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谢脁诗歌艺术特色

2017-03-16 10:24郭玉蕾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整体性

摘 要:鐘嵘《诗品》中评论谢脁诗歌“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从《诗品》内在思维思考,可以理解。从谢脁诗歌上承谢灵运山水诗,其下兴起宫体诗,也可以推测论证谢脁“微伤细密”的结论。但是细读谢脁诗歌,可以看出谢脁处于齐梁之际,另辟蹊径,山水诗景物描写平远高阔,具有整体性描绘的特点。同时在谢脁笔下,整体性山水景色画面轮廓模糊,带有朦胧伤感色彩。“微伤细密”的评价似乎不准确。

关键词:细密 高旷 整体性 模糊轮廓

一、微伤细密与辽远高旷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谢“微伤细密,颇在不伦”,即谢的诗歌稍微失于细密。“细”有微小之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1},同时还有过于详细有琐碎之意,“其细已甚,民弗堪也”{2}。“密”有稠密之意,可见钟嵘在此应是批评谢诗作文辞繁复琐碎,诗中景物描写也过度穷形尽相,甚至细小之处也不放过,诗作稍显语密义疏。

谢处于齐梁之际,上承谢灵运山水诗而来,其下宫体诗盛行,帷榻床笫之私流为吟咏。谢灵运山水诗“尚巧似”“颇以繁复为累”,山水自然、目之所遇,必定用诗歌表达出来。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指的就是山水诗特点。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又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这里所说“自近代以来”即是指崇尚山水诗以来。可见谢灵运的山水诗以体察景物细微之处为妙,以紧密附和自然景物的情态为高。谢之下,宫体诗渐渐兴起,以描写绮罗香泽之态为能事,文辞绮艳繁复,“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处于这样一个文学时期,谢的诗歌风格似乎大致可以想见。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谢:“其源出于谢混。”而谢混作为山水诗的发端人物,钟嵘认为他“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张华辞藻富艳,然而谢在诗风上又与谢混颇为相似,故而可以理解钟嵘评价谢“微伤细密”,这都是根据钟嵘《诗品》内部的推理逻辑得到的答案。

但是细读谢的诗作,却很少有细密琐碎之感。他登山临水到佳作辽远高旷,例如“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冬日晚郡事隙》,“苍翠”“峥嵘”雄浑阔大,都不是对细小事物精雕细琢。这两句一者远、一者俯视,仿佛看到诗人站在山峰之巅远树木苍绿、郁郁莽莽的群山,“寒”不仅指诗人的感官感受,也指森林苍翠、碧色伤心。“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峥嵘”指“直深貌”(李善注引《广雅》),诗人俯视广阔平原,平原辽远深迥。“高轩瞰四野,临牖襟带,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后斋迥望》,可见诗人房屋处于高处,临窗望,山势回环萦绕,如襟如带,飘逸在大地上。山峰极高,在缭绕的白云间若隐若现,江流极远,仿佛在辽阔平原尽头,景象阔大。谢诗歌颇有境界阔大、天高地迥荡气回肠之势。例如“积水照霞,高台望归翼。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望三湖》等,他的有些诗作即使放在唐人作品中也可以混同,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曰:“谢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二、谢山水诗整体画面感

谢上承谢灵运山水诗而来,谢灵运以玄理结尾的特点也影响了谢的诗作,例如《观朝雨》中,开篇“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飘洒而至,发端惊警,而结尾“方同战胜者,去剪北山莱”,却稍显生涩。而且谢诗歌结尾多为表达“归隐”“怀乡”的情感,多篇读下来,没有灵动变化。故而钟嵘评价说:“而末篇多踬。”但是对于山水景物的描写,谢能够独出心裁,形成与谢灵运不同的审美观照方法。

谢灵运的《发归獭三瀑布望两溪》:“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日圆……”这是一首记游诗。时间(“日垂”)、活动(“沫江”“涉清”“登吵”“披林”)、旅途所见景物等,由此可看到诗人游览的行程。在谢灵运的诗中,诗人没有固定位置,他边走边欣赏身边的景色,在诗作中景物的描写都是按照游踪的顺序进行的,移步换景。例如,在这首诗中,仿佛看到谢灵运乘一叶扁舟,顺江而行,流连两岸美景,醉心忘归。由于谢灵运对于景物的观察是在游览中进行的,他可以不断移动,多角度观察景物,而且他深入山林能够近距离地观察风景,细致地把握景物,但是不能形成整体性画面。他在游览地过程中将一处处风景细致动人地描绘出来。例如:“沫江免风波,涉清弄漪涟。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由此可见景色的描写并非一个整体的画面,而是一个场景与一个场景的单线条联系。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丽典新声,络绎奔会。”

