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萍,潘琪玲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李春萍,潘琪玲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卫生类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为全国重点专业。对该校护理专业1 837名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其专业认同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具有仁爱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成长成才。
护理专业;专业认同;仁爱文化
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死扶伤”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大众对医务人员的最大信任和最高要求。“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转归和康复的速度、效果。护理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还应有甘愿从事此项职业的意志和品质。晋代《论医》中便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之说[1]。因此,我校将仁爱文化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医学生只有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具备仁爱精神,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所以,在学生中开展专业认同度调查,加强仁爱教育,对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很有必要。
2015年4月底,笔者对2014级中护25个班以及2013级高护两个班的1 867名学生进行了护理专业认同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性格特点等)以及学生对职业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共发放问卷1 867份,回收有效问卷1 837份,回收率为98.4%。
表1 学生一般情况
(1)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只有15.2%的学生因为自身喜好而选择护理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是遵从父母及亲友的意见或为今后就业考虑而就读护理专业,占78.0%。如果有机会,38.6%的学生希望转专业。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具有盲从性和现实性,这会对专业课程学习热情和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2)在对所学专业的认知以及评价问题上,约85%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学习可能或者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约77%的学生表示非常或者比较关注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本专业的评价、报道,有近5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医护环境比较和谐。约62%的学生有家人或者亲戚从事医护工作,其中约93%的学生认为他(她)们给自身带来了积极或比较积极的影响。从问卷结果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家人或者亲友的影响,但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本专业,他们都很在乎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存在感,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好处。
(3)在专业情感方面,只有23.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者非常不喜欢本专业。在对学习过程的感受问题上,有约20%的学生表示学习让他们很快乐,约57%的学生感觉一般。在对自己将从事职业的期待方面,约37%的学生为将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而满怀喜悦。
表2 学生专业选择原因(n=1 837)
表3 学生专业情感调查结果(n=1 837)
专业认同是指从业人员对其从事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2]。专业认同度高,学生会对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有更积极的态度,对学习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渴求更加强烈,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专业认同度低,学生自我社会价值实现、人生超越、技术创新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中职卫校培养的医护人才不仅是人们健康的守护者,也是临床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者。本次调查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促进医护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培养更多积极、阳光、智慧的专业人才,也为具有仁爱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目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职业的初衷和家庭成员是否从事医疗相关行业对学生职业认同度有明显影响。因个人喜好选择本专业的学生比听从家长亲友推荐者职业认同度高,而家庭成员中有从事医疗相关行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因此,对大多数入学时对护理专业不甚了解的学生来说,入学伊始就应开展相关讲座及活动,如“护士与护理专业价值”报告会、“我眼中的护士”报告会等,请临床一线优秀护士用工作中的具体事例讲述职业生涯中的忙碌和感动;同时,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及仁爱精神传承,如用著名护理先驱南丁格尔、美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克拉拉·巴顿的事迹鼓舞、教育学生,加强学生对护理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举行传光授帽仪式,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及神圣感,提升专业认同度。
(2)职业情感是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塑造良好职业形象、提升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优化的内在动力。缺乏职业情感的学生,学习会比较盲目、懒散,遇到挫折时会表现出消极的职业心态,影响自身发展、潜能发挥及创新精神。针对此次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专业情感不高,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的期待度不高的情况,在课堂内外完善仁爱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医护活动中将患者作为一个“人”来关爱,而不是当成一部受损的机器来修补,是学生从接触专业伊始就必须具备和拥有的人文情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将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常识性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除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多一些知识积累和沉淀。中职卫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指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的思想在阅读中成熟、丰富和提高。一个人的知识越广博,内心的积淀越深厚,越能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理解医学,理解人性。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影展、书画展、文艺表演、寝室文化赛等,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3],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重要性和崇高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职业情怀。将仁爱文化、人文教育整合到教学实践中,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做好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及时进行护理职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势等培训,使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树立自信心。用职场精英的优秀事迹鼓舞学生、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自豪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熟悉和热爱,提高专业认同度[4]。
(3)职业评价是从事此项职业人群对自身职业总的看法。职业评价的形成来自于自身价值是否得到实现,社会对该职业的尊重程度,从业人员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等等。调查中,影响学生职业评价的既有自身阅历、智商、情商等方面因素,又有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等因素。因此,强化学生专业认同度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引导和努力。只有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空间来实现自身价值,社会对护理人员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其社会地位与待遇不断改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根据我校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只有将职业精神培养和仁爱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精神与仁爱精神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才能培养出既有医学专业技术和知识又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1]杜宏.医学人文教育乃医学教育之根本[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6):561.
[2]郝玉芳,刘玲,刘晓红.在读护生的职业认同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154-1157.
[3]梁金葵,叶勇玲,夏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4-335.
[4]王晓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研究,2015(2):412-414.
G455
A
1671-1246(2017)01-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