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2017-03-16 11:31史剑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培养学生

史剑威

摘要: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不仅能够有效获取文章中的有用信息,而且能够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形成个人的宝贵财富,使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阅读习惯 学生 培养

一、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其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教育行业要顺应改革潮流,利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改善教学质量。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有用信息,高效阅读,还要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多种方式,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将阅读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来扩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

2.营造良好的閱读氛围。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安静、和谐的阅读中,远离喧嚣,保持内心平和、宁静,避免产生浮躁心理。安静和谐的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到其中乐趣。老师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时,还可在展窗张贴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新闻,在走廊墙壁等张贴伟人名言,向学生宣传读书的好处,为学生营造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组织多种活动,成立学生阅读小组,以开展阅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组阅读中,老师要适当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通过阅读比赛,定期检验学生阅读成效,如“辨证会”、“诗歌朗读会”、“故事会”,让学生在这种定期举办的阅读比赛中,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总结能力,逐渐把阅读当成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种耳渲目染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激情,使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

二、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效率,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

1.教材中的课文有说明文、散文、记叙文等,各种文章形式不一样,表达方式和文章主旨也不一样,老师要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目的性的快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提取文章有用信息,使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文字中的魅力不可言表,老师要让学生体会文字的力量,爱上阅读。文章中传达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意境,通常要细细品读才能真正体会,在阅读教学时,老师可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让学生在这种集体阅读中,体会文章的宏壮、激情。另外,老师要让学生掌握朗读、默读的方式,并通过略读、精度、快速浏览,让学生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进行有效阅读。

三、拓宽学生阅读量

老师要整合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拓宽其阅读量,丰富学生学识、陶冶学生情操、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思考,发散思维、获得情感体验。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形式。学校要设立阅览室,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另外,老师要为学生选择、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保证课外读物的质量,并让学生坚持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养成摘抄、随笔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除此之外,老师可以利用便捷的现代网络,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中,体会文字的魅力,了解阅读的重要,并吸引家长一同参与微课程学习,让家长了解阅读习惯的重要,督促学生多加阅读,并增进亲子关系。在开展微课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增加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需求,获得家长广泛支持,当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及时引导学生,让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端正阅读态度、养成阅读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阅读情况、理解情况,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善于思考,体会文章乐趣和魅力。同时,老师要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多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拓宽视野,能够养成自觉读书、乐于读书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阅读境界得到另一个层级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培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