而谢对山水景物的描写就不大相同,他总是站在固定的地点,环顾四周。例如在《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中,诗人站在“新亭渚”,看白云原野,江水流逝。“新亭渚”就是个固定的位置。诗人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不能近距离细致观察景物,于是他仰观俯察,流连万象,思逐风云,引物连类,把各个景物构成的整体画面进行概括性描绘,于是我们看到谢笔下景色辽阔,在这首诗中:“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可见诗人“停骖”“辍棹”于“新亭渚”送别友人,他将眼前所见景物联系起来构成意境浑融的整体性画面,在原野之上的天空,白云悠悠,天空之下,河流蜿蜒在大地上,滚滚奔向江汉。“云”“水”“苍梧野”构成整体的画面。在谢其他的诗作中同样有着这样的特点。《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诗人登临山峰,回望京邑,山峰就是固定的观望地点。《高斋视事》于高斋之上俯眺山川景物,高就是固定的观望地点。谢在描写风景上能另辟蹊径,何一门说:“宣城之秀,为诗中开蹊径,此亦由晋魏而变唐之关键也。”故而绝不能认为谢诗歌是在承袭山水诗基础上架床叠屋,穷形写貌,繁复细密。

三、朦胧哀伤诗歌风格

谢处于齐梁之际,诗风独具一格。在他眼中山水自然并不是客观独立外在景象,更包含着自己对周身环境的感受体察。谢善于运用自己感官重新熔铸自然景色,他更注重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而不是对景物的直接表现。细读谢诗歌,其中自然景物都有一种朦胧形象,清冷之感。谢诗歌多用“疑”“如”等字,例如“空如薄雾,散漫似清埃”《观朝雨》,“兰色望已同,萍际转如一”《春意》,“白沙淡无际,青山眇如一”《还涂临渚》,“池北树如浮,竹外山犹影”《新治北窗和何从事》。在他笔下的景色都显得朦胧模糊,平静淡雅。他还经常使用一些具有模糊性的连绵词和叠词,例如“参差”“空像”“散漫”“暖暖”“离离”“苍然”“耿耿”“苍苍”“茫茫”“切切”等,给景色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感忧伤。谢诗歌语言带有哀感气质,诗歌主题中也常常表达忧生之嗟。“沫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临溪送别》,这不仅在劝诫友人前路多险阻,同时也有对自己人生旅途的隐忧。“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观朝雨》显示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彷徨,内心的徘徊无奈。在宋齐之际,门阀大族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谢不得不依靠皇权势力派在险恶的政治风雨中求得生存,残酷血腥的政治斗争使他的内心充满隐忧,即使处于高位也难免战战兢兢。在《直中书省》中,权力象征的中书省已不再是恢弘高大,而是变得阴森“紫殿肃阴阴”。这也无怪乎诗歌带有哀伤朦胧的气质。

而是齐梁永明年间宫体诗兴起,诗歌以宫商协畅为妙,“吴兴沈约,陈郡谢,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汝南周,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人为四声,以此制韵……”(《南史·陆厥传》)谢遣词造句也多合于宫商音律。“直欲陶铸天籁,范性灵。虽下开唐人律体,功施然,而后生竞习,重貌遗神,遂令声律之功益严,情性之机将锢。”(《十四朝文学要略》刘永济)谢诗歌讲究“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音律协畅,吟咏起来毫无滞涩,同时也强调语言流利,清丽动人,想要描摹造化之功,得山水自然灵动之妙。然而后来文人“重貌遗神”,于是使诗歌转入绮艳。但这绝不能苛责谢等文人。

{1} (汉)河上公,(三国)王弼注;(汉)严遵指归;刘思禾校点:《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页。

{2} (春秋)左丘明著,李梦生撰:《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69页。

参考文献:

[1] (南朝齐)谢著,曹融南校注.谢宣城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南朝梁)刘勰著,王运熙、周锋注.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 (南朝梁)萧统,(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南朝梁)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陈庆元.谢诗歌景物描写[J].贵州文史丛刊,1985(4).

[7] 陈庆元.谢诗艺术三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

[8] [日]森野繁夫.谢诗景物描写.李国栋译[J].文学前沿,2002(2).

[9] 鲁永良.论谢山水诗艺术特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作 者:郭玉蕾,郑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整体性
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融合之整体与协同研究
浅谈幼儿教育的整合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从格式塔理论赏析《西风颂》的不同译本
浅议中学语文学科教学
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探究
浅议教学系统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