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霞
一节高效的、专业的课应首先回答这三个问题:一是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即教学目标。二是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即教学过程。三是确定学生是否真的学会了?即教学评价。现以人教版精通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6 Fun Story为例,力求阐述“课标即目标”的教学理念。
下面展示几组常见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偏差的案例。
[案例1] Words: big, small, long, tall, short, strong, thin, happy, old, new
Sentences: Look at the elephant. It has big ears. 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
[分析] 这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密切有关,但二者不能画等号。否则,就会导致“教教材”的结果,而不是“用教材教”。
[案例2]
(1)能听、说、认读词汇fat; 听、说、读、写tall、short,并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
(2)能够理解、说出句子 Look at the elephant.It has big ears.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与交流。
(3)能够运用本单元的核心句型、词汇对人物、动物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描述。
(4)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分析] 照搬教参,对目标的设定缺乏理论支撑,第四条学习目标也不是“本课化”的,是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过分关注语言目标,游离于课型之外。
[案例3]
(1)语言知识目标:复习本单元词汇 big , small , long,tall,short,strong,thin,happy,old,new;句子Look at the elephant.It has big ears. A rabbit has long ears and a short tail. I'm tall. You're short. You're thin. Happy new year!
(2)语言技能目标:能读懂故事并进行朗读和表演;能发挥创造性,尝试续编小故事。
(3)学习策略目标:认真倾听,积极主动思考,猜测故事内容,锻炼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能体会阅读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合作。
[分析] 教师确实认真研读了课标,具备了一定的目标意识,力求学以致用。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全盘罗列,多而杂乱,列出的各项目标不具体,也没有明确的重点。第四条的“情感态度目标”直接选用了课程(学科)目标,定位过大过宽。
[案例4 ]
(1)借助图片、录音、动画,通过教师提问,能看懂、听懂并逐步理解故事,初步表演故事。
(2)借助插图、多媒体,通过阅读能听说认读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 /You're…, I have a …句型并灵活运用。
(3)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创编故事,能够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体会故事的趣味,发展想象思维,并形成合作意识。
(4)通过模仿录音跟读,能正确朗读故事并了解句子有重音、停顿的现象。
[分析] 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重点目标并与课型相匹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仅明确教学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完成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如何能设置出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基于标准的教学”提出“目标源于课标”的核心特征,参照教育部国培专家吴江林提出的“五步法”研制行为目标的思路,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STEP1:从课型着手,从《课程标准》中抽离出若干“标准”,确立学科目标体系。
λ 课标中关于故事教学的相关要求
λ 确立学科目标体系
1.词汇、句型的掌握。
2.故事的看懂、听懂、理解、读懂、朗读、表演。
3.功能的理解与运用。
4.了解句子有重读、停顿、语调等现象。
5.阅读乐趣,阅读技巧,与他人合作,了解文化。
[结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故事教学中应该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认读所学词语,乐意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逐步形成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而不是重点讲解语言知识。这也是“课程标准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中明确指出的。因此,故事课的教学目标也应来源课标,由于四年级上册Unit6 Fun story是低年級故事的复习课,应当完成一级目标,因此,先从“课标”中抽离出关于有关故事教学的一级目标要求;而《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和教案》中明确提到“基于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质量底线;因而,教师抽离出关于故事教学的二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补充拔高教学目标,建构适合自身的知识体系。
STEP2: 分析教材、学情,明确学习结果和教学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Unit6 主要功能是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Lesson36 Fun story 位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通过小故事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句和会话,因此是一节故事复习课。需要复习的语言点有fat,big 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long ears, I'm/You're…,Happy New year!四个句型。语言功能就是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的语言点有big,long,short3个形容词,Look at...,I'm..., I have…3个句型。故事简单,没有新词汇、新句型,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据调查结果表明,故事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文之一。四年级的学生们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英语学习有好奇心,在学校学习了一年英语,掌握了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及基础词汇,能听懂教师的简单课堂用语,能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本单元学习了有关描述人物、动物的形容词,能初步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课上逐步形成小组合作,根据图片简单猜测,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
1.能熟练掌握本单元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You're..., I have a …句型。
2.能看懂、听懂、理解故事并进行朗读和表演。(Important Points)
3.能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Important Points)
4.了解句子有重读、停顿的现象。
5.体会故事的趣味,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了解世界各国如何庆祝新年。
STEP3:分析教材、学情,确立行为条件。
1.通过创设情境、唱歌等方式进行复习
能听、说、认读本单元fat, 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 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You're..., I have a …句型。
2.借助图片、录音、动画和教师提问辅助教学
能看懂、听懂并逐步理解故事并表演故事。
3.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能够描述人物和动物的外貌特征。
4.通过模仿录音跟读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了解句子有重音、停顿的现象。
5.创设情境、小组表演、续编故事
体会故事的趣味,发展思维,形成合作意识,了解世界各国如何庆祝新年。
STEP4: 综合呈现五维教学目标(顺序,梯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人文性。但英语课程的这五维目标是不能分割的整体,不能分开续写。因此,把上述目标综合续写为:
1.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复习,0%的学生能熟练掌握fat,big等11个形容词,Look at...,A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I'm /You're…, I have a …句型。了解世界各国庆祝新年的文化意识。
2.借助图片、录音、动画,通过教师提问,能看懂、听懂并逐步理解故事;通过模仿录音跟读,能正确朗读故事并了解句子有重音、停顿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故事,体会故事的趣味。
3.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创编故事,能够描述人物和動物的外貌特征,发展想象思维,并形成合作意识。