demand of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high-quality practical talents, accordingly, the practice education model - "integrated three classes, coordinated three platforms" is constructed,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problems of the new practice education mode are also propo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tegrated three classes; coordinated three platforms; practice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642

A

1673-1794(2017)01-0102-04

张丽惠,滁州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李庆宏,滁州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zdjy155)

2016-08-12

猜你喜欢
应用型育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